岳秀 |
|
川岳 |
⒈ 山川。 ⒈ 犹山川。 引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诗:“德礼既普洽,川岳徧怀柔。”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公稟川岳之灵暉,含珪璋而挺曜。” 山川。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文简褚彦回碑》:“文公 稟川岳之灵暉,含珪璋而挺曜。” 《南齐书·高帝纪下》:“晷纬凝象,川岳表灵。” |
太岳 |
|
五岳 |
⒈ 中国的五大名山,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英 the Five Famous Mountains in China; ⒈ 亦作“五岳”。 ⒉ 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古书中记述略有不同。(1)指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 华山 、北岳 恒山 、中岳 嵩山。 引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郑玄 注:“五岳,东曰 岱宗 、南曰 衡山 、西曰 华山 、北曰 恒山 、中曰 嵩高山。” 《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说同。 《初学记》 |
衡岳 |
⒈ 南岳衡山。 ⒈ 同“衡岳”。 引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二:“万重岭嶠辞 衡岳,千里山陂问 竟陵。” 岳,一本作“岳”。 宋 胡宏 《题上封寺》诗:“瀟湘 水与 苍梧 通,环绕 衡岳 青冥中。” 清 顾炎武 《怀人》诗:“嶔崟七十有二峯,紫盖独不朝 衡岳。” 柳亚子 《哭龚铁铮烈士》诗:“衡岳 荒荒峙, 湘 波怒岂平。” 南岳 衡山。晋 左思 《吴都赋》:“指 衡岳 以镇野,目 龙川 而带坰。” 《南史·隐逸传下·庾承先》: |
恒岳 |
⒈ 亦作“恒岳”。 ⒉ 即恒山。为五岳之一,故称。 ⒈ 亦作“恆岳”。即 恒山。为五岳之一,故称。参见“恆山”。见“恆岳”。 引 《魏书·太宗纪》:“﹝ 泰常 四年﹞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 恆岳。” 元 刘因 《恒山楼》诗:“万岭尊 恆岳,遗臺枕后潭。” |
嵩生岳降 |
|
连岳 |
⒈ 犹满山。 ⒈ 犹满山。 引 唐 杜荀鹤 《送友人宰浔阳》诗:“钓艇满江鱼贱菜,纸窑连岳楮多桑。” |
蕃岳 |
|
岳岳 |
|
岳阳楼记 |
|
福如山岳 |
⒈ 福:福分;如:象。福分象山一样高。 ⒈ 福分像山一样高。 引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五·奔辰飞登五星法》:「若帝王求道,寿齐三光,千变万化,坐在立亡,福如山岳,为人重爱,修道之者,白日升天。」 |
岳飞 |
词语解释 ⒈ 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年投军,任下级军官。后随宗泽守开封。金将兀术率军渡江南进,他在江南坚持抵抗。金兵后撤时,他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1140年,金兀术又大举南进,他在郾城(今属河南)大败金军,但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命他退兵。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不久又被诬陷企图谋反,以“莫须有”罪名与子岳云及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后被平反,追谥“武穆”, |
岳麓书院 |
|
槐岳 |
⒈ 喻指朝廷高官。 ⒈ 喻指朝廷高官。参见“槐棘”。 引 《后汉书·百官志五》“太傅但曰傅” 南朝 梁 刘昭 注:“爰自 晋 世,矫枉太过……唯亲是贵,无愚智之辨。不能胜衣冠,早据公相之尊;童蒙幼子,遄登槐岳之位。” |
庐岳 |
⒈ 庐山。 ⒈ 庐山。 引 前蜀 韦庄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诗:“远自 稽山 游 楚 泽,又从 庐岳 去 闽 川。” 宋 梅尧臣 《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诗:“稳去先应望 庐岳,暂来谁復见 龙泉。” |
恩同山岳 |
⒈ 犹恩重如山。 ⒈ 犹恩重如山。 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槁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
岳华 |
|
岳老子 |
|
巡岳 |
|
崧生岳降 |
|
四山五岳 |
|
渊渟岳立 |
|
南岳夫人 |
|
潘岳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