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勇善战 |
拼音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注音 ㄒ一ㄠ ㄩㄥˇ ㄕㄢˋ ㄓㄢˋ 解释 勇猛;善于战斗。骁勇:勇猛矫健;善:善长。 出处 《南齐书 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例子 武警官兵在抗洪第一线个个骁勇善战,不甘示弱。 正音 “骁”,不能读作“ráo”。 辨形 “骁”,不能写作“销”。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骁勇善战是褒义词。 繁体 驍勇善戰 近义 有勇有谋、大智大勇 反义 贪 |
敢勇当先 |
拼音 gǎn yǒng dāng xiān 注音 ㄍㄢˇ ㄩㄥˇ ㄉㄤ ㄒ一ㄢ 解释 犹奋勇当先。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若不是老相国雄才大略,和鏄诸敢勇当先,岂有今日。” 例子 他每都能骑战马,出来的敢勇当先。明 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敢勇当先是中性词。 繁体 敢勇當先 |
奋勇直前 |
拼音 fèn yǒng zhí qián 注音 ㄈㄣˋ ㄩㄥˇ ㄓˊ ㄑ一ㄢˊ 解释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人处事。 感情 奋勇直前是中性词。 繁体 奮勇直前 近义 奋勇前进 |
万夫之勇 |
拼音 wàn fū zhī yǒng 注音 ㄨㄢˋ ㄈㄨ ㄓ ㄩㄥˇ 解释 万人不能抵御的勇气。形容极其勇健。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用法 作宾语;比喻非常勇敢。 感情 万夫之勇是中性词。 近义 万夫不当之勇 英语 the courage to face ten thousand men |
匹夫之勇 |
拼音 pǐ fū zhī yǒng 注音 ㄆ一ˇ ㄈㄨ ㄓ ㄩㄥˇ 解释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例子 你说尽一孤忠,上有寡母,下有娇妻,倚托何人?不可使匹夫之勇,懊悔无及。(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谜语 堪比薑斋胆气豪 感情 匹夫之勇是贬义词。 近义 一夫之勇 反义 深谋远虑 英语 animal courage(reckless courage; foolhardiness) 俄语 на одной хрáбр |
恃勇轻敌 |
拼音 shì yǒng qīng dí 注音 ㄕˋ ㄩㄥˇ ㄑ一ㄥ ㄉ一ˊ 解释 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今重荣恃勇轻敌,吐浑假手报仇,皆非国家之利,不可听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恃勇轻敌是中性词。 繁体 恃勇輕敵 |
勇往直前 |
拼音 yǒng wǎng zhí qián 注音 ㄩㄥˇ ㄨㄤˇ ㄓˊ ㄑ一ㄢˊ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例子 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正音 “勇”,不能读作“yōng”。 辨形 “勇”,不能写作“永”。 辨析 勇往直前和“一往无前”;都含有“一直奋勇前进”的意思。但“一往无前”偏重在“无前”;表示“无所 |
知耻近乎勇 |
拼音 zhī chǐ jìn hū yǒng 注音 ㄓ ㄔˇ ㄐ一ㄣˋ ㄏㄨ ㄩㄥˇ 解释 知道羞耻,已经接近了勇敢。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知耻近乎勇是中性词。 |
英勇善战 |
拼音 yīng yǒng shàn zhàn 注音 一ㄥ ㄩㄥˇ ㄕㄢˋ ㄓㄢˋ 解释 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还给他们讲了一个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例子 宗璞《东藏记》第一章:“听说滇军在台儿庄,英勇善战。”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夸奖人。 感情 英勇善战是褒义词。 繁体 英勇善戰 近义 骁勇善战 俄语 отважно и умело воевать 日语 勇敢(ゆうかん)で戦いにたけている |
智勇双全 |
拼音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注音 ㄓˋ ㄩㄥˇ ㄕㄨㄤ ㄑㄨㄢˊ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例子 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正音 “双”,不能读作“suāng”。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谜语 孔明加子龙 感情 智勇双全是褒义词。 繁体 智勇雙全 近义 大智大勇 反义 有勇无谋 英语 be both brave an |
溃兵游勇 |
拼音 kuì bīng yóu yǒng 注音 ㄎㄨㄟˋ ㄅ一ㄥ 一ㄡˊ ㄩㄥˇ 解释 指逃散的士兵。 出处 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 感情 溃兵游勇是贬义词。 繁体 潰兵游勇 近义 散兵游勇 |
勇冠三军 |
拼音 yǒng guàn sān jūn 注音 ㄩㄥˇ ㄍㄨㄢˋ ㄙㄢ ㄐㄨㄣ 解释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例子 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 正音 “冠”,不能读作“guān”。 辨形 “冠”,不能写作“寇”。 用法 动宾式;作补语、宾语;形容人的英勇。 感情 勇冠三军是中性词。 繁体 |
将勇兵雄 |
拼音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 注音 ㄐ一ㄤˋ ㄩㄥˇ ㄅ一ㄥ ㄒㄩㄥˊ 解释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例子 曹操将勇兵雄,袁绍尚能不怕?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整体实力等。 感情 将勇兵雄是中性词。 繁体 將勇兵雄 近义 将勇兵强 |
勇猛精进 |
拼音 yǒng měng jīng jìn 注音 ㄩㄥˇ ㄇㄥˇ ㄐ一ㄥ ㄐ一ㄣˋ 解释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出处 《无量寿经》上卷:“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例子 是僧闻言,即对佛发愿,勇猛精进,自是宴然无梦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勇猛精进是褒义词。 繁体 勇猛精進 |
勇于自责 |
拼音 yǒng yú zì zé 注音 ㄩㄥˇ ㄩˊ ㄗˋ ㄗㄜˊ 解释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出处 例子 男子汉要知错就该,勇于自责 用法 作谓语;指敢于承认错误。 感情 勇于自责是中性词。 繁体 勇于自責 |
兼人之勇 |
拼音 jiān rén zhī yǒng 注音 ㄐ一ㄢ ㄖㄣˊ ㄓ ㄩㄥˇ 解释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出处 《汉书 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例子 欲差官赍礼前去,天下慌乱,盗贼生发,恐中途疏虞,你却有兼人之勇,可当此任幺?(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五回) 用法 作宾语;指人很勇敢。 感情 兼人之勇是中性词。 |
智勇兼全 |
拼音 zhì yǒng jiān quán 注音 ㄓˋ ㄩㄥˇ ㄐ一ㄢ ㄑㄨㄢˊ 解释 同“智勇双全”。 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例子 若得似二位兄长这样智勇兼全的出来,倡义领众,四方之人,自然闻风响应。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七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个性。 感情 智勇兼全是褒义词。 近义 智勇双全 反义 有勇无谋 英语 both brave and resourceful |
余勇可贾 |
拼音 yú yǒng kě gǔ 注音 ㄩˊ ㄩㄥˇ ㄎㄜˇ ㄍㄨˇ 解释 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还有剩余下来的勇力可以卖给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也可指力未使尽。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已勇有余,欲卖之。” 例子 昌年看着紧皱眉头的杨群,笑着说:“杨先生还有余勇可贾? 正音 “贾”,不能读作“jiǎ”。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余勇可贾是褒义词。 繁体 余勇 |
自矜其勇 |
拼音 zì jīn qí yǒng 注音 ㄗˋ ㄐ一ㄣ ㄑ一ˊ ㄩㄥˇ 解释 矜:自以为贤能。自以为勇敢过人。 出处 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自矜其勇是贬义词。 |
勇男蠢妇 |
拼音 yǒng nán chǔn fù 注音 ㄩㄥˇ ㄋㄢˊ ㄔㄨㄣˇ ㄈㄨˋ 解释 粗鲁的男人,蠢笨的妇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宝玉素昔最厌勇男蠢妇的,今日却如何又命这两个婆子进来?”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勇男蠢妇是贬义词。 |
奋勇争先 |
拼音 fèn yǒng zhēng xiān 注音 ㄈㄣˋ ㄩㄥˇ ㄓㄥ ㄒ一ㄢ 解释 奋:振起,发扬。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35回:“那德胜奋勇争先,以一当百,杀的汉兵大败而奔。” 例子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八章:“这怎么能够使他不去奋勇争先呢?”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作表率。 感情 奋勇争先是中性词。 繁体 奮勇爭先 近义 奋勇当先 英语 be brave and rush to the front |
装怯作勇 |
拼音 zhuāng qiè zuò yǒng 注音 ㄓㄨㄤ ㄑ一ㄝˋ ㄗㄨㄛˋ ㄩㄥˇ 解释 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出处 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例子 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鲁迅《坟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伪装。 感情 装怯作勇是中性词。 繁体 裝怯作勇 |
散兵游勇 |
拼音 sǎn bīng yóu yǒng 注音 ㄙㄢˇ ㄅ一ㄥ 一ㄡˊ ㄩㄥˇ 解释 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例子 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正音 “散”,不能读作 |
急流勇进 |
拼音 jí liú yǒng jìn 注音 ㄐ一ˊ ㄌ一ㄡˊ ㄩㄥˇ ㄐ一ㄣˋ 解释 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 出处 宋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例子 何为《美的留影》:“人们站在这幅照片前,感到一种急流勇进的撼人力量,一种足以征服任何艰险的英雄气概。 正音 “急”,不能读作“jī”。 辨形 “勇”,不能写作“永”。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
大勇若怯 |
拼音 dà yǒng ruò qiè 注音 ㄉㄚˋ ㄩㄥˇ ㄖㄨㄛˋ ㄑ一ㄝˋ 解释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例子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三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感情 大勇若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