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浆字的成语大全

浆字的常见组词有:壶浆箪食、水浆不入、屠狗卖浆、拖浆带水、玉液金浆、引车卖浆、义浆仁粟、求浆得酒、琼浆金液、琼浆玉液、壸浆箪食、食箪浆壶、十浆五馈、浆水不交、浆酒藿肉、一浆十饼、玉液琼浆、仙液琼浆、仁浆义粟、乞浆得酒、金浆玉液、浆酒霍肉、金浆玉醴、壶浆塞道、桂酒椒浆、浆、箪食壶浆、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浆字相关信息

  • 拼音jiāng
  • 部首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6D46
  • 五笔UQIU
  • 仓颉LNE
  • 郑码TIRK
  • 四角37902

浆jiāngㄐㄧㄤˉ 比较浓的液体:豆~。纸~。灰~。~果。~液。 用粉浆或米

含浆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浆酒霍肉 拼音 jiāng jiǔ huò ròu 注音 ㄐ一ㄤ ㄐ一ㄡˇ ㄏㄨㄛˋ ㄖㄡˋ 解释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例子 张灯悬彩,浆酒霍肉,竟有昏昏达旦者。(《歧路灯》第九十五回)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浆酒霍肉是贬义词。 繁体 漿酒靃肉 近义 浆酒藿肉
水浆不入 拼音 shuǐ jiāng bù rù 注音 ㄕㄨㄟˇ ㄐ一ㄤ ㄅㄨˋ ㄖㄨˋ 解释 水浆:饮料。流汁也进不了口。形容病重或劳伤过度。 出处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水浆不入于口者,至自禹它。” 例子 北周·庾信《故周大将军赵出墓铭》:“公顿伏苫寝,水浆不入,虽王人劝夺,创巨越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水浆不入是中性词。 繁体 水漿不入 近义 滴水不沾
壶浆箪食 拼音 hú jiāng dān shí 注音 ㄏㄨˊ ㄐ一ㄤ ㄉㄢ ㄕˊ 解释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出处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例子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 用法 作宾语、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感情 壶浆箪食是中性词。 繁体 壺漿簞食 近义 箪食壶浆 英
义浆仁粟 拼音 yì jiāng rén sù 注音 一ˋ ㄐ一ㄤ ㄖㄣˊ ㄙㄨˋ 解释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出处 清 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义浆仁粟是中性词。 繁体 義漿仁粟
食箪浆壶 拼音 shí dān jiāng hú 注音 ㄕˊ ㄉㄢ ㄐ一ㄤ ㄏㄨˊ 解释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 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例子 明·王逢《张武略》诗:“黄金琐甲镇三缴,食箪浆壶骈父母。” 用法 作状语;指军民关系。 感情 食箪浆壶是中性词。 繁体 食簞漿壺 近义 箪食壶浆
箪食壶浆 拼音 dān sì hú jiāng 注音 ㄉㄢ ㄙˋ ㄏㄨˊ ㄐ一ㄤ 解释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例子 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辨形 “浆”,不能写作“桨”。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琼浆金液 拼音 qióng jiāng jīn yè 注音 ㄑㄩㄥˊ ㄐ一ㄤ ㄐ一ㄣ 一ㄝˋ 解释 琼:美玉。琼浆:美酒。古代传说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喝了可以成仙。比喻仙水和名贵的美酒、饮料等。亦作“琼浆玉液”、“玉液琼浆”、“金波玉液”、“玉液金波”。 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来邀采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仙水、美酒等。 感情 琼浆金液是中性词。 繁体 瓊漿金液 近义 琼浆玉液 英语 carnation sauce and sweet fe
拖浆带水 拼音 tuō jiāng dài shuǐ 注音 ㄊㄨㄛ ㄐ一ㄤ ㄉㄞˋ ㄕㄨㄟˇ 解释 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干脆。 感情 拖浆带水是贬义词。 繁体 拕漿帶水 近义 拖泥带水、带水拖泥 英语 an obscure style(unclean)
桂酒椒浆 拼音 guì jiǔ jiāo jiāng 注音 ㄍㄨㄟˋ ㄐ一ㄡˇ ㄐ一ㄠ ㄐ一ㄤ 解释 泛指美酒。 出处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惠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 例子 桂酒椒浆,侈列宾筵之品。刘师培《文说》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美酒。 感情 桂酒椒浆是中性词。 繁体 桂酒椒漿 近义 琼浆玉液
引车卖浆 拼音 yǐn chē mài jiāng 注音 一ㄣˇ ㄔㄜ ㄇㄞˋ ㄐ一ㄤ 解释 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姓。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例子 鲁迅《呐喊 阿Q正传》:“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 正音 “车”,不能读作“jū”。 辨形 “浆”,不能写作“奖”。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平民百胜。 感情 引车卖浆是中性词。 繁体 引車賣漿
琼浆玉液 拼音 qióng jiāng yù yè 注音 ㄑㄩㄥˊ ㄐ一ㄤ ㄩˋ 一ㄝˋ 解释 比喻仙水、美酒等。 出处 明 朱有炖《赛娇客》第三折:“我这里高捧着琼浆玉液,他那里低唱着梁州第七。” 例子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忽然一滴杨枝水,辟头洒将来,正如鲜露明珠,琼浆玉液。”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仙水、美酒等。 感情 琼浆玉液是中性词。 繁体 瓊漿玉液 近义 琼浆金液 英语 wine(amrita)
金浆玉液 拼音 jīn jiāng yù yè 注音 ㄐ一ㄣ ㄐ一ㄤ ㄩˋ 一ㄝˋ 解释 道教说是一种用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也指美酒。 出处 唐 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真朋羽会,金浆玉液。”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美酒。 感情 金浆玉液是中性词。 繁体 金漿玉液 近义 金浆玉醴 英语 wine
一浆十饼 拼音 yī jiāng shí bǐng 注音 一 ㄐ一ㄤ ㄕˊ ㄅ一ㄥˇ 解释 一碗浆,十个饼。比喻小恩小惠。 出处 《新唐书 藩镇传 李师道》:“公初不示诸将腹心,而今委以兵,此皆嗜利者,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去矣!”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一浆十饼是贬义词。 繁体 一漿十餅 近义 小恩小惠
仙液琼浆 拼音 xiān yè qióng jiāng 注音 ㄒ一ㄢ 一ㄝˋ ㄑㄩㄥˊ ㄐ一ㄤ 解释 指美酒。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东一院作金齑玉脍,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仙水、美酒等。 感情 仙液琼浆是中性词。 繁体 僊液瓊漿 近义 琼浆玉液
十浆五馈 拼音 shí jiāng wǔ kuì 注音 ㄕˊ ㄐ一ㄤ ㄨˇ ㄎㄨㄟˋ 解释 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出处 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壸浆箪食 拼音 jīn jiāng dān shí 注音 ㄐ一ㄣ ㄐ一ㄤ ㄉㄢ ㄕˊ 解释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出处
壶浆塞道 拼音 hú jiāng sāi dào 注音 ㄏㄨˊ ㄐ一ㄤ ㄙㄞ ㄉㄠˋ 解释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出处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军民关系。 感情 壶浆塞道是中性词。 繁体 壺漿僿道 近义 壶浆箪食
浆水不交 拼音 jiāng shuǐ bù jiāo 注音 ㄐ一ㄤ ㄕㄨㄟˇ ㄅㄨˋ ㄐ一ㄠ 解释 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官清廉。 感情 浆水不交是中性词。 繁体 漿水不交
玉液琼浆 拼音 yù yè qióng jiāng 注音 ㄩˋ 一ㄝˋ ㄑㄩㄥˊ ㄐ一ㄤ 解释 琼:美玉。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咽不下。” 例子 陆文夫《壶中日月》:“偶尔喝到一瓶优质双沟,以玉液琼浆视之。”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美酒。 感情 玉液琼浆是中性词。 繁体 玉液瓊漿 近义 琼浆玉液、玉液金波 英语 wine
乞浆得酒 拼音 qǐ jiāng dé jiǔ 注音 ㄑ一ˇ ㄐ一ㄤ ㄉㄜˊ ㄐ一ㄡˇ 解释 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出处 唐 刘知幾《史通 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例子 清·沈涛《文翠轩笔记》第一卷:“乞浆得酒,亦自快意。”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 感情 乞浆得酒是中性词。 繁体 乞漿得酒 近义 求浆得酒 英语 ask for some water and get some wine
求浆得酒 拼音 qiú jiāng dé jiǔ 注音 ㄑ一ㄡˊ ㄐ一ㄤ ㄉㄜˊ ㄐ一ㄡˇ 解释 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出处 唐 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感情 求浆得酒是中性词。 繁体 裘漿得酒 近义 乞浆得酒 英语 beg for a drink of water and get some wine
玉液金浆 拼音 yù yè jīn jiāng 注音 ㄩˋ 一ㄝˋ ㄐ一ㄣ ㄐ一ㄤ 解释 比喻美酒。 出处 《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 例子 清 洪升《长生殿 尸解》:“此乃玉液金浆,你可将去,同玉妃到坟前沃彼原身,即得炼形度地,尸解上升了。”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美酒。 感情 玉液金浆是中性词。 繁体 玉液金漿 近义 琼浆玉液 英语 wine
仁浆义粟 拼音 rén jiāng yì sù 注音 ㄖㄣˊ ㄐ一ㄤ 一ˋ ㄙㄨˋ 解释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出处 《搜神记 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 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仁浆义粟是中性词。 繁体 仁漿義粟
屠狗卖浆 拼音 tú gǒu mài jiāng 注音 ㄊㄨˊ ㄍㄡˇ ㄇㄞˋ ㄐ一ㄤ 解释 屠:宰杀;浆:酒。以卖酒杀狗为业。指从事低贱职业的阶层 出处 宋·陆游《野炊》:“觅交屠狗卖浆中。”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屠狗卖浆是中性词。 繁体 屠狗賣漿 英语 slaughtering dogs and selling wine
浆酒藿肉 拼音 jiāng jiǔ huò ròu 注音 ㄐ一ㄤ ㄐ一ㄡˇ ㄏㄨㄛˋ ㄖㄡˋ 解释 见“浆酒霍肉”。 出处 《宋书·周朗传》:“涂金披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 例子 《艺文类聚》第72卷引《汉书》:“公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多赏赐,宾客浆酒藿肉。”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饮食奢侈。 感情 浆酒藿肉是中性词。 繁体 漿酒藿肉 近义 浆酒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