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 |
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注音 ㄨㄤˋ ㄨㄣˊ ㄕㄥ 一ˋ 解释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文:文字;语句;义:意义。 出处 清 张之洞《輶轩转语 语学》:“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例子 (1)学习生词生字一定不能望文生义。 (2)有的人读书,只从表面看,不弄清背景,因此不免望文生义,深入不下去。 辨形 “义”,不能写作“意”。 辨析 望文生义和“顾名思义”;都表示 |
义正辞严 |
拼音 yì zhèng cí yán 注音 一ˋ ㄓㄥˋ ㄘˊ 一ㄢˊ 解释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出处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 法官义正辞严地驳回了他的上诉 正音 “辞”,不能读作“chī”。 辨形 “辞”,不能写作“词”;“严”,不能写作“言”。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义正辞严是褒义词。 繁体 義正辭嚴 近义 |
大义灭亲 |
拼音 dà yì miè qīn 注音 ㄉㄚˋ 一ˋ ㄇ一ㄝˋ ㄑ一ㄣ 解释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例子 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 辨形 “义”,不能写作“意”。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谜语 石碏杀子 感情 大义灭亲是褒义词。 繁体 大義滅親 近义 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六亲不认 反 |
忘恩负义 |
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注音 ㄨㄤˋ ㄣ ㄈㄨˋ 一ˋ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例子 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 辨形 “恩”,不能写作“思”。 辨析 忘恩负义和“背信弃义”都含有不顾道义的意思。但忘恩负义偏重在忘恩;“背信弃义”偏重在背信。 用法 联合 |
背恩弃义 |
拼音 bèi ēn qì yì 注音 ㄅㄟˋ ㄣ ㄑ一ˋ 一ˋ 解释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 例子 反之,丢掉革命传统,对人民背恩弃义,一阔脸就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便为人民所诅咒了。管桦《关于 的复信》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记恩德。 感情 背恩弃义是贬义词。 繁体 背恩棄義 近义 背恩忘义、背恩负义 反义 知恩必报 英语 fail to live up to one's benevolence and |
义愤填膺 |
拼音 yì fèn tián yīng 注音 一ˋ ㄈㄣˋ ㄊ一ㄢˊ 一ㄥ 解释 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例子 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正音 “填”,不能读作“tiān”。 辨形 “膺”,不能写作“鹰”。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 义愤填膺是褒义词。 繁体 義憤填膺 近义 天怒人怨、满腔义愤 反义 麻木不仁、卑躬屈膝 |
慷慨仗义 |
拼音 kāng kǎi zhàng yì 注音 ㄎㄤ ㄎㄞˇ ㄓㄤˋ 一ˋ 解释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例子 黄兄慷慨仗义,弟虽力薄,亦可少助之。(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九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大方。 感情 慷慨仗义是褒义词。 繁体 忼慨仗義 |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拼音 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 注音 一ˋ ㄅㄨˋ ㄓㄨˇ ㄘㄞˊ,ㄘˊ ㄅㄨˋ ㄓㄨˇ ㄅ一ㄥ 解释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出处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例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义不主财,慈不主兵’,必定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是中性词。 |
人道主义 |
拼音 rén dào zhǔ yì 注音 ㄖㄣˊ ㄉㄠˋ ㄓㄨˇ 一ˋ 解释 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出处 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例子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如果你不是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去对待他,那无异于落井下石、谋财害命,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慈善方面。 感情 人道主义是中性词。 繁体 人道主義 近义 博爱主义 英语 |
多情多义 |
拼音 duō qíng duō yì 注音 ㄉㄨㄛ ㄑ一ㄥˊ ㄉㄨㄛ 一ˋ 解释 指重情谊。 出处 《品花宝鉴》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多情多义的人。” 例子 你们对敌人是那么勇敢坚定,对朋友又是这么多情多义。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四章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重情谊。 感情 多情多义是中性词。 繁体 多情多義 反义 无情无义 |
行侠好义 |
拼音 xíng xiá hǎo yì 注音 ㄒ一ㄥˊ ㄒ一ㄚˊ ㄏㄠˇ 一ˋ 解释 谓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出处 繁体 行俠好義 |
气义相投 |
拼音 qì yì xiāng tóu 注音 ㄑ一ˋ 一ˋ ㄒ一ㄤ ㄊㄡˊ 解释 谓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出处 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故不结而合,既合而欢。”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感情 气义相投是中性词。 繁体 氣義相投 近义 气谊相投 |
背恩负义 |
拼音 bèi ēn fù yì 注音 ㄅㄟˋ ㄣ ㄈㄨˋ 一ˋ 解释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出处 《陈书 陈宝应传》:“遂乃背恩负义,各立异图。” 例子 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二卷:“如此背恩负义之人,顾恋他甚么?”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记恩德。 感情 背恩负义是贬义词。 繁体 背恩負義 近义 忘恩负义、背恩忘义 反义 以德报怨 英语 kick down the ladder |
负气仗义 |
拼音 fù qì zhàng yì 注音 ㄈㄨˋ ㄑ一ˋ ㄓㄤˋ 一ˋ 解释 凭借正气,主持正义。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九卷:“小娥虽小,身体健壮如男子形。父亲把他许了历阳一个侠士,姓段名居贞,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仗义。 感情 负气仗义是中性词。 繁体 負氣仗義 英语 uphold justice |
轻身重义 |
拼音 qīng shēn zhòng yì 注音 ㄑ一ㄥ ㄕㄣ ㄓㄨㄥˋ 一ˋ 解释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感情 轻身重义是中性词。 繁体 輕身重義 近义 轻生重义 |
避嫌守义 |
拼音 bì xián shǒu yì 注音 ㄅ一ˋ ㄒ一ㄢˊ ㄕㄡˇ 一ˋ 解释 嫌:嫌疑;守义:保守道义。避开嫌疑,保守道义。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 用法 作谓语;指人守道义。 感情 避嫌守义是中性词。 繁体 避嫌守義 |
轻财贵义 |
拼音 qīng cái guì yì 注音 ㄑ一ㄥ ㄘㄞˊ ㄍㄨㄟˋ 一ˋ 解释 犹言轻财重义。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恒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大方。 感情 轻财贵义是中性词。 繁体 輕財貴義 近义 轻财仗义、轻财重义、轻财好义 反义 见利忘义、爱财如命 英语 prize righteousness and benevolence above wealth |
旁文剩义 |
拼音 páng wén shèng yì 注音 ㄆㄤˊ ㄨㄣˊ ㄕㄥˋ 一ˋ 解释 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出处 繁体 旁文賸義 |
义浆仁粟 |
拼音 yì jiāng rén sù 注音 一ˋ ㄐ一ㄤ ㄖㄣˊ ㄙㄨˋ 解释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出处 清 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义浆仁粟是中性词。 繁体 義漿仁粟 |
义气相投 |
拼音 yì qì xiāng tóu 注音 一ˋ ㄑ一ˋ ㄒ一ㄤ ㄊㄡˊ 解释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例子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一道这末久,都是义气相投,心贴心的。”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情投意合。 感情 义气相投是中性词。 繁体 義氣相投 近义 情投意合 |
舍生存义 |
拼音 shě shēng cún yì 注音 ㄕㄜˇ ㄕㄥ ㄘㄨㄣˊ 一ˋ 解释 舍:放弃;存:保存。舍弃自己的生命去维护正义的事业。 出处 《北齐书·孙搴等传赞》:“赞曰:彦举驱驰,万高行波,元康忠勇,舍生存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舍生存义是中性词。 繁体 捨生存義 近义 舍生取义、舍生取谊 英语 die for righteousness |
反经合义 |
拼音 fǎn jīng hé yì 注音 ㄈㄢˇ ㄐ一ㄥ ㄏㄜˊ 一ˋ 解释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出处 《北史·尔朱荣传》:“荣女先为明帝嫔,欲上立为后,帝疑未决。给事黄门侍郎祖莹曰:‘昔文公在秦,怀嬴入侍。事有反经合义,陛下独何疑焉?” 例子 然杨能反经合义,足矫奢葬之愆。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中》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做事。 感情 反经合义是中性词。 繁体 反經合義 近义 反经合道 |
形式主义 |
拼音 xíng shì zhǔ yì 注音 ㄒ一ㄥˊ ㄕˋ ㄓㄨˇ 一ˋ 解释 给予形而上学的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种哲学。 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 例子 我不想那样搞形式主义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做样子。 感情 形式主义是贬义词。 繁体 形式主義 英语 formism 德语 Formalismus 法语 formalisme |
释生取义 |
拼音 shì shēng qǔ yì 注音 ㄕˋ ㄕㄥ ㄑㄨˇ 一ˋ 解释 犹言舍生取义。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感情 释生取义是中性词。 繁体 釋生取義 近义 舍生取义 |
引喻失义 |
拼音 yǐn yù shī yì 注音 一ㄣˇ ㄩˋ ㄕ 一ˋ 解释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出处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比喻失当。 感情 引喻失义是中性词。 繁体 引喻失義 英语 improper allu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