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姑字的成语大全

姑字的常见组词有:村姑田妇、欲取姑与、姑妄言之、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欲取姑予、小姑独处、三姑六婆、麻姑献寿、姑息养奸、姑射神人、姑妄听之、姑置勿论、妇姑勃谿、妇姑勃溪、姑、阿姑阿翁、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姑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8画
  • 统一码59D1
  • 五笔VDG
  • 仓颉VJR
  • 郑码ZMEJ
  • 四角44460

姑gūㄍㄨˉ 称父亲的姐妹:~~。~父。~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

含姑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拼音 bù yīn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注音 ㄅㄨˋ 一ㄣ ㄅㄨˋ ㄌㄨㄥˊ,ㄅㄨˋ ㄔㄥˊ ㄍㄨ ㄍㄨㄥ 解释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出处 《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是中性词。 繁体 不喑不聾,不成姑公 近义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英语 You can't be the mother-in-law or father-in-law of your son's wife unless you show youself both stuip and deaf.
小姑独处 拼音 xiǎo gū dú chǔ 注音 ㄒ一ㄠˇ ㄍㄨ ㄉㄨˊ ㄔㄨˇ 解释 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出处 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感情 小姑独处是中性词。 繁体 小姑獨處 英语 be a Diana(a girl not yet betrothed)
妇姑勃溪 拼音 fù gū bó xī 注音 ㄈㄨˋ ㄍㄨ ㄅㄛˊ ㄒ一 解释 勃溪:争斗;吵架。儿媳和婆婆争吵。泛指为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比喻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争吵、争斗。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例子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现在我可以大胆地用'妇姑勃溪'这句古典了。” 正音 “溪”,不能读作“jī”。 辨形 溪,不能写作“奚谷”。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内部争斗。 繁体 婦姑勃溪 近义 妇姑勃溪
阿姑阿翁 拼音 ā gū ā wēng 注音 ㄚ ㄍㄨ ㄚ ㄨㄥ 解释 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出处 唐 赵璘《因话录》卷一:“郭暖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尚父拘暖,自诣朝童结罪。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例子 既然如此,你我两个,便学个不痴不聋的阿姑阿翁。《儿女英雄传》二三回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公公婆婆。 感情 阿姑阿翁是中性词。 近义 阿家阿翁 英语 father-in-law and mother-in-law
妇姑勃谿 拼音 fù gū bó xī 注音 ㄈㄨˋ ㄍㄨ ㄅㄛˊ ㄒ一 解释 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例子 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内部争斗。 感情 妇姑勃谿是贬义词。 繁体 婦姑勃谿 近义 妇姑勃溪 英语 domestic row(family squabbles)
欲取姑予 拼音 yù qǔ gū yǔ 注音 ㄩˋ ㄑㄨˇ ㄍㄨ ㄩˇ 解释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 注音 ㄐ一ㄤ ㄩˋ ㄑㄨˇ ㄓ,ㄅ一ˋ ㄍㄨ ㄩˇ ㄓ 解释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例子 《唐史演义》第14回:“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就是这种计策。”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感情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是中性词。 近义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英语 In order to take, one must first give.
麻姑献寿 拼音 má gū xiàn shòu 注音 ㄇㄚˊ ㄍㄨ ㄒ一ㄢˋ ㄕㄡˋ 解释 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 繁体 麻姑獻壽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拼音 bù chī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注音 ㄅㄨˋ ㄔ ㄅㄨˋ ㄌㄨㄥˊ,ㄅㄨˋ ㄔㄥˊ ㄍㄨ ㄍㄨㄥ 解释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出处 《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是中性词。 繁体 不癡不聾,不成姑公 近义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英语 Unless appearing to be stupid and deaf it is di
姑射神人 拼音 gū yè shén rén 注音 ㄍㄨ 一ㄝˋ ㄕㄣˊ ㄖㄣˊ 解释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出处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绰)约若处子。” 例子 广寒仙子月中出,姑射神人雪里来。(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五) 用法 作宾语;指美貌女子。 感情 姑射神人是中性词。
姑妄言之 拼音 gū wàng yán zhī 注音 ㄍㄨ ㄨㄤˋ 一ㄢˊ ㄓ 解释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之辞。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例子 这不过姑妄言之罢了,哪一个能办这件事?(《九命奇冤》第二十九回) 辨形 “妄”,不能写作“忘”。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与姑妄听之连用。 感情 姑妄言之是中性词。 近义 随便说说 反义 姑妄听之 英语 just talk for the sake of talking 德语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拼音 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 注音 ㄔㄡˇ ㄒ一ˊ ㄈㄨˋ ㄇ一ㄢˇ ㄅㄨˋ ㄉㄜˊ ㄐ一ㄢˋ ㄍㄨㄥ ㄍㄨ 解释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出处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用法 作宾语、分句、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是中性词。 繁体 醜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近义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英语 An ugly bride can not avoid seeing her husband's parents.
姑息养奸 拼音 gū xī yǎng jiān 注音 ㄍㄨ ㄒ一 一ㄤˇ ㄐ一ㄢ 解释 无原则地一味宽容;就会助长坏人坏事。姑息: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例子 为有勾结匪类,荡轶范围情事,尤为法律所不容,切勿姑息养奸,致贻隐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三回)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小姑偷汉子 感情 姑息养奸是贬义词。 繁体 姑息養姦 近义 养
姑置勿论 拼音 gū zhì wù lùn 注音 ㄍㄨ ㄓˋ ㄨˋ ㄌㄨㄣˋ 解释 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出处 繁体 姑置勿論
姑妄听之 拼音 gū wàng tīng zhī 注音 ㄍㄨ ㄨㄤˋ ㄊ一ㄥ ㄓ 解释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例子 即使是饭后的公评,酒后的宏议,也何尝不可姑妄听之呢?(鲁迅《华盖集续编 送灶日漫笔》) 辨形 “妄”,不能写作“忘”。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姑且随便听听。 感情 姑妄听之是中性词。 繁体 姑妄聽之 近义 妄言妄听 反义 姑妄言之 英语 To hear is no
欲取姑与 拼音 yù qǔ gū yǔ 注音 ㄩˋ ㄑㄨˇ ㄍㄨ ㄩˇ 解释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得暂且先给他。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这是欲取姑与的手法,亦未尝不可用。”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对付人的策略。 感情 欲取姑与是中性词。 繁体 慾取姑與 近义 欲取故与 英语 give in order to take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 注音 ㄐ一ㄤ ㄩˋ ㄑㄨˇ ㄓ,ㄅ一ˋ ㄍㄨ ㄩˇ ㄓ 解释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感情 将欲取之,必姑予之是中性词。 近义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英语 In order to gain ground,one must first of all give ground.
村姑田妇 拼音 cūn gū tián fù 注音 ㄘㄨㄣ ㄍㄨ ㄊ一ㄢˊ ㄈㄨˋ 解释 农村少女与种田的妇人。指乡下见识不多的女人。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来你这地方,甚么村姑田妇,冤他拐带!”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蔑视口吻。 感情 村姑田妇是中性词。 近义 妇道人家 反义 金枝玉叶、千金小姐 英语 village girls and women
三姑六婆 拼音 sān gū liù pó 注音 ㄙㄢ ㄍㄨ ㄌ一ㄡˋ ㄆㄛˊ 解释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出处 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例子 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正音 “三”,不能读作“shān”。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歇后语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