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兄盗嫂 |
拼音 wú xiōng dào sǎo 注音 ㄨˊ ㄒㄩㄥ ㄉㄠˋ ㄙㄠˇ 解释 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操《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出处 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 |
鸡鸣狗盗 |
拼音 jī míng gǒu dào 注音 ㄐ一 ㄇ一ㄥˊ ㄍㄡˇ ㄉㄠˋ 解释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例子 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鸡鸣狗盗,遮遮掩掩。(《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 正音 “鸣”,不能读作“niǎo”。 辨形 “鸣”,不能写作“明”;“盗”,不能写作“道”、“到”。 用法 |
欺世盗名 |
拼音 qī shì dào míng 注音 ㄑ一 ㄕˋ ㄉㄠˋ ㄇ一ㄥˊ 解释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处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例子 不知平日所讲何学,居然欺世盗名。(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 正音 “世”,不能读作“sì”。 辨形 “名”,不能写作“明”。 辨析 欺世盗名与“盗名窃誉”有别:欺世盗名的手法一般是公开的;含有“欺世”之 |
绿林强盗 |
拼音 lù lín qiáng dào 注音 ㄌㄨˋ ㄌ一ㄣˊ ㄑ一ㄤˊ ㄉㄠˋ 解释 指山林的强盗。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绿林强盗是贬义词。 繁体 緑林強盗 近义 绿林大盗 |
开门延盗 |
拼音 kāi mén yán dào 注音 ㄎㄞ ㄇㄣˊ 一ㄢˊ ㄉㄠˋ 解释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出处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引进坏人招祸。 感情 开门延盗是贬义词。 繁体 開門延盗 近义 开门揖盗 英语 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throw the door open for the robbers) |
潢池盗弄 |
拼音 huáng shi dào nòng 注音 ㄏㄨㄤˊ ˙ㄕ ㄉㄠˋ ㄋㄨㄥˋ 解释 见“潢池弄兵”。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猥锋嫞斧,潢池盗弄何为哉!” 例子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即此残民以逞,窃恐官力愈强,民心愈涣,潢池盗弄,谁为厉阶。”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叛乱造反。 感情 潢池盗弄是贬义词。 繁体 潢池盜弄 近义 潢池弄兵 英语 raise up on revolt |
揖盗开门 |
拼音 yī dào kāi mén 注音 一 ㄉㄠˋ ㄎㄞ ㄇㄣˊ 解释 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出处 清 王韬《记李贼事》:“望风迎附,揖盗开门……卒至恶积祸盈,如屠犬豕。” 例子 引狼入室,揖盗开门,吾党何日醒!清 夏清贻《何日醒 东海滨三》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同“开门揖盗”。 感情 揖盗开门是贬义词。 繁体 揖盗開門 近义 开门揖盗 |
诬良为盗 |
拼音 wū liáng wéi dào 注音 ㄨ ㄌ一ㄤˊ ㄨㄟˊ ㄉㄠˋ 解释 诬:诬陷。良:好人。指捏造事实,陷害好人。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因为顾客可以不承认,反咬一口,‘诬良为盗’,还得吃官司。” 例子 这种诬良为盗的行为真可耻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诬良为盗是贬义词。 繁体 誣良為盗 近义 逼良为娼 英语 accuse an innocent person of theft(accuse good people as robbers) 德语 einen unschuldigen Menschen als Rǎuber verleumden |
掩耳盗铃 |
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注音 一ㄢˇ ㄦˇ ㄉㄠˋ ㄌ一ㄥˊ 解释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子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正音 “耳”,不能读作“ér”。 辨形 “铃”,不能写作“玲”。 辨析 |
开门揖盗 |
拼音 kāi mén yī dào 注音 ㄎㄞ ㄇㄣˊ 一 ㄉㄠˋ 解释 揖:打拱;表示欢迎。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例子 失守城池,要按军法;况又有禀帖到杨太守差我保守,我是你徒弟,开门揖盗,岂不是私通叛寇?(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 正音 “揖”,不能读作“jí”、“jì”。 辨形 “揖”,不能写作“楫 |
狐鸣狗盗 |
拼音 hú míng gǒu dào 注音 ㄏㄨˊ ㄇ一ㄥˊ ㄍㄡˇ ㄉㄠˋ 解释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出处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狐鸣狗盗是中性词。 繁体 狐鳴狗盗 |
绿林大盗 |
拼音 lù lín dà dào 注音 ㄌㄨˋ ㄌ一ㄣˊ ㄉㄚˋ ㄉㄠˋ 解释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例子 我们要狠狠打击绿林大盗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绿林大盗是贬义词。 繁体 緑林大盗 近义 绿林强盗 |
谩藏诲盗 |
拼音 màn cáng huì dào 注音 ㄇㄢˋ ㄘㄤˊ ㄏㄨㄟˋ ㄉㄠˋ 解释 见“谩藏诲盗”。 出处 《冷眼观》第17回:“俗语说,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说伲是谩藏诲盗。” 例子 王统照《五十元》:“事情过后,镇上出了不少的议论:有人说老蒲确是‘谩藏诲盗’,不要看他自己装穷。” 用法 作谓语、宾语;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感情 谩藏诲盗是中性词。 繁体 謾藏誨盗 近义 慢藏诲盗 英语 At open doors dogs come in. |
江洋大盗 |
拼音 jiāng yáng dà dào 注音 ㄐ一ㄤ 一ㄤˊ ㄉㄚˋ ㄉㄠˋ 解释 在江海上抢劫行凶的大盗。也泛指极为凶狠的强盗。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例子 这一带经常有江洋大盗出现,一般商船不敢独行。 正音 “洋”,不能读作“yǎng”。 辨形 “盗”,不能写作“道”。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海盗 感情 江洋大盗是贬义词。 繁体 江洋大盜 近义 杀人越货 英语 infamous pirates |
弭盗安民 |
拼音 mǐ dào ān mín 注音 ㄇ一ˇ ㄉㄠˋ ㄢ ㄇ一ㄣˊ 解释 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稳定民生。 感情 弭盗安民是中性词。 近义 弭盗安良 英语 repress the bandits and pacify the people |
蒋干盗书 |
拼音 jiǎng gàn dào shū 注音 ㄐ一ㄤˇ ㄍㄢˋ ㄉㄠˋ ㄕㄨ 解释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出处 例子 蒋干盗书的故事不能忘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感情 蒋干盗书是中性词。 繁体 蔣干盗書 |
慢藏诲盗 |
拼音 màn cáng huì dào 注音 ㄇㄢˋ ㄘㄤˊ ㄏㄨㄟˋ ㄉㄠˋ 解释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出处 《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例子 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鲁迅《坟 坚壁清野主义》)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感情 慢藏诲盗是中性词。 繁体 慢藏誨盗 近义 冶容诲淫 英语 A bad padlock invites a picklock.(Opportun |
鼠偷狗盗 |
拼音 shǔ tōu gǒu dào 注音 ㄕㄨˇ ㄊㄡ ㄍㄡˇ ㄉㄠˋ 解释 同“鼠窃狗盗”。 出处 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小偷小摸。 感情 鼠偷狗盗是贬义词。 繁体 鼠婾狗盗 近义 鼠窃狗偷、鼠窃狗盗 英语 play petty tricks on the sly |
主守自盗 |
拼音 zhǔ shǒu zì dào 注音 ㄓㄨˇ ㄕㄡˇ ㄗˋ ㄉㄠˋ 解释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处 《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主守自盗是中性词。 繁体 主守自盜 近义 监守自盗 |
掩耳盗钟 |
拼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注音 一ㄢˇ ㄦˇ ㄉㄠˋ ㄓㄨㄥ 解释 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出处 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例子 明·杨慎《希夷易图》:“《后天图》见 |
鼠盗狗窃 |
拼音 shǔ dào gǒu qiè 注音 ㄕㄨˇ ㄉㄠˋ ㄍㄡˇ ㄑ一ㄝˋ 解释 同“鼠窃狗盗”。 出处 《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小偷小摸。 感情 鼠盗狗窃是贬义词。 繁体 鼠盗狗竊 近义 鼠窃狗盗 英语 be a petty theft |
盗亦有道 |
拼音 dào yì yǒu dào 注音 ㄉㄠˋ 一ˋ 一ㄡˇ ㄉㄠˋ 解释 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 出处 庄周《庄子 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例子 尝举以告姚安公,谓盗亦有道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 用法 紧缩式;作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 感情 盗亦有道是中性词。 繁体 盜亦有道 英语 There is honour among thieves. |
疑邻盗斧 |
拼音 yí lín dào fǔ 注音 一ˊ ㄌ一ㄣˊ ㄉㄠˋ ㄈㄨˇ 解释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疑心重。 感情 疑邻盗斧是中性词。 繁体 疑鄰盗斧 近义 疑神疑鬼 |
借寇赍盗 |
拼音 jiè kòu jī dào 注音 ㄐ一ㄝˋ ㄎㄡˋ ㄐ一 ㄉㄠˋ 解释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出处 清·林则徐《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其中近年所买夷炮,约居三分之一,尽以借寇赍盗,深湛愤恨。”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借寇赍盗是贬义词。 繁体 借寇賫盗 近义 借贼兵,赍盗粮、借寇兵,赍盗粮 |
盗跖之物 |
拼音 dào zhí zhī wù 注音 ㄉㄠˋ ㄓˊ ㄓ ㄨˋ 解释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例子 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用法 作宾语;用于赃物。 谜语 赃 感情 盗跖之物是贬义词。 繁体 盗蹠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