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 dú

亵渎



⒈ 轻慢;冒犯。

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易·蒙》孔疏。
亵渎神明。

blaspheme; profane; pollute;

⒉ 又作“亵黩”

休若坐与沉亵黩。——《南史·巴陵哀王休若传》

⒈ 轻慢,不恭敬。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褻瀆也。”
宋 欧阳修 《论水入太社札子》:“窃以宗庙社稷,礼贵尊严,今四面并无遮映,使巷陌人马往来,褻瀆如此。”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佛牙》:“夫牙骨之多至此,使尽出佛身,佛亦不足贵矣。诬妄褻瀆,莫甚於此。”
《红楼梦》第三六回:“宝玉 听了,忙説:‘不该!我怎么睡着了?就褻瀆了他!’”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随感录》:“经不住这种考验,就会出卖灵魂,亵渎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⒈ 轻视怠慢。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为一时间心中懈怠,口内亵渎,又不曾实做了甚么污亵法门之事,便言摦报如此!」
《红楼梦·第二五回》:「此物已灵,不可亵渎。」

轻渎 侮慢

尊敬

⒉ 谦称以小事打扰、侵犯。

《儒林外史·第七回》:「想是夫子龙 驾已经回天,不可再亵渎了。」

如:「琐事不敢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