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劳字的成语大全

劳字的常见组词有:生我劬劳、勤劳勇敢、梦劳魂想、积劳成瘁、计劳纳封、积劳致疾、汗马勋劳、功劳汗马、费力劳神、费舌劳唇、费心劳力、不劳而食、意攘心劳、伤财劳众、神劳形瘁、心劳计绌、心劳意穰、主忧臣劳、分心劳神、有劳有逸、舟车劳顿、用逸待劳、逸以待劳、以逸击劳、以佚待劳、一劳久逸、赏劳罚罪、劬劳之恩、劬劳顾复、宵旰忧劳、宵旰焦劳、送往劳来、劳逸结合、涓滴之劳、食饥息劳、焦心劳思、肩劳任怨、计功程劳、积劳成病、饥饱劳役、魂劳梦断、旰食之劳、不劳而成、劳什子、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民亦劳止,汔于小康、顺天者逸,逆天者劳、一举手之劳、暂劳永逸、一劳永逸、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劳字相关信息

  • 拼音láo
  • 部首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52B3
  • 五笔APLB|APER
  • 仓颉TBKS
  • 郑码EWYM
  • 四角44427

劳láoㄌㄠˊ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

含劳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费心劳力 拼音 fèi xīn láo lì 注音 ㄈㄟˋ ㄒ一ㄣ ㄌㄠˊ ㄌ一ˋ 解释 指既操心又费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三个妖魔,也费心劳力的来报遭信。” 例子 这是费心劳力的事情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操心。 感情 费心劳力是中性词。 繁体 費心勞力 近义 费力劳心 英语 cause mental fatigue and effort
不辞劳苦 拼音 bù cí láo kǔ 注音 ㄅㄨˋ ㄘˊ ㄌㄠˊ ㄎㄨˇ 解释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出处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例子 真正难得的,是她那不会厌倦的同情和不辞劳苦的服务。(朱自清《刘云波女医师》) 正音 “辞”,不能读作“chí”。 辨形 “辞”,不能写作“词”。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不怕劳累和辛苦。 感情 不辞劳苦是中性词。 繁体 不辭勞苦 近义
鞍马之劳 拼音 ān mǎ zhī láo 注音 ㄢ ㄇㄚˇ ㄓ ㄌㄠˊ 解释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繁体 鞍馬之勞
劳师袭远 拼音 láo shī xí yuǎn 注音 ㄌㄠˊ ㄕ ㄒ一ˊ ㄩㄢˇ 解释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例子 剿贼于既聚之余,何如蹙贼以难聚之势?又而无劳师袭远之危,轻进损威之失,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是也。(《清史稿 毛昶熙传》)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 感情 劳师袭远是中性词。 繁体 勞師襲遠 英语 exhaust the troops by attacking a faraway enemy
按劳分配 拼音 àn láo fēn pèi 注音 ㄢˋ ㄌㄠˊ ㄈㄣ ㄆㄟˋ 解释 根据劳动的大小进行分配。 出处 邓小平《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用法 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用于分配。 感情 按劳分配是中性词。 繁体 按勞分配 反义 按需分配 英语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俄语 кáждому по труду 德语 Verteilung nach der Arbeitsleistung 法语 distribuer à chacun selon son travail
费力劳心 拼音 fèi lì láo xīn 注音 ㄈㄟˋ ㄌ一ˋ ㄌㄠˊ ㄒ一ㄣ 解释 耗费气力和心思。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例子 我不想干这费力劳心的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操心。 感情 费力劳心是中性词。 繁体 費力勞心 近义 费心劳力 英语 taxing
逸以待劳 拼音 yì yǐ dài láo 注音 一ˋ 一ˇ ㄉㄞˋ ㄌㄠˊ 解释 犹以逸待劳。 出处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 例子 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逸以待劳,持久之力,明如指掌。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作战、工作等方法。 感情 逸以待劳是中性词。 繁体 逸以待勞 近义 以逸待劳
旰食之劳 拼音 gàn shí zhī láo 注音 ㄍㄢˋ ㄕˊ ㄓ ㄌㄠˊ 解释 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 《晋书 郭璞传》:“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 例子 恭惟皇帝陛下天仁博施,神智曲成,躬忘旰食之劳,坐讲日新之政。宋 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旰食之劳是中性词。 繁体 旰食之勞
吃苦耐劳 拼音 chī kǔ nài láo 注音 ㄔ ㄎㄨˇ ㄋㄞˋ ㄌㄠˊ 解释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出处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例子 我们赵校长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正音 “耐”,不能读作“ài”。 辨形 “耐”,不能写作“奈”。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形容人坚韧不拔。 感情 吃苦耐劳是褒义词。 繁体 喫苦耐勞 近义 任劳任怨 英语 b
积劳成疾 拼音 jī láo chéng jí 注音 ㄐ一 ㄌㄠˊ ㄔㄥˊ ㄐ一ˊ 解释 劳:劳累;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例子 昨在剑南剿灭倭冠,颇为出力,现在积劳成疾。(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正音 “疾”,不能读作“jī”。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分句;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谜语 痨 感情 积劳成疾是中性词。 繁体 积勞成疾
负任蒙劳 拼音 fù rèn méng láo 注音 ㄈㄨˋ ㄖㄣˋ ㄇㄥˊ ㄌㄠˊ 解释 谓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出处 战国·赵·慎则《慎子·民杂》:“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 例子 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徒以无国会之故,代彼等负任蒙劳,凡百偾张,凡百丛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感情 负任蒙劳是中性词。 繁体 負任蒙勞
犬马之劳 拼音 quǎn mǎ zhī láo 注音 ㄑㄨㄢˇ ㄇㄚˇ ㄓ ㄌㄠˊ 解释 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 《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例子 李某不才,食禄多矣,无功报德,愿施犬马之劳。(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三回) 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辨形 “犬”,不能写作“大”。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心劳意冗 拼音 xīn láo yì rǒng 注音 ㄒ一ㄣ ㄌㄠˊ 一ˋ ㄖㄨㄥˇ 解释 同“心劳意攘”。 出处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昨夜个愁没乱更长漏永,今日个神恍惚心劳意冗。”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心劳意冗是中性词。 繁体 心勞意冗 近义 心劳意攘、心劳意穰
劳苦功高 拼音 láo kǔ gōng gāo 注音 ㄌㄠˊ ㄎㄨˇ ㄍㄨㄥ ㄍㄠ 解释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例子 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劳苦功高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茅盾《子夜》十五) 正音 “劳”,不能读作“lào”。 辨形 “功”,不能写作“工”。 用法 联合
劳形苦心 拼音 láo xíng kǔ xīn 注音 ㄌㄠˊ ㄒ一ㄥˊ ㄎㄨˇ ㄒ一ㄣ 解释 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例子 这事让我劳形苦心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感情 劳形苦心是中性词。 繁体 勞形苦心
肩劳任怨 拼音 jiān láo rèn yuàn 注音 ㄐ一ㄢ ㄌㄠˊ ㄖㄣˋ ㄩㄢˋ 解释 犹任劳任怨。 出处 繁体 肩勞任怨
不劳而获 拼音 bù láo ér huò 注音 ㄅㄨˋ ㄌㄠˊ ㄦˊ ㄏㄨㄛˋ 解释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例子 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鲁迅《两地书》三十)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获”,不能写作“或”。 辨析 不劳而获和“坐享其成”;都含有“自己不劳动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刻苦耐劳 拼音 kè kǔ nài láo 注音 ㄎㄜˋ ㄎㄨˇ ㄋㄞˋ ㄌㄠˊ 解释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出处 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例子 林语堂《论中外的国民性》:“这不是说,中国人没有刻苦耐劳,艰苦卓绝的精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感情 刻苦耐劳是中性词。 繁体 刻苦耐勞 反义 拈轻怕重 英语 be willing to go throu
胼胝之劳 拼音 pián zhī zhī láo 注音 ㄆ一ㄢˊ ㄓ ㄓ ㄌㄠˊ 解释 胼胝: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形容极为辛苦。 出处 《梁书·贺琛传》:“不惮胼胝之劳,不矢癯瘦之劳。” 用法 作宾语;指辛劳。 感情 胼胝之劳是中性词。 繁体 胼胝之勞
东劳西燕 拼音 dōng láo xī yàn 注音 ㄉㄨㄥ ㄌㄠˊ ㄒ一 一ㄢˋ 解释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例子 奇了!这人莫不是也要搭西伯利亚铁路去游学,和我们恰做个东劳西燕么?(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离别。 感情 东劳西燕是中性词。 繁体 東勞西燕
鞍马劳神 拼音 ān mǎ láo shén 注音 ㄢ ㄇㄚˇ ㄌㄠˊ ㄕㄣˊ 解释 见“鞍马劳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例子 祝龙答道:“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水浒传》第四十九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旅途劳累。 感情 鞍马劳神是中性词。 繁体 鞍馬勞神 近义 鞍马劳倦、鞍马劳顿 英语 travel-worn(to be tired bacause of long travel on horseback)
功劳汗马 拼音 gōng láo hàn mǎ 注音 ㄍㄨㄥ ㄌㄠˊ ㄏㄢˋ ㄇㄚˇ 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大的战功 出处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子父全忠不到头,功劳汗马一时休。” 用法 作宾语;形容战功。 感情 功劳汗马是中性词。 近义 汗马功劳
徒劳无益 拼音 tú láo wú yì 注音 ㄊㄨˊ ㄌㄠˊ ㄨˊ 一ˋ 解释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 宋 袁燮《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例子 做事要讲效益,徒劳无益的事不要去做。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人间好事师做尽 感情 徒劳无益是贬义词。 繁体 徒勞無益 近义 徒劳无功 反义 不劳而获 英语 shoe the goose(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 futility; make a futile effort) 俄语 дáром трудиться(тол
鞍马劳倦 拼音 ān mǎ láo juàn 注音 ㄢ ㄇㄚˇ ㄌㄠˊ ㄐㄨㄢˋ 解释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例子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那张进因在路上鞍马劳倦,却又受了些风寒,在饭店上生起病来。” 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旅途劳累。 感情 鞍马劳倦是中性词。 繁体 鞍馬勞勌 近义 鞍马劳顿 英语 travelworn(to be weary and tired of the life on horseback)
好佚恶劳 拼音 hǎo yì è láo 注音 ㄏㄠˇ 一ˋ ㄜˋ ㄌㄠˊ 解释 见“好逸恶劳”。 出处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要而论之,此三类者,均由学士大夫,好佚恶劳,惮著书之苦,复欲博著书之名,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贪图安逸。 感情 好佚恶劳是贬义词。 繁体 好佚惡勞 近义 好逸恶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