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冢字的成语大全

冢字的常见组词有:诗礼发冢、椎牛发冢、冢木已拱、笔冢研穿、冢中枯骨、诗书发冢、连枝共冢、冢、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冢字相关信息

  • 拼音zhǒng
  • 部首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51A2
  • 五笔PEYU|PGEY
  • 仓颉BMSO
  • 郑码WWGS
  • 四角37232

冢zhǒngㄓㄨㄥˇ 坟墓:古~。荒~。衣冠~。青~。丛~。 长(zhǎng ):~子

含冢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诗书发冢 拼音 shī shū fà zhǒng 注音 ㄕ ㄕㄨ ㄈㄚˋ ㄓㄨㄥˇ 解释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例子 清·高珩《 序》:“不止诗书发冢,《周官》资篡而已。”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诗书发冢是贬义词。 繁体 詩書發塚 近义 诗礼发冢
冢木已拱 拼音 zhǒng mù yǐ gǒng 注音 ㄓㄨㄥˇ ㄇㄨˋ 一ˇ ㄍㄨㄥˇ 解释 比喻老死多年。 出处 《毂梁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泰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范宁注:“子之辈皆已老死矣……言其老无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冢木已拱是中性词。 繁体 塚木已拱
冢中枯骨 拼音 zhǒng zhōng kū gǔ 注音 ㄓㄨㄥˇ ㄓㄨㄥ ㄎㄨ ㄍㄨˇ 解释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例子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冢中枯骨是贬义词。 繁体 塚中枯骨
笔冢研穿 拼音 bǐ zhǒng yán chuān 注音 ㄅ一ˇ ㄓㄨㄥˇ 一ㄢˊ ㄔㄨㄢ 解释 秃笔成坟,砚磨穿孔。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支言俚说不足供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拈髭呕血笔冢研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 用法 作定语;指人的文笔。 感情 笔冢研穿是中性词。 繁体 筆塚研穿
诗礼发冢 拼音 shī lǐ fā zhǒng 注音 ㄕ ㄌ一ˇ ㄈㄚ ㄓㄨㄥˇ 解释 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诗礼发冢是贬义词。 繁体 詩禮發塚 近义 诗书发冢
椎牛发冢 拼音 zhuī niú fā zhǒng 注音 ㄓㄨㄟ ㄋ一ㄡˊ ㄈㄚ ㄓㄨㄥˇ 解释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出处 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牛发冢,无所不至。” 例子 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清·戴名世《钱神问对》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感情 椎牛发冢是贬义词。 繁体 椎牛發塚
连枝共冢 拼音 lián zhī gòng zhǒng 注音 ㄌ一ㄢˊ ㄓ ㄍㄨㄥˋ ㄓㄨㄥˇ 解释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出处 晋 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例子 但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做连枝共冢、共冢我也心欢悦。明·孟称舜《娇红记·晚绣》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爱情坚贞。 感情 连枝共冢是中性词。 繁体 連枝共塚

冢字在开头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