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操 |
拼音 jī shān zhī cāo 注音 ㄐ一 ㄕㄢ ㄓ ㄘㄠ 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 《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例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1回:“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 用法 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感情 箕山之操是中性词。 繁体 箕山之撡 近义 箕山之节、箕山之志 |
头会箕赋 |
拼音 tóu kuài jī fù 注音 ㄊㄡˊ ㄎㄨㄞˋ ㄐ一 ㄈㄨˋ 解释 见“头会箕敛”。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赋税繁重苛刻。 感情 头会箕赋是贬义词。 繁体 頭會箕賦 近义 头会箕敛 英语 levy a poll tax on everybody(heavy taxation) |
南箕北斗 |
拼音 nán jī běi dǒu 注音 ㄋㄢˊ ㄐ一 ㄅㄟˇ ㄉㄡˇ 解释 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出处 《诗经 小雅 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例子 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北史 邢邵传》)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感情 南箕北斗是贬义词。 繁体 南箕北鬥 近义 有名无实 英语 a false reputation without reality |
箕山之节 |
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 注音 ㄐ一 ㄕㄢ ㄓ ㄐ一ㄝˊ 解释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出处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 |
挹斗扬箕 |
拼音 yì dòu yáng jī 注音 一ˋ ㄉㄡˋ 一ㄤˊ ㄐ一 解释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因以“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出处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 |
为裘为箕 |
拼音 wéi qiú wéi jī 注音 ㄨㄟˊ ㄑ一ㄡˊ ㄨㄟˊ ㄐ一 解释 用以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出处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例子 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 用法 作谓语;指子弟克承家业。 感情 为裘为箕是中性词。 繁体 為裘為箕 英语 marry and embark on a career |
箕山之风 |
拼音 jī shān zhī fēng 注音 ㄐ一 ㄕㄢ ㄓ ㄈㄥ 解释 指隐士的风范。 出处 清 王晫《今世说 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 用法 作宾语;指隐士的风范。 感情 箕山之风是中性词。 繁体 箕山之風 |
业绍箕裘 |
拼音 yè shào jī qiú 注音 一ㄝˋ ㄕㄠˋ ㄐ一 ㄑ一ㄡˊ 解释 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出处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窃伏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遮几焉。” 例子 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一卷:“身父业绍箕裘,教传诗礼。”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业绍箕裘是中性词。 近义 克绍箕裘 |
毕雨箕风 |
拼音 bì yǔ jī fēng 注音 ㄅ一ˋ ㄩˇ ㄐ一 ㄈㄥ 解释 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出处 《书 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 例子 使雷车电椅,扫荡四方;毕雨箕风,稣舒品物。前蜀 杜光庭《晋公北帝醮词》 用法 作宾语;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 感情 毕雨箕风是中性词。 繁体 畢雨箕風 近义 箕风毕雨 |
箕引裘随 |
拼音 jī yǐn qiú suí 注音 ㄐ一 一ㄣˇ ㄑ一ㄡˊ ㄙㄨㄟˊ 解释 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 出处 语出《礼记 学记》:“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例子 升其堂,则箕引而裘随;周其庑,则壎唱而箎和;临其阶,则珠联而玉缀:提镇公之后嗣何多贤哉!明 宋濂《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箕引裘随是中性词。 繁体 箕引裘隨 近义 箕裘相继、箕裘堂构 |
头会箕敛 |
拼音 tóu kuài jī liǎn 注音 ㄊㄡˊ ㄎㄨㄞˋ ㄐ一 ㄌ一ㄢˇ 解释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出处 《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例子 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序》)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赋税繁重苛刻。 感情 头会箕敛是贬义词。 繁体 頭會箕斂 近义 头会箕赋 英语 heavy taxation(overtax) |
箕裘堂构 |
拼音 jī qiú táng gòu 注音 ㄐ一 ㄑ一ㄡˊ ㄊㄤˊ ㄍㄡˋ 解释 箕:簸箕;裘:皮袍;堂:立堂基;构:盖屋;堂构:比喻子承父业。比喻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说父子相关切处,令人感注,似由阅历而得者,非泛作箕裘堂构语者所梦见。”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箕裘堂构是中性词。 繁体 箕裘堂構 近义 肯堂肯构、箕裘相继、箕引裘随 |
斗挹箕扬 |
拼音 dòu yì jī yáng 注音 ㄉㄡˋ 一ˋ ㄐ一 一ㄤˊ 解释 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 出处 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例子 浮名斗挹箕扬,世岂有明珠百斛量。宋·刘克庄《沁园 |
箕山挂瓢 |
拼音 jī shān guà piáo 注音 ㄐ一 ㄕㄢ ㄍㄨㄚˋ ㄆ一ㄠˊ 解释 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出处 明 敬虚子《小隐书 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例子 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宝刀,枕流漱石吾堪老,因此上箕山挂瓢,缑山弄箫,幽怀尽付闲花草。明 王錂《春芜记 访友》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箕山挂瓢是中性词。 繁体 箕山掛瓢 |
箕风毕雨 |
拼音 jī fēng bì yǔ 注音 ㄐ一 ㄈㄥ ㄅ一ˋ ㄩˇ 解释 古传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 出处 《尚书 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例子 箕风毕雨,育岭生峨。(南朝 梁 吴均《八公山赋》)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 感情 箕风毕雨是中性词。 繁体 箕風畢雨 近义 毕雨箕风 |
克绍箕裘 |
拼音 kè shào jī qiú 注音 ㄎㄜˋ ㄕㄠˋ ㄐ一 ㄑ一ㄡˊ 解释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事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例子 王老三也算是克绍箕裘,凭着一手好泥瓦手艺,这几年发了起来。 正音 “箕”,不能读作“qí”。 辨形 “克”,不能写作“刻”;“箕”,不能写作“其”。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
箕裘相继 |
拼音 jī qiú xiāng jì 注音 ㄐ一 ㄑ一ㄡˊ ㄒ一ㄤ ㄐ一ˋ 解释 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箕裘相继是中性词。 繁体 箕裘相繼 近义 肯堂肯构、箕引裘随、箕裘相继 |
箕山之志 |
拼音 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 ㄐ一 ㄕㄢ ㄓ ㄓˋ 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例子 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 向秀传》 用法 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感情 箕山之志是中性词。 近义 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
科头箕裾 |
拼音 kē tóu jī jù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ㄐ一 ㄐㄨˋ 解释 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入道》:“这搭儿瀑布飞流,青松夹道,将蒲团打坐一回,正是科头箕裾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感情 科头箕裾是中性词。 繁体 科頭箕裾 近义 科头箕踞 |
执箕帚 |
拼音 zhí jī zhǒu 注音 ㄓˊ ㄐ一 ㄓㄡˇ 解释 执:拿,持;箕帚:簸箕和扫帚。指充当臣仆或妻子。借称妻子。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咳姓于王宫。” 例子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执箕帚。”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执箕帚是中性词。 繁体 執箕帚 |
科头箕踞 |
拼音 kē tóu jī jù 注音 ㄎㄜ ㄊㄡˊ ㄐ一 ㄐㄨˋ 解释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出处 唐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例子 曾朴《孽海花》第20回:“原来就是闻韵高,科头箕踞,两眼朝天,横在一张醉翁椅上,旁边靠着张花梨圆桌。” 用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感情 科头箕踞是中性词。 繁体 科頭箕踞 近义 科头箕裾 |
箕帚之使 |
拼音 jī zhǒu zhī shǐ 注音 ㄐ一 ㄓㄡˇ ㄓ ㄕˇ 解释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出处 《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用法 作宾语;指妻子。 感情 箕帚之使是中性词。 |
煮豆燃箕 |
拼音 zhǔ dòu rán qí 注音 ㄓㄨˇ ㄉㄡˋ ㄖㄢˊ ㄑ一ˊ 解释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