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勤 |
拼音 fù mǔ ēn qín 注音 ㄈㄨˋ ㄇㄨˇ ㄣ ㄑ一ㄣˊ 解释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例子 父母恩勤,养我身兮。(明 归有光《招张贞女辞》) 用法 作宾语;指父母的辛劳。 感情 父母恩勤是中性词。 |
父母国 |
拼音 fù mǔ guó 注音 ㄈㄨˋ ㄇㄨˇ ㄍㄨㄛˊ 解释 指祖国。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例子 唐·阎朝隐《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回瞻父母国,日出东方。”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祖国。 感情 父母国是中性词。 繁体 父母國 近义 父母之邦、父母之国 英语 native land |
哀哀父母 |
拼音 āi āi fù mǔ 注音 ㄞ ㄞ ㄈㄨˋ ㄇㄨˇ 解释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例子 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父母可怜。 谜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 感情 哀哀父母是中性词。 近义 可怜天下父母心 |
棘刺母猴 |
拼音 jí cì mǔ hóu 注音 ㄐ一ˊ ㄘˋ ㄇㄨˇ ㄏㄡˊ 解释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骗人的勾当。 感情 棘刺母猴是中性词。 |
贤母良妻 |
拼音 xián mǔ liáng qī 注音 ㄒ一ㄢˊ ㄇㄨˇ ㄌ一ㄤˊ ㄑ一 解释 见“贤妻良母”。 出处 鲁迅《坟·寡妇主义》:“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感情 贤母良妻是中性词。 繁体 賢母良妻 近义 贤妻良母 英语 a clever wife and wise mother |
失败为成功之母 |
拼音 shī bài wéi chéng gōng zhī mǔ 注音 ㄕ ㄅㄞˋ ㄨㄟˊ ㄔㄥˊ ㄍㄨㄥ ㄓ ㄇㄨˇ 解释 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出处 繁体 失敗爲成功之母 |
父母之国 |
拼音 fù mǔ zhī guó 注音 ㄈㄨˋ ㄇㄨˇ ㄓ ㄍㄨㄛˊ 解释 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大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了何为莫出?” 用法 作宾语;指祖国。 感情 父母之国是中性词。 繁体 父母之國 近义 父母之邦、父母国 英语 one's own country(motherland) |
母仪之德 |
拼音 mǔ yí zhī dé 注音 ㄇㄨˇ 一ˊ ㄓ ㄉㄜˊ 解释 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用法 作宾语;用于女性。 感情 母仪之德是中性词。 繁体 母儀之惪 |
严父慈母 |
拼音 yán fù cí mǔ 注音 一ㄢˊ ㄈㄨˋ ㄘˊ ㄇㄨˇ 解释 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出处 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例子 张爱玲《创世纪》:“沈太太剪得短短瘪瘪的头发,满脸的严父慈母,一切女护士的榜样。”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父母。 感情 严父慈母是中性词。 繁体 嚴父慈母 |
鹤吊陶母 |
拼音 hè diào táo mǔ 注音 ㄏㄜˋ ㄉ一ㄠˋ ㄊㄠˊ ㄇㄨˇ 解释 白鹤吊唁陶侃之母。指吊丧。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吊丧。 感情 鹤吊陶母是中性词。 繁体 鶴弔陶母 |
漂母进饭 |
拼音 piāo mǔ jìn fàn 注音 ㄆ一ㄠ ㄇㄨˇ ㄐ一ㄣˋ ㄈㄢˋ 解释 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指施恩而不望报答。 出处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鲁姑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 例子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序》:“漂母进饭,没收千金之恩。”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施恩而不望报答。 感情 漂母进饭是中性词。 繁体 漂母進飯 |
孟母三迁 |
拼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注音 ㄇㄥˋ ㄇㄨˇ ㄙㄢ ㄑ一ㄢ 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例子 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为了孩子的教育。 感情 孟母三迁是中性词。 繁体 孟母三遷 近义 三迁之教 |
升堂拜母 |
拼音 shēng táng bài mǔ 注音 ㄕㄥ ㄊㄤˊ ㄅㄞˋ ㄇㄨˇ 解释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用法 作谓语;指结拜为友好人家。 感情 升堂拜母是中性词。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拼音 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 注音 ㄕ ㄅㄞˋ ㄕˋ ㄔㄥˊ ㄍㄨㄥ ㄓ ㄇㄨˇ 解释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例子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灰心泄气!”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中性词。 繁体 失敗是成功之母 近义 失败乃成功之母、失 |
不忘母训 |
拼音 bù wàng mǔ xùn 注音 ㄅㄨˋ ㄨㄤˋ ㄇㄨˇ ㄒㄨㄣˋ 解释 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出处 例子 寇准不忘母训的事迹真是感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牢记母亲的教诲。 感情 不忘母训是中性词。 繁体 不忘母訓 |
父母之邦 |
拼音 fù mǔ zhī bāng 注音 ㄈㄨˋ ㄇㄨˇ ㄓ ㄅㄤ 解释 指祖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例子 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中华儿女,应该为中国尽忠,应该为祖国、为父母之邦尽忠。”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祖国。 谜语 祖国 感情 父母之邦是中性词。 近义 父母之国、父母国 英语 mother country |
木公金母 |
拼音 mù gōng jīn mǔ 注音 ㄇㄨˋ ㄍㄨㄥ ㄐ一ㄣ ㄇㄨˇ 解释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出处 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例子 清·赵翼《寿全惕庄鹾使六十》:“共喜木公金母宴,正当浴佛饭僧时。”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祝寿。 感情 木公金母是中性词。 |
父母遗体 |
拼音 fù mǔ yí tǐ 注音 ㄈㄨˋ ㄇㄨˇ 一ˊ ㄊ一ˇ 解释 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例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自身。 谜语 自身 感情 父母遗体是中性词。 |
母老虎 |
拼音 mǔ lǎo hǔ 注音 ㄇㄨˇ ㄌㄠˇ ㄏㄨˇ 解释 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 出处 老舍《柳屯的》:“我曾经作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母老虎,脸上擦着铅粉。” 例子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你对他好吧,他就跟你来劲,你变成母老虎,他就给你跪下。”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母老虎是中性词。 近义 母夜叉 反义 贤妻良母 英语 vixen(tigress) 日语 鬼(おに)ばば 德语 Tigerin(Xanthippe) |
子母相权 |
拼音 zǐ mǔ xiāng quán 注音 ㄗˇ ㄇㄨˇ ㄒ一ㄤ ㄑㄨㄢˊ 解释 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子母相权是中性词。 繁体 子母相権 |
母夜叉 |
拼音 mǔ yè chā 注音 ㄇㄨˇ 一ㄝˋ ㄔㄚ 解释 比喻凶悍的妇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那人夫妻两个,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甚是好义气。” 例子 老舍《骆驼祥子》:“他知道娶来一位母夜叉,可是这个夜叉会作饭。” 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谜语 孙二娘 感情 母夜叉是贬义词。 繁体 母亱叉 近义 母老虎 反义 贤妻良母 英语 an ugly shrew or vixen 法语 mégère(chipie) |
失败者成功之母 |
拼音 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 注音 ㄕ ㄅㄞˋ ㄓㄜˇ ㄔㄥˊ ㄍㄨㄥ ㄓ ㄇㄨˇ 解释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出处 毛泽东《实践论》:“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 失败者成功之母是中性词。 近义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乃成功之母 英语 Failure teaches success. |
儿行千里母担忧 |
拼音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注音 ㄦˊ ㄒ一ㄥˊ ㄑ一ㄢ ㄌ一ˇ ㄇㄨˇ ㄉㄢ 一ㄡ 解释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例子 清 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母子关系。 感情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中性词。 繁体 兒行千裏母擔憂 近义 儿行千里母 |
曾母投杼 |
拼音 zēng mǔ tóu zhù 注音 ㄗㄥ ㄇㄨˇ ㄊㄡˊ ㄓㄨˋ 解释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子 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 吴书 孙权传》)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 |
父母官 |
拼音 fù mǔ guān 注音 ㄈㄨˋ ㄇㄨˇ ㄍㄨㄢ 解释 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且莫说我是父母官,即使平交,也不该如此!” 例子 老舍《神拳》第三幕:“无论怎么说,他总是父母官!”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当权者。 感情 父母官是中性词。 英语 local magistr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