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柱 |
|
急则抱佛脚 |
⒈ 亦作“急来抱佛脚”。 ⒈ 见“急来抱佛脚”。 ⒈ (谚语)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匆忙应付。宋·邵博也作「急来抱佛脚」、「急时抱佛脚」。 引 《闻见后录·卷一九》:「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则抱佛脚。』」 |
抱暑 |
⒈ 中暑。 ⒈ 中暑。 引 清 恽敬 《与李爱堂书》:“旌斾南行之后,贱体抱暑,疾愈后,为出都事劳弊,是以不及通问。” |
抱椠 |
词语解释 抱椠 [ bào qiàn ] ⒈ 见“抱椠怀铅”。 引证解释 ⒈ 见“抱槧怀铅”。 |
抱拳 |
⒈ 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在胸前合拢,向人敬礼。 英 a form of greeting by men with one clenched fist in the other hand moving about at the chest; ⒈ 犹拱手。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合拢在胸前。 引 师飆 毛铁 《金戈铁马十年时》第三章:“弃疾 双手抱拳为礼。” ⒈ 一种敬礼方式。一手握拳,另一手抱著拳头,合靠在胸前。 引 《三侠五义》第四四回:「只见那军官抱拳陪笑道:『非是在下多管闲事。因那婆子形色仓皇,哭得可怜。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望乞 |
抱宝怀珍 |
⒈ 怀:藏有。比喻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能。 ⒈ 抱著宝物,怀著珍珠。比喻人具有美德、才能。 引 汉·蔡邕〈陈寔碑〉:「于皇先生,抱宝怀珍,如何昊穹,既丧斯文,微言圮绝。」 |
抱燋 |
词语解释 抱燋 [ bào jiāo ] ⒈ 执持燋炬。 引证解释 ⒈ 执持燋炬。 |
抱真 |
⒈ 保持真性。 ⒈ 保持真性。 引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雍门 援琴而挟説” 裴松之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贵而后贱,昔富而今贫,摈压穷巷,不交四邻;不若身材高妙,怀质抱真,逢谗罹谤,怨结而不得信。” 《参同契》卷下:“惟昔圣贤,怀玄抱真。” 清 朱彝尊 《兴化李先生清寿诗》:“年今八十能抱真,齿儿髮秀目緑筋。” |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
抱枪 |
⒈ 蜮的别名。 ⒈ 蜮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溪鬼虫》:“射工、射影、水弩、抱枪、含沙、短狐、水狐、蜮。参见“蜮”。 引 时珍 曰:此虫足角如弩,以气为矢,因水势含沙以射人影成病,故有射弩诸名。” |
抱瘵 |
⒈ 抱病。 ⒈ 抱病。 引 唐 韦应物 《移疾会诗客元生与释子法朗因贻诸祠曹》诗:“抱瘵知旷职,淹旬非乐閒。” |
抱身儿 |
词语解释 ⒈ 〈方〉衣服的大小、肥瘦正合体型。 |
虾蟆抱桂 |
|
雅抱 |
|
恫瘝在抱 |
⒈ 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英 show extreme concern over the people's hardships; ⒈ 关怀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形容爱民殷切。也作「恫瘝在身」、「痌瘝在抱」。 |
送抱推襟 |
|
素抱 |
|
蜣螂抱粪 |
|
过抱 |
⒈ 环绕;围绕。 ⒈ 环绕;围绕。 引 宋 曾巩 《赠安禅懃上人》诗:“詎知萧洒吾庐旧,却有高明此寺隣。水竹迸生刚节老,秋山过抱翠嵐新。” |
抱屈 |
⒈ 心里怀有委屈,不舒畅。 英 feel wronged; ⒈ 遭受或感到委屈。 引 《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每恨六蕃生留滞,只缘当路寇讎多,抱屈争那何。” 《镜花缘》第六五回:“可惜今年殿试都不能躬逢其盛……诸位姊妹未免抱屈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苏相国》:“其劾 杨天相 诬盗案事,众皆为 杨 抱屈。” 吴组缃 《山洪》二五:“现在 双全官 对 寿官 这样愤不可遏,不留情的加以抨击,他很有点为 寿官 抱屈。” ⒈ 因受委屈,而心中感到不平。 |
含冤抱恨 |
词语解释 ⒈ 蒙受冤屈以后,心里满怀怨恨。 |
抱头大哭 |
⒈ 谓伤心或感动之极,彼此相抱大哭。亦作“抱头痛哭” 英 weep in each other's arms; ⒈ 形容人因极度喜悦或悲伤而相抱大哭。也作「抱头痛哭」。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母女两个相见了,又抱头大哭道:『只说此生再不得相会了,谁道还有今日?』」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
乳抱 |
|
抱罪 |
⒈ 对自己的错误心怀愧疚;负疚。 ⒈ 对自己的错误心怀愧疚;负疚。 引 《后汉书·蔡邕传》:“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常惧颠沛,抱罪黄壚。” ⒈ 因自己的过失而心中怀有愧疚。 引 《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 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常惧颠沛,抱罪黄垆。」 |
抱罪怀瑕 |
词语解释 ⒈ 瑕:美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错误。指因犯过错误而感到内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