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骸字的成语大全

骸字的常见组词有:潜骸窜影、起死回骸、炊骨爨骸、瘦骨穷骸、易子析骸、四肢百骸、四体百骸、乞骸骨、请骸骨、析骸易子、析骸以爨、相忘形骸、土木形骸、迷恋骸骨、放浪形骸、放荡形骸、骸、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骸字相关信息

  • 拼音hái
  • 部首
  • 总笔画15画
  • 统一码9AB8
  • 五笔MEYW
  • 仓颉BBYVO
  • 郑码LWZO
  • 四角70282

骸háiㄏㄞˊ 骨头:~骨。尸~。 身体:病~。残~。

含骸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放浪形骸 拼音 fàng làng xíng hái 注音 ㄈㄤˋ ㄌㄤˋ ㄒ一ㄥˊ ㄏㄞˊ 解释 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例子 惟有与宝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却自己的身份,放浪形骸,领略“人贵适意”的真趣。(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正音 “骸”,不能读作“hài”。 辨形 “形”,不能写作“行”。 辨析 放浪形骸与“放荡不羁”有别:放浪形骸只用于
瘦骨穷骸 拼音 shòu gǔ qióng hái 注音 ㄕㄡˋ ㄍㄨˇ ㄑㄩㄥˊ ㄏㄞˊ 解释 骸:身体。形容年老瘦弱的身躯。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马嵬坡血污了天姿国色,江南路哭杀了瘦骨穷骸。”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瘦骨穷骸是中性词。 繁体 瘦骨窮骸
迷恋骸骨 拼音 mí liàn hài gǔ 注音 ㄇ一ˊ ㄌ一ㄢˋ ㄏㄞˋ ㄍㄨˇ 解释 迷恋: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骸骨:尸骨。迷恋着尸骨。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 出处 梁实秋《旧》:“最可怕的是,倡言守旧,其实只是迷恋骸骨;唯新是骛,其实只是摭拾皮毛,那就是新旧之间两具失之了。” 例子 老夫子才喜欢迷恋骸骨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迷恋骸骨是贬义词。 繁体 迷孌骸骨
析骸以爨 拼音 xī hái yǐ cuàn 注音 ㄒ一 ㄏㄞˊ 一ˇ ㄘㄨㄢˋ 解释 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载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例子 巡握节而死,非亏教也,析骸以爨,非本情也。《新唐书·李翰传》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感情 析骸以爨是中性词。 近义 析骨而炊、析骸易子
炊骨爨骸 拼音 chuī gǔ cuàn hái 注音 ㄔㄨㄟ ㄍㄨˇ ㄘㄨㄢˋ ㄏㄞˊ 解释 指军队没有粮食,只好拿人马的骨骸来做饭。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鹄形菜色皆穷民饥饿之形;炊骨爨骸谓军中乏粮之惨。”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炊骨爨骸是贬义词。
析骸易子 拼音 xī hái yì zǐ 注音 ㄒ一 ㄏㄞˊ 一ˋ ㄗˇ 解释 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参见“析骸以爨”。 出处 《后汉书 来歙传》:“昔宋执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 例子 援救无人,困宁孤城血泪喷。析骸易子民无怨,一志同仁。《胭脂血弹词》第八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感情 析骸易子是中性词。 近义 析骸以爨
四肢百骸 拼音 sì zhī bǎi hái 注音 ㄙˋ ㄓ ㄅㄞˇ ㄏㄞˊ 解释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出处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四肢与百骸,屈曲如杯锩。”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四肢百骸是中性词。 近义 四体百骸、四肢百体 英语 all the limbs and bones
放荡形骸 拼音 fàng dàng xíng hái 注音 ㄈㄤˋ ㄉㄤˋ ㄒ一ㄥˊ ㄏㄞˊ 解释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例子 彼放荡形骸者,安得如此肉锅子以锔之哉!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锔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放纵自己。 感情 放荡形骸是贬义词。 繁体 放蕩形骸 近义 放荡不羁 反义 规行矩步 英语 forget oneself
易子析骸 拼音 yì zǐ xī hái 注音 一ˋ ㄗˇ ㄒ一 ㄏㄞˊ 解释 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 例子 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易子析骸是中性词。 近义 析骸易子
潜骸窜影 拼音 qián hái cuàn yǐng 注音 ㄑ一ㄢˊ ㄏㄞˊ ㄘㄨㄢˋ 一ㄥˇ 解释 骸:形骸;窜:伏匿。躲藏起来不露面。 出处 《魏书·刘昶等传论》:“刘昶猜疑惧祸,萧夤亡破之余,并潜骸窜影,委命上国。”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潜骸窜影是中性词。 繁体 潛骸竄影 近义 潜形匿迹
乞骸骨 拼音 qǐ hái gǔ 注音 ㄑ一ˇ ㄏㄞˊ ㄍㄨˇ 解释 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例子 梁实秋《退休》:“乞骸骨居然造成这样的轰动,可见这不是常见的事。” 用法 作谓语;指告老还乡。 感情 乞骸骨是中性词。 近义 请骸骨 英语 pretext for retire from work of ancient Chinese office
四体百骸 拼音 sì tǐ bǎi hái 注音 ㄙˋ ㄊ一ˇ ㄅㄞˇ ㄏㄞˊ 解释 见“四肢百骸”。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3回:“胎一成,则四体百骸气随欲至,如珠滚荷盘,如烟含柳缕,无不可到之处也。”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四体百骸是中性词。 繁体 四軆百骸 近义 四肢百骸
土木形骸 拼音 tǔ mù xíng hái 注音 ㄊㄨˇ ㄇㄨˋ ㄒ一ㄥˊ ㄏㄞˊ 解释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出处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例子 处俊姿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新唐书 郝处俊传》)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 感情 土木形骸是中性词。 近义 本来面目
相忘形骸 拼音 xiāng wàng xíng hái 注音 ㄒ一ㄤ ㄨㄤˋ ㄒ一ㄥˊ ㄏㄞˊ 解释 谓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用法 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相忘形骸是中性词。
请骸骨 拼音 qǐng hái gǔ 注音 ㄑ一ㄥˇ ㄏㄞˊ ㄍㄨˇ 解释 请:求。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 用法 作谓语;指告老还乡。 感情 请骸骨是中性词。 繁体 請骸骨 近义 乞骸骨
起死回骸 拼音 qǐ sǐ huí hái 注音 ㄑ一ˇ ㄙˇ ㄏㄨㄟˊ ㄏㄞˊ 解释 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形容医术高明。比喻挽救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情。 出处 宋·范成大《问天医赋》:“窃闻大神,天医之王。范围堪舆,运平阴阳;起死回骸,斡旋天藏。”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医术高明。 感情 起死回骸是中性词。 繁体 起死迴骸 近义 起死回生 英语 be the kiss of life(recall to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