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为继 |
拼音 nán yǐ wéi jì 注音 ㄋㄢˊ 一ˇ ㄨㄟˊ ㄐ一ˋ 解释 难于继续下去。 出处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例子 邓小平《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这确是难以为继的状态,确实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人民不能容忍,我们党也不能容忍。” 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难以继续下去。 感情 难以为继是中性词。 繁体 難以為繼 近义 难乎为继 英语 be difficult to continue(be hard to keep up) |
以私害公 |
拼音 yǐ sī hài gōng 注音 一ˇ ㄙ ㄏㄞˋ ㄍㄨㄥ 解释 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出处 《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例子 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宋·秦观《白敏中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以私害公是中性词。 近义 以私废公 |
以直报怨 |
拼音 yǐ zhí bào yuàn 注音 一ˇ ㄓˊ ㄅㄠˋ ㄩㄢˋ 解释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例子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以直报怨,圣人不禁。”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 以直报怨是褒义词。 繁体 以直報怨 近义 以德报怨、以礼相待 反义 忘恩负义 |
治兵以信 |
拼音 zhì bīng yǐ xìn 注音 ㄓˋ ㄅ一ㄥ 一ˇ ㄒ一ㄣˋ 解释 治兵:管理军队,训练军队。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 出处 《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治兵以信是中性词。 |
以恶报恶 |
拼音 yǐ è bào è 注音 一ˇ ㄜˋ ㄅㄠˋ ㄜˋ 解释 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出处 《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例子 他不主张以恶报恶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们去当兵,我们不去当兵。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以恶报恶是中性词。 繁体 以惡報惡 |
易口以食 |
拼音 yì kǒu yǐ shí 注音 一ˋ ㄎㄡˇ 一ˇ ㄕˊ 解释 犹易子而食。口,丁口。 出处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庆绪》:“城中栈而处,粮尽,易口以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灾后的惨状。 感情 易口以食是中性词。 近义 易子而食 |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
拼音 yǐ lí zhì shǔ,yǐ bīng zhì shéng 注音 一ˇ ㄌ一ˊ ㄓˋ ㄕㄨˇ,一ˇ ㄅ一ㄥ ㄓˋ ㄕㄥˊ 解释 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 《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
摩砺以须 |
拼音 mó lì yǐ xū 注音 ㄇㄛˊ ㄌ一ˋ 一ˇ ㄒㄨ 解释 见“摩厉以须”。 出处 唐·白居易《 重序》:“盖示余勇,摩砺以须我耳。” 用法 作谓语;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感情 摩砺以须是中性词。 繁体 摩礪以須 近义 摩厉以须、磨厉以须、摩厉以需 英语 at full cock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拼音 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 注音 ㄅㄨˋ 一ˇ ㄍㄨㄟ ㄐㄨˇ,ㄅㄨˋ ㄔㄥˊ ㄈㄤ ㄩㄢˊ 解释 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感情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中性词。 繁体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英语 Without the compass and square,one cannot form squares and circles. |
以半击倍 |
拼音 yǐ bàn jī bèi 注音 一ˇ ㄅㄢˋ ㄐ一 ㄅㄟˋ 解释 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出处 《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尹知章注:“敌国器备,不可施行;故此虽半,可以击彼之倍。” 例子 诸侯未会,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吴子·料敌》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或处事等。 感情 以半击倍是中性词。 繁体 以半撃倍 |
挟天子以令天下 |
拼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 注音 ㄒ一ㄝˊ ㄊ一ㄢ ㄗˇ 一ˇ ㄌ一ㄥˋ ㄊ一ㄢ ㄒ一ㄚˋ 解释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政治要挟。 感情 挟天子以令天下是中性词。 繁体 挾天子以令天下 近义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令诸侯 英语 have the emperor i |
以珠弹雀 |
拼音 yǐ zhū tán què 注音 一ˇ ㄓㄨ ㄊㄢˊ ㄑㄩㄝˋ 解释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以珠弹雀是贬义词。 繁体 以珠彈雀 近义 得不偿失 |
自以为然 |
拼音 zì yǐ wéi rán 注音 ㄗˋ 一ˇ ㄨㄟˊ ㄖㄢˊ 解释 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 出处 例子 你不要老是这种抱着自以为然的态度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虚心。 感情 自以为然是贬义词。 繁体 自以為然 近义 自以为是 反义 自以为非 英语 consider oneself correct(regard oneself as infallible; be opinionate) 俄语 быть о себе высокого мнения |
聊以塞责 |
拼音 liáo yǐ sè zé 注音 ㄌ一ㄠˊ 一ˇ ㄙㄜˋ ㄗㄜˊ 解释 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例子 检查会上,肇事者很勉强地说了几句聊以塞责的话。 正音 “塞”,不能读作“sài”。 辨形 “塞”,不能写作“赛”。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姑且应付一下,算是尽了责任。 感情 聊以塞责是中性 |
以螳当车 |
拼音 yǐ táng dāng chē 注音 一ˇ ㄊㄤˊ ㄉㄤ ㄔㄜ 解释 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出处 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譬犹以卵投石,以螳当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 繁体 以螳當車 |
以养伤身 |
拼音 yǐ yǎng shāng shēn 注音 一ˇ 一ㄤˇ ㄕㄤ ㄕㄣ 解释 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出处 《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以养伤身是中性词。 繁体 以養傷身 |
继之以死 |
拼音 jì zhī yǐ sǐ 注音 ㄐ一ˋ ㄓ 一ˇ ㄙˇ 解释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决心大。 感情 继之以死是中性词。 繁体 繼之以死 |
以人为镜 |
拼音 yǐ rén wéi jìng 注音 一ˇ ㄖㄣˊ ㄨㄟˊ ㄐ一ㄥˋ 解释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例子 《旧唐书 魏征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 以人为镜是褒义词。 繁体 以人為鏡 近义 以人为鉴 |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 |
拼音 zé jǐ yǐ zhōu,dài rén yǐ yuē 注音 ㄗㄜˊ ㄐ一ˇ 一ˇ ㄓㄡ,ㄉㄞˋ ㄖㄣˊ 一ˇ ㄩㄝ 解释 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出处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责己以周,待人以约是中性词。 近义 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 反义 责人以详,待己以廉 |
以大恶细 |
拼音 yǐ dà è xì 注音 一ˇ ㄉㄚˋ ㄜˋ ㄒ一ˋ 解释 用大的罪名来责备人微小的过失。 出处 繁体 以大惡細 |
喻之以理 |
拼音 yù zhī yǐ lǐ 注音 ㄩˋ ㄓ 一ˇ ㄌ一ˇ 解释 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开导别人。 感情 喻之以理是中性词。 近义 晓之以理 |
誓以皦日 |
拼音 shì yǐ wéi rì 注音 ㄕˋ 一ˇ ㄨㄟˊ ㄖˋ 解释 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语本《诗 王风 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出处 《诗经·王风·大车》:“各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例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女曰:‘能矢山河,仍令秋扇见捐,则惟命是听。’公乃誓以皦日,女不复拒。”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誓以皦日是中性词。 |
一以当百 |
拼音 yī yǐ dāng bǎi 注音 一 一ˇ ㄉㄤ ㄅㄞˇ 解释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例子 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夷兵再却再进,我军无不一以当百,自辰至申,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一以当百是中性词。 繁体 一以當百 近义 一以当十 |
俭可以助廉 |
拼音 jiǎn kě yǐ zhù lián 注音 ㄐ一ㄢˇ ㄎㄜˇ 一ˇ ㄓㄨˋ ㄌ一ㄢˊ 解释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出处 《宋史·范纯仁传》:“亲族有请教者,纯仁曰:‘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 俭可以助廉是中性词。 近义 俭可以养廉 英语 Frugality makes honest. |
挟泰山以超北海 |
拼音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注音 ㄒ一ㄝˊ ㄊㄞˋ ㄕㄢ 一ˇ ㄔㄠ ㄅㄟˇ ㄏㄞˇ 解释 挟:夹持;超:跨过。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中性词。 英语 jump over the North Sea with Mount Tai under one's arm 德语 ausgeschlossen se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