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木为吏 |
拼音 xuē mù wéi lì 注音 ㄒㄩㄝ ㄇㄨˋ ㄨㄟˊ ㄌ一ˋ 解释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例子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讼狱》:“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谜语 棺 感情 削木为吏是贬义词。 繁体 削木為吏 近义 刻木为吏 |
洗削更革 |
拼音 xǐ xuē gēng gé 注音 ㄒ一ˇ ㄒㄩㄝ ㄍㄥ ㄍㄜˊ 解释 清洗、削平、更改、变革。形容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 出处 唐·杜牧《罪言》:“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服,亦再攻之,皆不利以返。”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洗削更革是中性词。 |
日朘月削 |
拼音 rì zuàn yuè xuē 注音 ㄖˋ ㄗㄨㄢˋ ㄩㄝˋ ㄒㄩㄝ 解释 见“日削月朘”。 出处 《新唐书·萧至忠传》:“私谒开而正言塞,日朘月削,卒见凋弊。” 例子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4回:“平时靠着刻薄百姓的手段,日朘月削,积财巨万。”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逐渐缩小。 感情 日朘月削是中性词。 繁体 日日月削 近义 日削月朘、日朘月减 英语 be reduced day after day, month after month |
笔削褒贬 |
拼音 bǐ xuē bāo biǎn 注音 ㄅ一ˇ ㄒㄩㄝ ㄅㄠ ㄅ一ㄢˇ 解释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出处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修改文章。 感情 笔削褒贬是中性词。 繁体 筆削褒貶 |
削足适履 |
拼音 xuē zú shì lǚ 注音 ㄒㄩㄝ ㄗㄨˊ ㄕˋ ㄌㄩˇ 解释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例子 是借用,就难免有“削足适履”和“挂一漏万”的毛病了。(闻一多《四杰》) 正音 “削”,不能读作“xiāo”。 辨形 “适”,不能写作“事 |
削衣贬食 |
拼音 xuē yī biǎn shí 注音 ㄒㄩㄝ 一 ㄅ一ㄢˇ ㄕˊ 解释 削:削减;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水准。比喻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出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时公私有余,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 感情 削衣贬食是中性词。 近义 节衣缩食 |
披缁削发 |
拼音 pī zī xuē fà 注音 ㄆ一 ㄗ ㄒㄩㄝ ㄈㄚˋ 解释 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就此出家。” 例子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操凛冰霜,披缁削发。”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出家。 谜语 出家 感情 披缁削发是中性词。 繁体 披緇削發 近义 剪发披缁、祝发披缁 |
削方为圆 |
拼音 xiāo fāng wéi yuán 注音 ㄒ一ㄠ ㄈㄤ ㄨㄟˊ ㄩㄢˊ 解释 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出处 《晋书·熊远传》:“遂便世人削方为圆,挠直为曲。” 例子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托我相劝,若得削方为圆,便引去拜安相名下,不日就可进身。”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削方为圆是中性词。 近义 刓方为圆、削觚为圆 |
削觚为圆 |
拼音 xiāo gū wéi yuán 注音 ㄒ一ㄠ ㄍㄨ ㄨㄟˊ ㄩㄢˊ 解释 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出处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削觚为圆是中性词。 近义 刓方为圆、削方为圆 |
削发披缁 |
拼音 xuē fā pī zī 注音 ㄒㄩㄝ ㄈㄚ ㄆ一 ㄗ 解释 剃去头发,身着黑衣。表示出家。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例子 分别去后,王惠另觅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出家。 感情 削发披缁是中性词。 繁体 削發披緇 近义 披缁削发、削发为僧 |
日削月朘 |
拼音 rì xuē yuè juān 注音 ㄖˋ ㄒㄩㄝ ㄩㄝˋ ㄐㄨㄢ 解释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例子 民日削月朘,未知救弊之术。(宋 洪迈《容斋五笔 卷二》)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逐渐缩小。 感情 日削月朘是中性词。 繁体 日削月月 近义 日朘月削、日削月减 反义 日积月累 英语 be exploited unceasingly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verished |
削草除根 |
拼音 xuē cǎo chú gēn 注音 ㄒㄩㄝ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 解释 犹斩草除根。谓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不争晋公主怀孕在身,产孤儿是我仇人,待满月钢刀铡死,才称我削草除根。”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削草除根是中性词。 繁体 削艸除根 近义 斩草除根 |
削株掘根 |
拼音 xuē zhū jué gēn 注音 ㄒㄩㄝ ㄓㄨ ㄐㄩㄝˊ ㄍㄣ 解释 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彻底铲除。 感情 削株掘根是中性词。 近义 斩草除根、除恶务尽 |
削趾适屦 |
拼音 xuē zhǐ shì jù 注音 ㄒㄩㄝ ㄓˇ ㄕˋ ㄐㄨˋ 解释 见“削足适履”。 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姊妹作奇想,便强人削趾适屦。”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做事机械。 感情 削趾适屦是中性词。 繁体 削趾適屨 近义 削足适履、刻足适屦 俄语 подрезáть ногн,чтобы подогнáть под размер обуви |
鲁斤燕削 |
拼音 lǔ jīn yàn xuē 注音 ㄌㄨˇ ㄐ一ㄣ 一ㄢˋ ㄒㄩㄝ 解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出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鲁斤燕削是贬义词。 繁体 魯斤燕削 |
削职为民 |
拼音 xuē zhí wéi mín 注音 ㄒㄩㄝ ㄓˊ ㄨㄟˊ ㄇ一ㄣˊ 解释 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例子 陆天明《省委书记》:“都是因为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最后或五马分尸,或削职为民,或问斩菜市口……” 用法 作谓语;指撤掉官职。 谜语 革职 感情 削职为民是中性词。 繁体 削職為民 近义 革职为民 |
削铁无声 |
拼音 xuē tiě wú shēng 注音 ㄒㄩㄝ ㄊ一ㄝˇ ㄨˊ ㄕㄥ 解释 形容刀剑锋利。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兵器等。 感情 削铁无声是中性词。 繁体 削鐵無聲 |
削发为僧 |
拼音 xuē fà wéi sēng 注音 ㄒㄩㄝ ㄈㄚˋ ㄨㄟˊ ㄙㄥ 解释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当时鏖战辽兵,势甚危迫,料难脱身,遂削发为僧,直至五台山来。” 例子 曾朴《孽海花》第13回:“就为妄劾大臣,丢了官儿,自己一气,削发为僧,浪迹四海,把夫人托给韵高照管。”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出家。 谜语 剃度 感情 削发为僧是中性词。 繁体 削發為僧 近义 削发披缁、削发为尼 |
削铁如泥 |
拼音 xuē tiě rú ní 注音 ㄒㄩㄝ ㄊ一ㄝˇ ㄖㄨˊ ㄋ一ˊ 解释 削铁就像削泥巴似的。形容刀器极其锋利。 出处 明 范受益《寻亲记》:“纯钢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例子 这口剑虽不能说削铁如泥,也似花马剑一般锋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 正音 “削”,不能读作“xiāo”。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谜语 最锋利的刀剑 感情 削铁如泥是褒义词。 繁体 削鐵如泥 近义 新发于硎、吹发可断 英语 be sharp |
削尖脑袋 |
拼音 xiāo jiān nǎo dài 注音 ㄒ一ㄠ ㄐ一ㄢ ㄋㄠˇ ㄉㄞˋ 解释 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三回:“南京政府里的官员,大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钻门路巴结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 例子 他削尖脑袋想望上爬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拚命钻营的丑态。 感情 削尖脑袋是贬义词。 繁体 削尖腦袋 近义 想方设法 英语 go backward to secure personal gain |
日削月割 |
拼音 rì xuē yuè gē 注音 ㄖˋ ㄒㄩㄝ ㄩㄝˋ ㄍㄜ 解释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出处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用法 作谓语;指被蚕食。 感情 日削月割是中性词。 近义 日削月朘 英语 be reduced day after day, month after month |
蜂腰削背 |
拼音 fēng yāo xuē bèi 注音 ㄈㄥ 一ㄠ ㄒㄩㄝ ㄅㄟˋ 解释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同“蜂腰猿背”。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 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感情 蜂腰削背是中性词。 近义 蜂腰猿背 英语 have a supple waspish waist and slender shoulders |
宋斤鲁削 |
拼音 sòng jīn lǔ xuē 注音 ㄙㄨㄥˋ ㄐ一ㄣ ㄌㄨˇ ㄒㄩㄝ 解释 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出处 语出《周礼 考工记序》:“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出。” 例子 夫宋斤鲁削,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尔。清钱谦益《河南开封府太康县知县李之茂授文林郎》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宋斤鲁削是中性词。 繁体 宋斤魯削 近义 鲁削宋斤 英语 effective/good tools |
针头削铁 |
拼音 zhēn tóu xuē tiě 注音 ㄓㄣ ㄊㄡˊ ㄒㄩㄝ ㄊ一ㄝˇ 解释 形容极力刮削搜刮。 出处 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若不是针头削铁将身惫,只怕你刀头餂蜜将人害。”胡士莹校注:“形容刮皮刻薄之至。为旧时俗语,明代已有之。《一笑散·夺泥燕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针头削铁是贬义词。 繁体 針頭削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