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树悲 |
拼音 fēng shù bēi 注音 ㄈㄥ ㄕㄨˋ ㄅㄟ 解释 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 唐·白居易《赠友》诗:“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用法 作宾语;指父母亡故的悲伤。 感情 风树悲是贬义词。 繁体 風樹悲 近义 风木含悲、风木之悲、风木叹 |
悲观厌世 |
拼音 bēi guān yàn shì 注音 ㄅㄟ ㄍㄨㄢ 一ㄢˋ ㄕˋ 解释 厌世:厌弃人世。指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颓丧;厌弃人世。 出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 例子 生活的艰辛,爱憎的苦恼,使她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 正音 “观”,不能读作“guàn”。 辨形 “世”,不能写作“事”、“士”。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对生活没信心。 感情 |
悲喜交至 |
拼音 bēi xǐ jiāo zhì 注音 ㄅㄟ ㄒ一ˇ ㄐ一ㄠ ㄓˋ 解释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来到。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共话前生,悲喜交至。”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又高兴又难过。 感情 悲喜交至是中性词。 近义 悲喜交集 反义 麻木不仁 英语 One's feelings are a mixture of joy and sorrow. |
化悲痛为力量 |
拼音 huà bēi tòng wéi lì liàng 注音 ㄏㄨㄚˋ ㄅㄟ ㄊㄨㄥˋ ㄨㄟˊ ㄌ一ˋ ㄌ一ㄤˋ 解释 化:变。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出处 赵朴初《永难忘(自度曲)》:“闻号召,意深长:‘化悲痛为力量!’” 例子 请你化悲痛为力量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吊唁等。 感情 化悲痛为力量是中性词。 繁体 化悲痛為力量 英语 convert sorrow into strength(turn grief into strength) |
悲欢离合 |
拼音 bēi huān lí hé 注音 ㄅㄟ ㄏㄨㄢ ㄌ一ˊ ㄏㄜˊ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例子 老船工熟悉黄河,知道几十年来这里发生的沧桑变化,悲欢离合。 正音 “合”,不能读作“hè”。 辨形 “合”,不能写作“和”。 辨析 此成词虽举四种境况;但侧重“悲”与 |
风木含悲 |
拼音 fēng mù hán bēi 注音 ㄈㄥ ㄇㄨˋ ㄏㄢˊ ㄅㄟ 解释 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例子 先父公弼,作宦黄州,因而流寓岐亭,不幸风木含悲,年来独与妻房柳氏,谐其伉俪。(明 汪廷讷《狮吼记 叙别》)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丧父母的悲痛。 感情 风木含悲是中性词。 繁体 風木含悲 近义 风木之悲 英语 The wind,swaying the trees,howls mournfully. |
悲喜兼集 |
拼音 bēi xǐ jiān jí 注音 ㄅㄟ ㄒ一ˇ ㄐ一ㄢ ㄐ一ˊ 解释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唐·唐晅《手记》:“千里一遇,悲喜兼集。”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又高兴又难过。 感情 悲喜兼集是中性词。 近义 悲喜交集、悲喜交并 反义 无动于衷 英语 joy tempered with sorrow |
转悲为喜 |
拼音 zhuǎn bēi wéi xǐ 注音 ㄓㄨㄢˇ ㄅㄟ ㄨㄟˊ ㄒ一ˇ 解释 转悲哀为喜悦。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例子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老奶奶见了贵他娘,擦去眼泪转悲为喜。”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改变情绪。 感情 转悲为喜是中性词。 繁体 轉悲為喜 近义 破涕为笑 |
慈悲为本 |
拼音 cí bēi wéi běn 注音 ㄘˊ ㄅㄟ ㄨㄟˊ ㄅㄣˇ 解释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出处 《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例子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五回:“像我们出家之人,到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劝人为善。 感情 慈悲为本是中性词。 繁体 慈悲為本 近义 慈悲为怀 英语 Compassion is the principle of life. |
悲喜交并 |
拼音 bēi xǐ jiāo bìng 注音 ㄅㄟ ㄒ一ˇ ㄐ一ㄠ ㄅ一ㄥˋ 解释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晋书·张轨传》:“奉诏之日,悲喜交并,天恩光被,褒崇辉渥。”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又高兴又难过。 感情 悲喜交并是中性词。 繁体 悲喜交並 近义 悲喜交集、悲喜交加 反义 麻木不仁 英语 have mixed feeling(be joyful and sorrowful at the same time) |
悲歌慷慨 |
拼音 bēi gē kāng kǎi 注音 ㄅㄟ ㄍㄜ ㄎㄤ ㄎㄞˇ 解释 指激昂高歌,以抒发感慨。形容壮烈的气概 出处 宋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例子 乃至变乱之间,尽丧其平生,岂其悲歌慷慨之性欤。清·黄宗羲《桐城方烈士妇墓志铭》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壮烈的场面。 感情 悲歌慷慨是中性词。 繁体 悲謌忼慨 近义 慷慨悲歌 英语 sing sadly with passionate sorrow |
大慈大悲 |
拼音 dà cí dà bēi 注音 ㄉㄚˋ ㄘˊ ㄉㄚˋ ㄅㄟ 解释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出处 《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例子 万望长老收录,大慈大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有时用于讽刺。 谜语 菩萨心肠 |
击筑悲歌 |
拼音 jī zhù bēi gē 注音 ㄐ一 ㄓㄨˋ ㄅㄟ ㄍㄜ 解释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出处 《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用法 作谓语、定语;描写悲壮的气氛。 感情 击筑悲歌是中性词。 繁体 撃築悲謌 近义 悲歌击筑 |
兴尽悲来 |
拼音 xìng jìn bēi lái 注音 ㄒ一ㄥˋ ㄐ一ㄣˋ ㄅㄟ ㄌㄞˊ 解释 兴:兴致,兴味。高兴到了极点,使人悲苦的事就来了。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识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知盈虚之有数。”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感情 兴尽悲来是中性词。 繁体 興儘悲來 近义 乐极生悲 英语 He that laughs in the morning weeps at night. |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
拼音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注音 ㄊㄨˋ ㄙˇ ㄏㄨˊ ㄅㄟ,ㄨˋ ㄕㄤ ㄑ一ˊ ㄌㄟˋ 解释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例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4回:“老公公砍一枝,损百林。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因同类的死亡而悲伤。 感情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是中性 |
睹物兴悲 |
拼音 dǔ wù xīng bēi 注音 ㄉㄨˇ ㄨˋ ㄒ一ㄥ ㄅㄟ 解释 睹:见;兴:起。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出处 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猛然间睹物兴悲,早不觉潸然涕流。”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感怀。 感情 睹物兴悲是中性词。 繁体 覩物興悲 近义 睹物伤情 |
悲喜交切 |
拼音 bēi xǐ jiāo qiè 注音 ㄅㄟ ㄒ一ˇ ㄐ一ㄠ ㄑ一ㄝˋ 解释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晋·贾善翔《天上玉女记》:“遂披帷相见,悲喜交切。”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又高兴又难过。 感情 悲喜交切是中性词。 近义 悲喜交并 反义 无动于衷 英语 mixed feeling of grief and joy |
乐尽悲来 |
拼音 lè jìn bēi lái 注音 ㄌㄜˋ ㄐ一ㄣˋ ㄅㄟ ㄌㄞˊ 解释 犹言乐极生悲。 出处 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 乐尽悲来是中性词。 繁体 樂儘悲來 近义 乐极生悲、乐尽哀生 |
乐极悲生 |
拼音 lè jí bēi shēng 注音 ㄌㄜˋ ㄐ一ˊ ㄅㄟ ㄕㄥ 解释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 《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例子 可正是乐极悲生,今日个泰来否往。(元 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高兴到极点就发生使。 感情 乐极悲生是中性词。 繁体 樂極悲生 近义 乐极生悲 反义 乐不可支 英语 extreme joy begets sor |
见哭兴悲 |
拼音 jiàn kū xīng bēi 注音 ㄐ一ㄢˋ ㄎㄨ ㄒ一ㄥ ㄅㄟ 解释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见哭兴悲是中性词。 繁体 見哭興悲 |
茹泣吞悲 |
拼音 rú qì tūn bēi 注音 ㄖㄨˊ ㄑ一ˋ ㄊㄨㄣ ㄅㄟ 解释 茹:吃;茹泣:饮泣。形容十分悲痛。 出处 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北地残氓,东部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茹泣吞悲是中性词。 英语 swallow one's one's sorrows and choke back one's sobs |
狐兔之悲 |
拼音 hú tù zhī bēi 注音 ㄏㄨˊ ㄊㄨˋ ㄓ ㄅㄟ 解释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出处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例子 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同作亡民,相逢作楚囚之泣,或将兴狐兔之悲矣。” 用法 作宾语;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 |
惊心悲魄 |
拼音 jīng xīn bēi pò 注音 ㄐ一ㄥ ㄒ一ㄣ ㄅㄟ ㄆㄛˋ 解释 谓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出处 《宋书·周朗传》:“是杀人之日有数途,生人之岁无一理,不知复百年间,将尽以草木为世邪,此最是惊心悲魄恸哭太息者。”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情等。 感情 惊心悲魄是中性词。 繁体 驚心悲魄 |
悲欢聚散 |
拼音 bēi huān jù sàn 注音 ㄅㄟ ㄏㄨㄢ ㄐㄨˋ ㄙㄢˋ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 》:“且痛饮琼浆百盏,何苦惜分离,这悲欢聚散,元无定期。” 用法 作主语、宾语;形容生活中的悲哀喜悦等情感。 感情 悲欢聚散是中性词。 繁体 悲歡聚散 近义 悲欢离合、悲欢合散 反义 平淡无奇 英语 joys,sorrows,partings and reunions--various happenings in human life |
黍离之悲 |
拼音 shǔ lí zhī bēi 注音 ㄕㄨˇ ㄌ一ˊ ㄓ ㄅㄟ 解释 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出处 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用法 作宾语;用于感伤等。 感情 黍离之悲是中性词。 繁体 黍離之悲 近义 禾黍之伤、禾黍之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