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孝字的成语大全

孝字的常见组词有:忠臣孝子、忠孝不并、忠孝节烈、忠孝双全、不孝之子、孝经起序、忤逆不孝、子孝父慈、忠孝两全、移孝作忠、移孝为忠、孝悌力田、孝思不匮、求忠出孝、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有了存孝,不显彦章、忠孝节义、孝子贤孙、孝子顺孙、孝子慈孙、孝悌忠信、孝子爱日、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披麻戴孝、披麻带孝、母慈子孝、父慈子孝、孝、父严子孝、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孝字相关信息

  • 拼音xiào
  • 部首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5B5D
  • 五笔FTBF
  • 仓颉JKND
  • 郑码BMYA
  • 四角44407

孝xiàoㄒㄧㄠˋ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

含孝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入孝出弟 拼音 rù xiào chū dì 注音 ㄖㄨˋ ㄒ一ㄠˋ ㄔㄨ ㄉ一ˋ 解释 见“入孝出悌”。 出处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例子 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宋·朱熹《〈小学〉题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感情 入孝出弟是中性词。 近义 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 拼音 rù xiào chū tì 注音 ㄖㄨˋ ㄒ一ㄠˋ ㄔㄨ ㄊ一ˋ 解释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出处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例子 诸子敬奉教,从进士,贡有司,入孝出悌,朝经暮史,闾巷之间循循焉。宋·叶適《孟达甫墓志铭》 用法 作谓语、定
求忠出孝 拼音 qiú zhōng chū xiào 注音 ㄑ一ㄡˊ ㄓㄨㄥ ㄔㄨ ㄒ一ㄠˋ 解释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出处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例子 南朝·梁·梁元帝《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 用法 作谓
忤逆不孝 拼音 wǔ nì bù xiào 注音 ㄨˇ ㄋ一ˋ ㄅㄨˋ ㄒ一ㄠˋ 解释 忤逆:不顺从。不服从和孝敬父母。 出处 老舍《二马》第四段:“谁叫上鬼子国来呢!在鬼子国没地方去告忤逆不孝!忍着吧!” 例子 他生了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孝敬父母。 感情 忤逆不孝是中性词。
孝悌忠信 拼音 xiào tì zhōng xìn 注音 ㄒ一ㄠˋ ㄊ一ˋ ㄓㄨㄥ ㄒ一ㄣˋ 解释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例子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三回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感情 孝悌忠信是中性词。 英语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忠孝双全 拼音 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 注音 ㄓㄨㄥ ㄒ一ㄠˋ ㄕㄨㄤ ㄑㄨㄢˊ 解释 忠:效忠,忠君;孝:孝敬。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 出处 老舍《赵子曰》:“老人撅着胡子告诉他:‘忠孝双全,才是好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忠孝双全是中性词。 繁体 忠孝雙全 近义 忠孝两全 反义 忠孝不并
忠孝不并 拼音 zhōng xiào bù bìng 注音 ㄓㄨㄥ ㄒ一ㄠˋ ㄅㄨˋ ㄅ一ㄥˋ 解释 不并:不能同时并行。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即忠孝不能两全。 出处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谧》:“姑处事殊,忠孝不并。已为孝子,不得为忠臣;为忠臣,不得为孝子。”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忠孝不并是中性词。 反义 忠孝两全
孝子慈孙 拼音 xiào zǐ cí sūn 注音 ㄒ一ㄠˋ ㄗˇ ㄘˊ ㄙㄨㄣ 解释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例子 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孝子慈孙是褒义词。 繁体 孝子慈孫 近义 孝子贤孙 反义 不肖子孙 英语 dutiful sons(filial progeny)
披麻戴孝 拼音 pī má dài xiào 注音 ㄆ一 ㄇㄚˊ ㄉㄞˋ ㄒ一ㄠˋ 解释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例子 我如今教他披麻戴孝,与亲儿一般行礼,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蒋兴歌重会珍珠衫》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哀悼。 感情 披麻戴孝是中性词。 近义 披麻带索、披麻带孝 英语 put on heavy mourning apparel
父慈子孝 拼音 fù cí zǐ xiào 注音 ㄈㄨˋ ㄘˊ ㄗˇ ㄒ一ㄠˋ 解释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 《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例子 老舍《正红旗下》:“他们爷儿俩表面上是父慈子孝,可心里并不十分对劲儿。”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父子关系。 感情 父慈子孝是褒义词。 英语 The father is kind,and the son obedient.
孝子贤孙 拼音 xiào zǐ xián sūn 注音 ㄒ一ㄠˋ ㄗˇ ㄒ一ㄢˊ ㄙㄨㄣ 解释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例子 张贤亮《老照片》:“在经历了乱世浩劫后,尽一个‘孝子贤孙’的本分。” 正音 “孙”,不能读作“shūn”。 辨形 “孝”,不能写作“笑”。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孝子贤孙是褒义词。 繁体 孝子賢孫 近义 孝子慈孙 反义 不孝之子 英语
忠孝节义 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yì 注音 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一ˋ 解释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例子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些充满了忠孝节义、悲欢离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感情 忠孝节义是中性词。 繁体 忠孝節義 近义 忠孝节烈
孝子爱日 拼音 xiào zǐ ài rì 注音 ㄒ一ㄠˋ ㄗˇ ㄞˋ ㄖˋ 解释 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出处 汉·扬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孝子爱日是中性词。 繁体 孝子愛日
不孝之子 拼音 bù xiào zhī zǐ 注音 ㄅㄨˋ ㄒ一ㄠˋ ㄓ ㄗˇ 解释 不孝顺的子孙。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9章:“这份饱含着先人血汗的老家当,将在他们这不孝之子手上葬送了。” 用法 作主语、宾语;多用于自谦。 感情 不孝之子是贬义词。 近义 不肖子孙 反义 孝子贤孙
子孝父慈 拼音 zǐ xiào fù cí 注音 ㄗˇ ㄒ一ㄠˋ ㄈㄨˋ ㄘˊ 解释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出处 《左传 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例子 子孝父慈,三分天下,二分归西,民乐安康,军心顺悦。明 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
孝悌力田 拼音 xiào tì lì tián 注音 ㄒ一ㄠˋ ㄊ一ˋ ㄌ一ˋ ㄊ一ㄢˊ 解释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处 《汉书 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例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3回:“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孝悌力田是中性词。
移孝为忠 拼音 yí xiào wéi zhōng 注音 一ˊ ㄒ一ㄠˋ ㄨㄟˊ ㄓㄨㄥ 解释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出处 语出《孝经 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例子 《传》云:去食存信,信而有征。《经》云:移孝为忠,孝则不匮。唐 张说《郑国夫人神道碑奉敕撰》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移孝为忠是中性词。 繁体 移孝為忠 近义 移孝作忠
孝思不匮 拼音 xiào sī bù kuì 注音 ㄒ一ㄠˋ ㄙ ㄅㄨˋ ㄎㄨㄟˋ 解释 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出处 《诗经 大雅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例子 还是你的孝思不匮,原该如此。但此刻正是沿途大水,车断走不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孝思不匮是中性词。 繁体 孝思不匱 英语 forever filial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拼音 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 注音 ㄨㄟˊ ㄔㄣˊ ㄙˇ ㄓㄨㄥ,ㄨㄟˊ ㄗˇ ㄙˇ ㄒ一ㄠˋ 解释 为:作为。为臣的应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子的应不惜生命孝顺父母。 出处 明·吾丘瑞《运甓记·父子死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孩儿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阵。”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是中性词。
父严子孝 拼音 fù yán zǐ xiào 注音 ㄈㄨˋ 一ㄢˊ ㄗˇ ㄒ一ㄠˋ 解释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 唐 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父子关系。 感情 父严子孝是中性词。 繁体 父嚴子孝
孝经起序 拼音 xiào jīng qǐ xù 注音 ㄒ一ㄠˋ ㄐ一ㄥ ㄑ一ˇ ㄒㄨˋ 解释 比喻遇事左右为难,颇感棘手。 出处 《阳春白雪·小令·寿阳曲》:“泪点多如秋夜雨,烦恼如《孝经》起序。” 用法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孝经起序是中性词。 繁体 孝經起序
母慈子孝 拼音 mǔ cí zǐ xiào 注音 ㄇㄨˇ ㄘˊ ㄗˇ ㄒ一ㄠˋ 解释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例子 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家庭和睦。 感情 母慈子孝是中性词。 英语 A kind mother brings up children dutiful to their family.
忠臣孝子 拼音 zhōng chén xiào zǐ 注音 ㄓㄨㄥ ㄔㄣˊ ㄒ一ㄠˋ ㄗˇ 解释 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 例子 林语堂《古书有毒辩》:“现代忠臣孝子本来无多。”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忠臣孝子是中性词。 反义 乱臣逆子
孝子顺孙 拼音 xiào zǐ shùn sūn 注音 ㄒ一ㄠˋ ㄗˇ ㄕㄨㄣˋ ㄙㄨㄣ 解释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辨物》:“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 例子 鲁迅《花边文学·清明时节》:“这又和扫墓救国说相反,很伤孝子顺孙的心了。”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感情 孝子顺孙是褒义词。 繁体 孝子順孫 近义 孝子贤孙 反义 不肖子孙 英语 filial sons and good grandsons
忠孝节烈 拼音 zhōng xiào jié liè 注音 ㄓㄨㄥ ㄒ一ㄠˋ ㄐ一ㄝˊ ㄌ一ㄝˋ 解释 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出处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道德准则。 感情 忠孝节烈是中性词。 近义 忠孝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