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冻交切 |
拼音 jī dòng jiāo qiē 注音 ㄐ一 ㄉㄨㄥˋ ㄐ一ㄠ ㄑ一ㄝ 解释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鱼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于室一隅,饥冻交切,然竟不死。”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感情 饥冻交切是贬义词。 繁体 饑凍交切 近义 饥寒交迫 英语 pressed by hunger and cold |
篝灯呵冻 |
拼音 gōu dēng hē dòng 注音 ㄍㄡ ㄉㄥ ㄏㄜ ㄉㄨㄥˋ 解释 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比喻写作之勤奋。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因为简择数条,附此录之末,以不没其篝灯呵冻之劳。”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篝灯呵冻是中性词。 繁体 篝燈呵凍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拼音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注音 ㄅ一ㄥ ㄉㄨㄥˋ ㄙㄢ ㄔˇ,ㄈㄟ 一 ㄖˋ ㄓ ㄏㄢˊ 解释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例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高阳《胭脂井》)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í”。 辨形 “寒”,不能写作“赛”。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 |
冷窗冻壁 |
拼音 lěng chuāng dòng bì 注音 ㄌㄥˇ ㄔㄨㄤ ㄉㄨㄥˋ ㄅ一ˋ 解释 见“冷窗冻壁”。 出处 宋·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宋·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诗:“冷窗冻壁更成眠?也腾疏蓬仰见天!” 例子 他回到家里,面对冷窗冻壁发愣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感情 冷窗冻壁是贬义词。 繁体 冷窓凍壁 |
冻解冰释 |
拼音 dòng jiě bīng shì 注音 ㄉㄨㄥˋ ㄐ一ㄝˇ ㄅ一ㄥ ㄕˋ 解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出处 《庄子·庚桑楚》:“是乃所谓冰释冻释者能乎?” 例子 则复取程氏书虚心平气而徐读之,未及数行,冻解冰释。(《朱子全书 中庸》) 用法 作谓语;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感情 冻解冰释是中性词。 繁体 凍解冰釋 近义 冰释冻解 英语 be cleared up as the thawing of ice |
担饥受冻 |
拼音 dān jī shòu dòng 注音 ㄉㄢ ㄐ一 ㄕㄡˋ ㄉㄨㄥˋ 解释 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受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担饥受冻是贬义词。 近义 饥寒交迫 |
滴水成冻 |
拼音 dī shuǐ chéng dòng 注音 ㄉ一 ㄕㄨㄟˇ ㄔㄥˊ ㄉㄨㄥˋ 解释 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冻。”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感情 滴水成冻是中性词。 繁体 滴水成凍 近义 滴水成冰 反义 流金铄石 英语 Drips of water instantly become ice. |
冰解冻释 |
拼音 bīng jiě dòng shì 注音 ㄅ一ㄥ ㄐ一ㄝˇ ㄉㄨㄥˋ ㄕˋ 解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庚桑楚》:“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 例子 复取程氏书虚心平气而读之,未乃数行,冰解冻释。(《朱子全书 中庸》)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困难与障碍得以解决。 谜语 雪后大晴天 感情 冰解冻释是中性词。 繁体 冰解凍釋 近义 烟消云散、土崩瓦解、冰消冻释 英 |
挨饿受冻 |
拼音 ái è shòu dòng 注音 ㄞˊ ㄜˋ ㄕㄡˋ ㄉㄨㄥˋ 解释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例子 我不想挨饿受冻了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感情 挨饿受冻是中性词。 繁体 挨餓受凍 近义 挨冻受饿 英语 to suffer cold and hunger |
冰消冻解 |
拼音 bīng xiāo dòng jiě 注音 ㄅ一ㄥ ㄒ一ㄠ ㄉㄨㄥˋ ㄐ一ㄝˇ 解释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 《朱子全书》卷四:“见得大处分明,这许多小小病痛,都是冰消冻解,无有痕迹矣。” 例子 昨见公,令我两个月心事顿然冰消冻解也。乃知向之劝我者,只为我添油炽薪耳。明·李贽《与曾中野书》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困难与障碍得以解决。 感情 冰消冻解是中性词。 繁体 冰消凍解 近义 冰解冻释 英语 be cleared up as the thawing of ice |
天寒地冻 |
拼音 tiān hán dì dòng 注音 ㄊ一ㄢ ㄏㄢˊ ㄉ一ˋ ㄉㄨㄥˋ 解释 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出处 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例子 华北油田的钻井工人们,不怕天寒地冻,个个精神抖擞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辨形 “冻”,不能写作“冬”。 辨析 见“冰天雪地”。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感情 天寒地冻是中性词。 繁体 天寒地凍 近义 滴水成冰、千里冰封 反义 赤 |
挨冻受饿 |
拼音 ái dòng shòu è 注音 ㄞˊ ㄉㄨㄥˋ ㄕㄡˋ ㄜˋ 解释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致挨冻受饿。” 例子 他挨冻受饿就是为了见她一面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谜语 冬天的乞丐 感情 挨冻受饿是贬义词。 繁体 挨凍受餓 近义 挨饿受冻、忍饥挨饿 反义 丰衣足食 英语 to endure cold and hunger |
冻浦鱼惊 |
拼音 dòng pǔ yú jīng 注音 ㄉㄨㄥˋ ㄆㄨˇ ㄩˊ ㄐ一ㄥ 解释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出处 《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 |
冰消冻释 |
拼音 bīng xiāo dòng shì 注音 ㄅ一ㄥ ㄒ一ㄠ ㄉㄨㄥˋ ㄕˋ 解释 比喻困难或障碍像冰融化那样消释。 出处 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而此数十年深锢牢结之弊,一旦豁然,冰消冻释。”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困难与障碍得以解决。 感情 冰消冻释是中性词。 繁体 冰消凍釋 近义 冰消冻解 英语 be dispelled as the thawing of ice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拼音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 注音 ㄓㄨ ㄇㄣˊ ㄐ一ㄡˇ ㄖㄡˋ ㄔㄡˋ,ㄌㄨˋ 一ㄡˇ ㄉㄨㄥˋ ㄙˇ ㄍㄨˇ 解释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出处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例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0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却说得冷冷的,意在言外。”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贫富悬殊。 感情 朱门酒肉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