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磕字的成语大全

磕字的常见组词有:绊绊磕磕、东磕西撞、磕头如捣蒜、撞头磕脑、楞头磕脑、磕磕绊绊、磕头如捣、磕牙料嘴、磕头礼拜、磕头碰脑、磕头烧香、磕、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磕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5画
  • 统一码78D5
  • 五笔DFCL
  • 仓颉MRGIT
  • 郑码GBZL
  • 四角14612

磕kēㄎㄜˉ 碰在硬东西上:头~破了。~~碰碰(喻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小冲突)

含磕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磕牙料嘴 拼音 kē yá liào zuǐ 注音 ㄎㄜ 一ㄚˊ ㄌ一ㄠˋ ㄗㄨㄟˇ 解释 多嘴多舌。 出处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多嘴多舌。 感情 磕牙料嘴是中性词。 近义 多嘴多舌
磕磕绊绊 拼音 kē kē bàn bàn 注音 ㄎㄜ ㄎㄜ ㄅㄢˋ ㄅㄢˋ 解释 跌跌撞撞,指不太顺利。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63回:“不多一时,来到跟前,把那个老者吓得磕磕绊绊地跑了个无踪无影。” 例子 钱宁《圣人》第五章:“孔子尽量保持神色不变,态度凛然,脚下磕磕绊绊,步伐仍然不乱,停顿有致,急缓分明。” 用法 作宾语、状语;指不十分顺利。 感情 磕磕绊绊是中性词。 繁体 磕磕絆絆 近义 跌跌撞撞 反义 一帆风顺 英语 stumble(walk with difficulty)
磕头碰脑 拼音 kē tóu pèng nǎo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ㄆㄥˋ ㄋㄠˇ 解释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头碰脑,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例子 老舍《入城》:“重庆到底有多少人啊,怎么任何地方都磕头碰脑的呢?” 用法 作宾语;形容人多而拥挤。 感情 磕头碰脑是中性词。 繁体 磕頭碰腦 近义 磕磕碰碰 英语 bump against things on every side(push and bump against one anot
磕头如捣 拼音 kē tóu rú dǎo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ㄖㄨˊ ㄉㄠˇ 解释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例子 可汗磕头如捣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何等神佛。”(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一十四回) 用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求饶的样子。 感情 磕头如捣是贬义词。 繁体 磕頭如搗 近义 磕头如捣蒜 英语 kowtow
磕头礼拜 拼音 kē tóu lǐ bài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ㄌ一ˇ ㄅㄞˋ 解释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出处 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只望着大安州磕头礼拜。” 例子 乜宁礼再三央人,磕头礼拜,他舅恨极,发誓再不上他的门。(清 李观海《歧路灯》第十三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跪拜。 感情 磕头礼拜是中性词。 繁体 磕頭禮拜 近义 顶礼膜拜
东磕西撞 拼音 dōng kē xī zhuàng 注音 ㄉㄨㄥ ㄎㄜ ㄒ一 ㄓㄨㄤˋ 解释 犹言东奔西撞。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你道这几件事岂是容易做的?这都是要脚奔波,足不沾地的勾当,岂是教书人所为?[汪为露]失了魂的一般东磕西撞。”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东磕西撞是中性词。 繁体 東磕西撞
磕头如捣蒜 拼音 kē tóu rú dǎo suàn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ㄖㄨˊ ㄉㄠˇ ㄙㄨㄢˋ 解释 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形容求饶的狼狈相。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那吴典恩慌的磕头如捣蒜。” 例子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两个媳妇磕头如捣蒜,只是说不知道。” 用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求饶的样子。 感情 磕头如捣蒜是贬义词。 繁体 磕頭如搗蒜 近义 磕头如捣 英语 kowtow incessantly like the pounding of garlic in a mortar
撞头磕脑 拼音 zhuàng tóu kē nǎo 注音 ㄓㄨㄤˋ ㄊㄡˊ ㄎㄜ ㄋㄠˇ 解释 比喻碰壁,行不通。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9卷:“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二三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磕脑。” 例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挣起来,往石崖上撞头磕脑。”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撞头磕脑是贬义词。 繁体 撞頭磕腦 近义 撞头搕脑
磕头烧香 拼音 kē tóu shāo xiāng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ㄕㄠ ㄒ一ㄤ 解释 比喻求人说好话。 出处 感情 磕头烧香是中性词。 繁体 磕頭燒香
楞头磕脑 拼音 léng tóu kē nǎo 注音 ㄌㄥˊ ㄊㄡˊ ㄎㄜ ㄋㄠˇ 解释 见“楞头楞脑” 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头的是小刘,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 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感情 楞头磕脑是贬义词。 繁体 楞頭磕腦 近义 楞头呆脑、楞头楞脑
绊绊磕磕 拼音 bàn bàn kē kē 注音 ㄅㄢˋ ㄅㄢˋ ㄎㄜ ㄎㄜ 解释 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一人拖拉一双,在烂席片炕上绊绊磕磕跑着,高兴得呜呜直喊叫。” 例子 她一路绊绊磕磕地走过来了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不顺畅。 感情 绊绊磕磕是中性词。 繁体 絆絆磕磕 近义 磕磕绊绊 反义 顺顺利利 英语 bum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