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自在 |
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注音 ㄒ一ㄠ 一ㄠˊ ㄗˋ ㄗㄞˋ 解释 逍遥:悠闲自得的样子;自在:自由;舒适。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出处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远眺》:“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例子 倒不如院长,放下名心,逍遥自在。(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 正音 “在”,不能读作“zhài”。 辨形 “遥”,不能写作“谣”。 辨析 逍遥自在和“自由自在”;都有“不受约束而安闲舒适”的 |
逍遥物外 |
拼音 xiāo yáo wù wài 注音 ㄒ一ㄠ 一ㄠˊ ㄨˋ ㄨㄞˋ 解释 谓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出处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 例子 苟非金石,鲜不销亡。异日幸生还,当与君敝屣万有,逍遥物外。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感情 逍遥物外是中性词。 繁体 逍遙物外 近义 逍遥自得 |
逍遥自得 |
拼音 xiāo yáo zì dé 注音 ㄒ一ㄠ 一ㄠˊ ㄗˋ ㄉㄜˊ 解释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例子 茅盾《森林中的绅士》:“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感情 逍遥自得是中性词。 繁体 逍遙自得 近义 悠然自得、逍遥自在 英语 happy-go-lucky 法语 sans souci |
自在逍遥 |
拼音 zì zài xiāo yáo 注音 ㄗˋ ㄗㄞˋ ㄒ一ㄠ 一ㄠˊ 解释 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出处 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例子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3回:“乌云仙与我有缘,被我用六根清净竹钓去西方八德池边,自在逍遥,无挂无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感情 自在逍遥是中性词。 近义 逍遥自在 |
逍遥事外 |
拼音 xiāo yáo shì wài 注音 ㄒ一ㄠ 一ㄠˊ ㄕˋ ㄨㄞˋ 解释 ①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出处 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例子 ……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 |
逍遥自娱 |
拼音 xiāo yáo zì yú 注音 ㄒ一ㄠ 一ㄠˊ ㄗˋ ㄩˊ 解释 谓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出处 唐·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池台琴酒,逍遥自娱,贤士大夫,尚其轨躅。”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感情 逍遥自娱是中性词。 繁体 逍遙自娛 近义 逍遥自得 |
逍遥法外 |
拼音 xiāo yáo fǎ wài 注音 ㄒ一ㄠ 一ㄠˊ ㄈㄚˇ ㄨㄞˋ 解释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例子 我们决不允许那些贪污腐化分子逍遥法外。 辨形 “逍”,不能写作“肖”。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巴黎动身 感情 逍遥法外是贬义词。 繁体 逍遥灋外 近义 逍遥自在 反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