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 zhù

板筑


  • 拼音bǎn zhù
  • 注音ㄅㄢˇ ㄓㄨˋ

  • 繁体板築


⒈ 同‘版筑’。

⒈ 筑墙用具。板,夹板;筑,杵。筑墙时,以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

《管子·度地》:“以冬无事之时,笼臿板筑各什六。”
尹知章 注:“谓什人共贮六具。”
《史记·黥布列传》:“项王 伐 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板,墙板也。筑,杵也。”

⒉ 泛指土木建筑。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毋夺农功。”
《魏书·郭祚传》:“时詔营明堂国学, 祚 奏曰:‘……边郊多垒,烽驛未息,不可於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

⒊ 指筑城或筑墙。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崇韜(郭崇韜 )筑新城凡六日, 王彦章 闻之,将兵数万人驰至……时板筑仅毕,城犹卑下。”
宋 梅尧臣 《建德新墙诗》:“山廨不营堵,筠篁为密篱……鸡騖恣穿逸,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羣走皆不怡。”
清 戴名世 《唐允隆传》:“上官下教居人於湖滨,筑楼守望,工程严迫,费且不貲,人皆避去。 允隆 独慨然任之,不费官币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

⒋ 代指墙或城墙。

宋 梅尧臣 《观水》诗:“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大笑曰:‘从何取土?’ 丞昭 云:‘纫布囊括其口,投上流以塞之,不设板筑可成巨防。’”

⒌ 相传 商 傅说 筑于 傅岩,武丁 举以为相。事见《孟子·告子下》。后因以“板筑”指地位低微的人或隐逸。

清 汪懋麟 《二日同袁密山饮自远南楼》诗:“板筑故人能醉客,不须天末起乡愁。”

⒈ 筑土墙时,用两版夹土,用杵把土捣结实,称为「板筑」。也作「版筑」。

《文选·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

⒉ 比喻地位卑贱。也作「版筑」。

《文选·羊祜·让开府表》:「假令有遗德于板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闲,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
《文选·沈约·恩幸传论》:「屠钓卑事也,板筑贱役也。」

英语variant of 版築|版筑[ban3 zh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