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脚 |
⒈ 指鸦片战争前英国所属的印度各商埠码头。 ⒉ 指当时不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在广州从事贸易的英国和印度商人。 ⒈ 指鸦片战争前 英国 所属的 印度 各商埠码头。 引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第八节:“‘港脚’是 印度 各埠的统称。” ⒉ 指当时不属于 英国 东印度公司的在 广州 从事贸易的 英国 和 印度 商人。 |
鹿港 |
⒈ 蓄水河港。 ⒉ 地名。在台湾省本岛西岸、彰化西南。台湾省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之一。 ⒈ 蓄水河港。 引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莹 请修顿固双斗门於减水河口,为束水鹿港以均节壅溢,奏可。” ⒉ 地名。在 台湾省 本岛西岸、 彰化 西南。 台湾省 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之一。 |
苏丹港 |
|
悉尼港桥 |
|
港务局 |
⒈ 港务局是由地方政府授权,行使港务、航务行政管理和地方海事行政管理职能,主管辖区内港务、航务管理和地方海事事业的部门。 英 port office; harbor bureau; ⒈ 管理港口事务的专责机关。由交通部指挥监督。 |
港口吞吐能力 |
词语解释 港口吞吐能力 [ gǎng kǒu tūn tǔ néng lì ] ⒈ 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按照合理的操作过程和先进的装卸工艺,某一港口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它是港口所有泊位吞吐能力的总和,以吨为单位。 |
八所港 |
词语解释 八所港 [ bā suǒ gǎng ] ⒈ 在海南岛西部,临北部湾。新兴海港,以铁矿石输出为主的专业性港口。有铁路通往石禄铁矿。 |
珍珠港 |
|
港池 |
词语解释 ⒈ 码头前供船舶停泊、装卸作业、靠离码头和转头操作的水域。应满足波浪小、水流平稳、冲淤变化小、水域面积足够、船舶吃水深度足够等要求。 |
港币 |
⒈ 香港地方发行的货币,以“元”为单位。 英 Hong Kong currency; ⒈ 香港 通行的货币。 引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一共是一百二十五万二千八十块港币。” ⒈ 香港的货币名称。以元为单位。 |
港汊 |
⒈ 河道窄小的河流。 例 这个村庄前有一港汊。 英 branching stream; ⒈ 河汊,分支的小河。 引 《宋史·赵范传》:“然有 淮 则有 江,无 淮 则 长江 以北港汊芦苇之处,敌人皆可潜师以济。” 《水浒传》第七八回:“只见茫茫荡荡,尽是芦苇蒹葭,密密遮定港汊。” 茅盾 《水藻行》三:“发亮的带子似的港汊在棋盘似的千顷平畴中穿绕着。” ⒈ 河道的支流。 引 《水浒传·第一九回》:「这湖泊里港汊又多,路迳甚杂。」 |
莫桑比克港 |
词语解释 莫桑比克港 [ mò sāng bǐ kè gǎng ] ⒈ 莫桑比克重要港市。人口1万多(1990年)。全国最古老的对外通商口岸。有烟草加工、榨油等小型工业。多历史文物,以古碉堡、教堂、殿宇等闻名。 |
香港纸 |
|
香港 |
|
港务 |
⒈ 有关港口的事务。 英 harbour affairs; ⒈ 有关港口方面的事务。 例 如:「最近是旅游旺季,港务异常繁忙。」 |
水港 |
|
香港车 |
|
不冻港 |
⒈ 常年不冰冻的海港。 英 ice-free (open) port; harbour free of ice; ⒈ 较冷地区的常年不结冰的海港。 引 《清史稿·兵志七》:“秦皇岛 东控 山海关,为不冻之港。” ⒈ 较冷地区长年不结冰的海港。具有极高的军事、经济价值,如大连、旅顺。 |
港澳台投资经济 |
词语解释 港澳台投资经济(港澳臺投資經濟) [ gǎng ào tái tóu zī jīng jì ] ⒈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依照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举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 |
港商 |
⒈ 香港商人。 英 businessman from Hong Kong; ⒈ 香港 商人。 |
外港 |
|
港务监督 |
词语解释 港务监督(港務監督) [ gǎng wù jiān dū ] ⒈ 国家设在港口行使航务行政管理权的机关。任务是监督进出港口的本国和外国船舶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规章,维持港口航行秩序;办理船舶进出港口的签证;管理引航、信号、停泊;保护航道,防止水域污染等。 |
空港 |
词语解释 ⒈ 航空港的简称。 |
港洞 |
⒈ 相通。 ⒈ 相通。 引 《文选·马融<长笛赋>》:“庨窌巧老,港洞坑谷。” 李善 注:“港洞,相通也。” |
港浦 |
⒈ 港口。 ⒈ 港口。 引 《宋史·河渠志七》:“乾道 二年,守臣 孙大雅 奏请,於诸港浦分作牐或斗门,及 张涇堰 两岸创筑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