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木讷 |
拼音 gāng yì mù nè 注音 ㄍㄤ 一ˋ ㄇㄨˋ ㄋㄜˋ 解释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例子 宋·苏辙《 拾遗并引》:“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坚毅质朴而不善辞令。 感情 刚毅木讷是中性词。 繁体 剛毅木訥 英语 resolute and not eloquent |
讷言敏行 |
拼音 nè yán mǐn xíng 注音 ㄋㄜˋ 一ㄢˊ ㄇ一ㄣˇ ㄒ一ㄥˊ 解释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例子 宋·朱熹《答王近思书》:“不可不深自警省,讷言敏行,以改故习之谬也。”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讷言敏行是褒义词。 繁体 訥言敏行 近义 谨言慎行 英语 be awkward in one's speech and earnest in one's conduct |
大辩若讷 |
拼音 dà biàn ruò nè 注音 ㄉㄚˋ ㄅ一ㄢˋ ㄖㄨㄛˋ ㄋㄜˋ 解释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例子 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是司出纳,我庾如京。”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沉稳。 感情 大辩若讷是中性词。 繁体 大辯若訥 近义 大智若愚、大辩不言 |
朴讷诚笃 |
拼音 pǔ nè chéng dǔ 注音 ㄆㄨˇ ㄋㄜˋ ㄔㄥˊ ㄉㄨˇ 解释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出处 《聊斋志异 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为人。 感情 朴讷诚笃是中性词。 繁体 朴訥誠篤 |
木讷寡言 |
拼音 mù nè guǎ yán 注音 ㄇㄨˋ ㄋㄜˋ ㄍㄨㄚˇ 一ㄢˊ 解释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 出处 《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繁体 木訥寡言 |
讷口少言 |
拼音 nè kǒu shǎo yán 注音 ㄋㄜˋ ㄎㄡˇ ㄕㄠˇ 一ㄢˊ 解释 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善言谈。 感情 讷口少言是贬义词。 繁体 訥口少言 近义 沉默寡言、笨嘴拙舌 反义 口若悬河、能说会道 英语 not communicative(tight-lipped) |
讷于言,敏于行 |
拼音 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 注音 ㄋㄜˋ ㄩˊ 一ㄢˊ,ㄇ一ㄣˇ ㄩˊ ㄒ一ㄥˊ 解释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例子 《北齐书·文苑传·李广》:“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讷于言,敏于行。”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讷于言,敏于行是中性词。 近义 敏行讷言 英语 be slow of speech but prompt in 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