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缸 |
⒈ 代人受过。 例 那师兄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西游记》 英 take blame for others; ⒈ 比喻代人受过或承担责任。 引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四折:“你不知道,我是僱将来的顶缸外郎。” 《西游记》第二七回:“那师兄使箇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箇顶缸?” 《红楼梦》第六一回:“这样説,你竟是个平白无辜的人了,拿你来顶缸的。” ⒉ 指代人受过或承担责任者。 引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我明日把他一生做贼的事 |
树顶 |
|
灼背烧顶 |
|
磨踵灭顶 |
⒈ 踵:脚后跟。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⒈ 不顾自身损伤,仍不辞辛劳,为人服务。也作「摩顶放踵」。 引 《南齐书·卷五四·高逸传·史臣曰》:「墨家之教,遵上俭薄,磨踵灭顶,且犹非吝。」 |
顶巅 |
⒈ 山顶,山巅。 ⒉ 物体的顶端,最高处。 ⒊ 事物发展的极点。 ⒈ 山顶,山巅。 引 茅盾 《雾》:“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 ⒉ 物体的顶端,最高处。 引 许地山 《女儿心》二:“晚烟好像一匹无尽头的白链,从远地穿林织树一直来到篱笆与茅屋底顶巅。” ⒊ 事物发展的极点。 引 《花城》1981年第2期:“他们执意向必然挑战,历经危难,居然也攀上了理想的顶巅。” |
顶子 |
⒈ 房顶或亭、塔、楼等上面装饰性的顶。 英 roof; ⒉ 即顶珠。 英 official cap button in the Qing Dynasty; ⒈ 清 代官员的冠顶饰物。用宝石或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以其质料和颜色分别官阶的品级。参阅 周钖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十四章第二节一。 引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打开一看,里头原来是一座娃娃脸儿一般的整珊瑚顶子,配着个碧緑的翡翠翎管儿。”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如果要讲起身分来,不要説是你一个做跑堂的算得什 |
燔香顶礼 |
|
顶戴 |
⒈ 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分别饰红宝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等。也称“顶带” 英 official cap button in the Qing Dynasty; ⒉ 感激。 例 举家顶戴不尽。 英 be thankful; ⒊ 敬礼。 英 salute; ⒈ 敬礼;感恩。 引 晋 法显 《佛国记》:“则诣精舍以华香供养。供养已,次第顶戴而去。” 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昱斩蛟》:“昱(赵昱 )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州人顶戴,事为神明。” 《封神演义》第九三回:“幸毋过责,不胜顶戴!” 《儒 |
顶天踵地 |
⒈ 犹言顶天立地。 ⒈ 犹言顶天立地。参见“顶天立地”。 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
顶门一针 |
词语解释 顶门一针 [ dǐng mén yī zhēn ] ⒈ 见“顶门上一针”。 引证解释 ⒈ 见“顶门上一针”。 |
蝼顶金 |
|
顶奏 |
⒈ 犹上奏。 ⒈ 犹上奏。 引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鸿翱书》:“乃不数日,又闻执事以此事顶奏,求顺夷情,则诚某之不解也。” |
顶视图 |
词语解释 顶视图 [ dǐng shì tú ] ⒈ 见“俯视图”。 引证解释 ⒈ 即俯视图。物体由上方向下做正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
摩顶 |
⒈ 见“摩顶放踵”。《法华经》谓释迦牟尼佛以大法付嘱大菩萨时,用右手摩其顶。后为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抚摩头顶,以示喜爱。指受戒出家。 ⒈ 见“摩顶放踵”。 ⒉ 《法华经》谓 释迦牟尼佛 以大法付嘱大菩萨时,用右手摩其顶。后为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 引 《法华经·嘱累品》:“释迦牟尼佛 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 摩訶萨 顶,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作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 |
顶饰 |
词语解释 顶饰 [ dǐng shì ] ⒈ 顶上(如屋脊上或钟顶上)的装饰。 英 cresting; |
顶刮刮 |
⒈ 指非常好。也作“顶呱呱” 英 tip-top; first-rate; ⒈ 亦作“顶括括”。亦作“顶呱呱”。方言。形容顶好,最好。 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这瓶药水,顶刮刮囉!顶刮刮囉!” 邹韬奋 《萍踪寄语》四四:“华侨的职业总不外乎洗衣服、烧小菜等事……华侨中开菜馆的已算是顶括括的阔人了!” 钱锺书 《围城》五:“跑堂不知道什么牌子,反正又甜又香的顶刮刮货色,一纸包冲一怀。” 海默 《从城里来的姑娘》:“尤其使她厌恶的是 |
顶门户 |
词语解释 顶门户 [ dǐng mén hù ] ⒈ 见“顶门立户”。 引证解释 ⒈ 见“顶门立户”。 |
枕顶 |
|
三花聚顶 |
|
顶冕 |
⒈ 头戴冕旒。谓登上皇位。 ⒈ 头戴冕旒。谓登上皇位。 引 宋 周邦彦 《汴都赋》:“其败也,抉目而折骨,其成也,顶冕而垂裳。” |
山顶 |
⒈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英 peak; ⒈ 山的最高处。 引 《尔雅·释山》:“山顶,冢。” 郭璞 注:“山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其山复涧重岭,敧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 唐 刘商 《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翻过山顶,望见新郎的家了。” ⒈ 山的顶端,最高 |
顶搭子 |
⒈ 孩童薙发时,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 ⒈ 孩童薙发时,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 引 《西游记》第三一回:“只见有两个小孩子,在那里使弯头棍……正戏处,被 行者 赶上前,也不管他是 张 家 李 家的,一把抓着顶搭子,提将过来。” 亦省称“顶搭”。 《西游记》第四二回:“就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头刀儿,近前去,把那怪分顶剃了几刀,剃作一个 泰山 压顶,与他留下三个顶搭,挽起三个窝角揪儿。” 《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晁思才 狠狠的 |
头顶心 |
⒈ 即头顶。 ⒈ 即头顶。参见“头顶”。 引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 正要奏时,不想头顶心里一点疼痛,着实难忍。”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如今他的头顶心上还有七个金翅鸟啄的印呢。” |
顶发 |
⒈ 犹发配。 ⒈ 犹发配。 引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再説,他好好儿的作着个文官儿,怎么又给个辖呢?这不顶发了他了吗?这可坑死我了!” 头发。 《国语·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三国 吴 韦昭 注:“颠,顶也。毛,髮也……言次列顶髮之白黑,使长幼有等,以为治民之经纪。” |
顶名替身 |
⒈ 犹言顶名冒姓。 ⒈ 犹言顶名冒姓。 引 《西游补》第十五回:“顶名替身者取首级,交头互耳取首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