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芥字的成语大全

芥字的常见组词有:芥纳须弥、纤芥之失、滚芥投针、杀人如芥、视人犹芥、纤芥无爽、引针拾芥、易如拾芥、须弥芥子、心存芥蒂、俛拾地芥、草芥人命、针芥之投、针芥之契、针芥之合、针芥相投、纤芥之疾、视如土芥、视如草芥、如拾地芥、如泣草芥、琥珀拾芥、虎珀拾芥、俯拾地芥、芥、不存芥蒂、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芥字相关信息

  • 拼音jiè
  • 部首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82A5
  • 五笔AWJJ
  • 仓颉TOLL
  • 郑码EOND
  • 四角44228

芥jièㄐㄧㄝˋ 〔~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种子黄色,味辛辣,磨成粉末

含芥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视如土芥 拼音 shì rú tǔ jiè 注音 ㄕˋ ㄖㄨˊ ㄊㄨˇ ㄐ一ㄝˋ 解释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出处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例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 用法 作谓语;指极端轻视。 感情 视如土芥是中性词。 繁体 視如土芥 近义 视如草芥 英语 regard as useless
纤芥无爽 拼音 xiān jiè wú shuǎng 注音 ㄒ一ㄢ ㄐ一ㄝˋ ㄨˊ ㄕㄨㄤˇ 解释 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出处 《魏书·律历志》:“必使盈缩得衷,间限数合,周日小分不殊锱铢,阳历阴历纤芥无爽。”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纤芥无爽是中性词。 繁体 縴芥無爽 近义 丝毫不爽、纤毫无爽、纤毫不爽 反义 天差地别 英语 to an inch
芥纳须弥 拼音 jiè nà xū mí 注音 ㄐ一ㄝˋ ㄋㄚˋ ㄒㄨ ㄇ一ˊ 解释 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 出处 例子 佛家所说的芥纳须弥包含一个伟大的哲理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芥纳须弥是中性词。 近义 芥子须弥 英语 The smallest may hold the largest.
草芥人命 拼音 cǎo jiè rén mìng 注音 ㄘㄠˇ ㄐ一ㄝˋ ㄖㄣˊ ㄇ一ㄥˋ 解释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出处 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反动统治者。 感情 草芥人命是贬义词。 繁体 艸芥人命 近义 草菅人命
如泣草芥 拼音 rú qì cǎo jiè 注音 ㄖㄨˊ ㄑ一ˋ ㄘㄠˇ ㄐ一ㄝˋ 解释 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 宋 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针芥之契 拼音 zhēn jiè zhī qì 注音 ㄓㄣ ㄐ一ㄝˋ ㄓ ㄑ一ˋ 解释 同“针芥相投”。 出处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属为题记。”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针芥之契是中性词。 繁体 針芥之契 近义 针芥相投、针芥之合、针芥之投
杀人如芥 拼音 shā rén rú jiè 注音 ㄕㄚ ㄖㄣˊ ㄖㄨˊ ㄐ一ㄝˋ 解释 芥:小草。杀人像割草。形容杀人不当一回事。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剿寇》:“不断征云叆叆,鬼哭神号,到处里染腥风,杀人如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等。 感情 杀人如芥是贬义词。 近义 杀人如草 英语 massacre people like cutting grass
易如拾芥 拼音 yì rú shí jiè 注音 一ˋ ㄖㄨˊ ㄕˊ ㄐ一ㄝˋ 解释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 出处 语出《汉书 夏侯胜传》:“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以先生之才,怕不进取功名易如拾芥。” 例子 顾先生道:“要学‘万人敌’,却也易如拾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易如拾芥是中性词。 近义 易如反掌
视如草芥 拼音 shì rú cǎo jiè 注音 ㄕˋ ㄖㄨˊ ㄘㄠˇ ㄐ一ㄝˋ 解释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样轻贱。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例子 任其生死,视如草芥。(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 正音 “草”,不能读作“chǎo”。 辨形 “芥”,不能写作“介”。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感情 视如草芥是贬义词。 繁体 視如艸芥 近义 不屑一顾、草菅人命、视如敝屣 反义 刮目相看、敝帚自珍
如拾地芥 拼音 rú shí dì jiè 注音 ㄖㄨˊ ㄕˊ ㄉ一ˋ ㄐ一ㄝˋ 解释 象从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职、名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例子 南朝·梁·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辎鉼青紫,如拾地芥,而惰游废业,十室而九。”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感情 如拾地芥是中性词。 近义 轻而易举 反义 难上加难 英语 as easy as to pick a blade of g
纤芥之疾 拼音 xiān jiè zhī jí 注音 ㄒ一ㄢ ㄐ一ㄝˋ ㄓ ㄐ一ˊ 解释 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 出处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苟无系于社稷之存亡,则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虽有诚臣,亦以为纤芥之疾也。” 例子 就是纤芥之疾,我们也不能大意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纤芥之疾是中性词。 繁体 縴芥之疾 近义 癣疥之疾
引针拾芥 拼音 yǐn zhēn shí jiè 注音 一ㄣˇ ㄓㄣ ㄕˊ ㄐ一ㄝˋ 解释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出处 语出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例子 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明·王廷相《策问》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引针拾芥是中性词。 繁体 引針拾
视人犹芥 拼音 shì rén yóu jiè 注音 ㄕˋ ㄖㄣˊ 一ㄡˊ ㄐ一ㄝˋ 解释 芥:小草。把别人看得像小草一样微不足道。形容高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视人犹芥是中性词。 繁体 視人猶芥 近义 视如土芥
针芥之投 拼音 zhēn jiè zhī tóu 注音 ㄓㄣ ㄐ一ㄝˋ ㄓ ㄊㄡˊ 解释 同“针芥相投”。 出处 清·陈梦雷《绝交书》:“每探赜析微,穷极理性,罔间晨夕,自谓针芥之投,庶儿终始也。”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针芥之投是中性词。 繁体 針芥之投 近义 针芥相投、针芥之合、针芥之契
俯拾地芥 拼音 fǔ shí dì jiè 注音 ㄈㄨˇ ㄕˊ ㄉ一ˋ ㄐ一ㄝˋ 解释 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出处 《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犹俯拾地芥耳。” 用法 作宾语;比喻容易得到。 感情 俯拾地芥是中性词。 繁体 頫拾地芥
不存芥蒂 拼音 bù cún jiè dì 注音 ㄅㄨˋ ㄘㄨㄣˊ ㄐ一ㄝˋ ㄉ一ˋ 解释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例子 他一向是心里不存芥蒂的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 感情 不存芥蒂是中性词。 繁体 不存芥蔕 近义 宽宏大量 反义 心存芥蒂 英语 bear no grudge
滚芥投针 拼音 gǔn jiè tóu zhēn 注音 ㄍㄨㄣˇ ㄐ一ㄝˋ ㄊㄡˊ ㄓㄣ 解释 芥:小草。滚动芥籽,把针投掷进小的孔眼。比喻事情进展很慢,成效小。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修行虽是滚芥投针……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做事。 感情 滚芥投针是中性词。 繁体 滚芥投針 反义 滚汤浇雪
针芥相投 拼音 zhēn jiè xiāng tóu 注音 ㄓㄣ ㄐ一ㄝˋ ㄒ一ㄤ ㄊㄡˊ 解释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出处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例子 其机锋作用真可与侄女针芥相投,只怕这样人一时也寻不出来。明·明教中
琥珀拾芥 拼音 hǔ pò shí jiè 注音 ㄏㄨˇ ㄆㄛˋ ㄕˊ ㄐ一ㄝˋ 解释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出处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用法 作宾语;用于事物之间。 感情 琥珀拾芥是中性词。
心存芥蒂 拼音 xīn cún jiè dì 注音 ㄒ一ㄣ ㄘㄨㄣˊ ㄐ一ㄝˋ ㄉ一ˋ 解释 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例子 若在平时,吴佩孚定要反对,此际却心存芥蒂,貌为客气。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六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心存芥蒂是中性词。 繁体 心存芥蔕 英语 bear/hold a grudge again
须弥芥子 拼音 xū mí jiè zǐ 注音 ㄒㄨ ㄇ一ˊ ㄐ一ㄝˋ ㄗˇ 解释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出处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例子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鹃鹏斥鷃,小大若为同。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 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须弥芥子是中性词。 繁体 須彌芥子
虎珀拾芥 拼音 hǔ pò shí jiè 注音 ㄏㄨˇ ㄆㄛˋ ㄕˊ ㄐ一ㄝˋ 解释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出处 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俛拾地芥 拼音 bì shí dì jiè 注音 ㄅ一ˋ ㄕˊ ㄉ一ˋ ㄐ一ㄝˋ 解释 比喻极易获得。 出处
针芥之合 拼音 zhēn jiè zhī hé 注音 ㄓㄣ ㄐ一ㄝˋ ㄓ ㄏㄜˊ 解释 同“针芥相投”。 出处 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序》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针芥之合是中性词。 繁体 針芥之合 近义 针芥相投、针芥之契、针芥之投
纤芥之失 拼音 xiān jiè zhī shī 注音 ㄒ一ㄢ ㄐ一ㄝˋ ㄓ ㄕ 解释 纤芥:细微;失:过失。形容极小的过错。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纪纤芥之失。”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纤芥之失是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