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杜字的成语大全

杜字的常见组词有:杖杜弄麞、杜口木舌、杜口绝舌、杜邮之戮、召父杜母、慎防杜渐、截辕杜辔、结舌杜口、杜默为诗、杜门屏迹、杜门面壁、杜门绝客、杜门不出、杜口无言、杜口结舌、杜口绝言、杜渐除微、杜耳恶闻、杜断房谋、杜弊清源、剪发杜门、防微杜渐、房谋杜断、防微杜衅、防萌杜渐、杜、杜鹃啼血、杜门却扫、杜隙防微、杜微慎防、杜门自绝、杜门自守、杜门晦迹、杜门谢客、杜门绝迹、杜口吞声、杜绝言路、杜口裹足、杜绝人事、杜绝后患、杜渐防微、杜渐防萌、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杜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675C
  • 五笔SFG
  • 仓颉DG
  • 郑码FBVV
  • 四角44910

杜dùㄉㄨˋ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

含杜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杜门谢客 拼音 dù mén xiè kè 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ㄒ一ㄝˋ ㄎㄜˋ 解释 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 出处 宋 苏轼《东园》诗:“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鷃游。” 例子 王瑞虹杜门谢客,不与外事。(清 王晫《今世说 言语》) 辨形 “杜”,不能写作“堵”。 用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指不与人往来。 谜语 成都草堂暂停开放 感情 杜门谢客是中性词。 繁体 杜門謝客 近义 与世隔绝 英语 shut out visitors(close one's door to visitors) 法语 couper toute
杜口绝言 拼音 dù kǒu jué yán 注音 ㄉㄨˋ ㄎㄡˇ ㄐㄩㄝˊ 一ㄢˊ 解释 犹言杜口无言。 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感情 杜口绝言是中性词。 繁体 杜口絶言 近义 杜口结舌、杜口无言、杜口绝舌 英语 keep one's mouth shut(keep silence)
杜渐防萌 拼音 dù jiàn fáng méng 注音 ㄉㄨˋ ㄐ一ㄢˋ ㄈㄤˊ ㄇㄥˊ 解释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例子 《旧唐书·王志宁传》:“杜渐防萌,古人所以远祸;以小喻大,先哲于焉取则。”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感情 杜渐防萌是中性词。 繁体 杜漸防萌 近义 防微杜渐 反义 听之任
杜门却扫 拼音 dù mén què sǎo 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ㄑㄩㄝˋ ㄙㄠˇ 解释 杜:关上。关上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指闭门谢客,清静自适 出处 《魏书 逸士传 李谧》:“杜门却扫,弃产营书。” 例子 清·钱谦益《申比部诗序》:“归而杜门却扫,不关人事。”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闭门谢客。 感情 杜门却扫是中性词。 繁体 杜門却掃 近义 杜门谢客 英语 close the door and refrain from going out
杜门绝客 拼音 dù mén jué kè 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ㄐㄩㄝˊ ㄎㄜˋ 解释 同“杜门谢客”。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委蛇》:“韩世忠既罢,杜门绝客,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酒西湖以自乐。” 例子 [郑之惠]二年春告病,杜门绝客,究心学问。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指不与人往来。 感情 杜门绝客是中性词。 繁体 杜門絶客 近义 杜门谢客 英语 sport one's oak
防微杜衅 拼音 fáng wēi dù xìn 注音 ㄈㄤˊ ㄨㄟ ㄉㄨˋ ㄒ一ㄣˋ 解释 犹言防微杜渐。 出处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十九:“往奉台翰,怜不肖之愚忠,教以防微杜衅,慎自持爱。”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前预防。 感情 防微杜衅是中性词。 繁体 防微杜釁 近义 防微杜渐、防萌杜渐
杜邮之戮 拼音 dù yóu zhī lù 注音 ㄉㄨˋ 一ㄡˊ ㄓ ㄌㄨˋ 解释 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例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傅燮传》:“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杜邮之戮是中性词。 繁体 杜郵之剹
杜门自守 拼音 dù mén zì shǒu 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ㄗˋ ㄕㄡˇ 解释 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出处 《汉书·孔光传》:“光退闾里,杜门自守。” 例子 是以杜门自守,遥望堂阶,茫如梯天。(清 刘大槐《与吴阁学书》)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安分。 感情 杜门自守是贬义词。 繁体 杜門自守 近义 闭关自守、杜门自绝
杜口裹足 拼音 dù kǒu guǒ zú 注音 ㄉㄨˋ ㄎㄡˇ ㄍㄨㄛˇ ㄗㄨˊ 解释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例子 她被吓得杜口裹足不敢出门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十分害怕。 感情 杜口裹足是中性词。 近义 闭口不言 英语 too frightened to speak or move
杜微慎防 拼音 dù wēi shèn fáng 注音 ㄉㄨˋ ㄨㄟ ㄕㄣˋ ㄈㄤˊ 解释 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出处 《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例子 对于禽流感,我们要采取杜微慎防的方针来对付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防微杜渐。 感情 杜微慎防是中性词。 近义 防微杜渐、杜渐防萌
杜绝后患 拼音 dù jué hòu huàn 注音 ㄉㄨˋ ㄐㄩㄝˊ ㄏㄡˋ ㄏㄨㄢˋ 解释 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十回:“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恰好堵了洞门。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 例子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3回:“狼子野心,终不可用。不如早除,杜绝后患。”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消除祸患的可能。 感情 杜绝后患是中性词。
杜口吞声 拼音 dù kǒu tūn shēng 注音 ㄉㄨˋ ㄎㄡˇ ㄊㄨㄣ ㄕㄥ 解释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 黄节》:“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感情 杜口吞声是中性词。 繁体 杜口吞聲 近义 忍气吞声、缄口不言
杜弊清源 拼音 dù bì qīng yuán 注音 ㄉㄨˋ ㄅ一ˋ ㄑ一ㄥ ㄩㄢˊ 解释 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出处 清·林则徐《烧毁匪船以断英船接济折》:“臣等仍多派妥干员弁,于各口加倍严查,终期杜弊清源。” 例子 他向上级进献杜弊清源的报告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彻底阻断。 感情 杜弊清源是中性词。 英语 stop all corrupt practices to clean up source
杜断房谋 拼音 dù duàn fáng móu 注音 ㄉㄨˋ ㄉㄨㄢˋ ㄈㄤˊ ㄇㄡˊ 解释 《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杜断房谋”。 出处 《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於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例子 杜
杜耳恶闻 拼音 dù ěr è wén 注音 ㄉㄨˋ ㄦˇ ㄜˋ ㄨㄣˊ 解释 塞住耳朵不愿听。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杜耳恶闻是中性词。 繁体 杜耳惡聞
杜口无言 拼音 dù kǒu wú yán 注音 ㄉㄨˋ ㄎㄡˇ ㄨˊ 一ㄢˊ 解释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出处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感情 杜口无言是中性词。 繁体 杜口無言 近义 杜口结舌、杜口绝言、杜口木舌 英语 remain silent(close one's lips and say not a word)
结舌杜口 拼音 jié shé dù kǒu 注音 ㄐ一ㄝˊ ㄕㄜˊ ㄉㄨˋ ㄎㄡˇ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例子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故爱身之士,自为己计,莫不结舌杜口,孰肯冒忌干主哉!”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感情 结舌杜口是中性词。 繁体 結舌杜口 近义 杜口结舌、结舌
杜门自绝 拼音 dù mén zì jué 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ㄗˋ ㄐㄩㄝˊ 解释 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出处 《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 例子 杜门自绝的做法不可取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闭门不出。 感情 杜门自绝是贬义词。 繁体 杜門自絶 近义 杜门绝迹、杜门自守 英语 isolate oneself behind closed doors
杜渐除微 拼音 dù jiàn chú wēi 注音 ㄉㄨˋ ㄐ一ㄢˋ ㄔㄨˊ ㄨㄟ 解释 同“杜渐防萌”。 出处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杜渐除微,古今所务,况祸机骤发,庸可忽乎。”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杜渐除微是中性词。 繁体 杜漸除微 近义 杜渐防微 英语 nip in the bud
杜口绝舌 拼音 dù kǒu jué shé 注音 ㄉㄨˋ ㄎㄡˇ ㄐㄩㄝˊ ㄕㄜˊ 解释 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出处 汉·焦赣《易林·否之簨》:“杜口绝舌,言为祸母。”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感情 杜口绝舌是中性词。 繁体 杜口絶舌 近义 杜口结舌、杜口绝言 英语 keep mum(keep one's mouth closed)
杖杜弄麞 拼音 zhàng dù nòng zhāng 注音 ㄓㄤˋ ㄉㄨˋ ㄋㄨㄥˋ ㄓㄤ 解释 指人借读别字。 出处 《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杖杜弄麞是中性词。
房谋杜断 拼音 fáng móu dù duàn 注音 ㄈㄤˊ ㄇㄡˊ ㄉㄨˋ ㄉㄨㄢˋ 解释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出处 《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例子 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用法 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杜门面壁 拼音 dù mén miàn bì 注音 ㄉㄨˋ ㄇㄣˊ ㄇ一ㄢˋ ㄅ一ˋ 解释 谓闭门修养。 出处 宋·苏轼《答王幼安宣德启》:“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又《答廖明略》之二:“衰陋之甚,惟有归田,杜门面壁,更无余事。” 例子 他只有回家杜门面壁,才能洗却自己的罪责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隐居。 感情 杜门面壁是中性词。 繁体 杜門靣壁
杜绝人事 拼音 dù jué rén shì 注音 ㄉㄨˋ ㄐㄩㄝˊ ㄖㄣˊ ㄕˋ 解释 杜绝:断绝;人事:人与人的交往。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史圭传》:“圭出为贝州刺史,未几罢免,退归常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 例子 杜绝人事的人不会有所成就的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 感情 杜绝人事是中性词。 繁体 杜絶人事 近义 闭门却扫
防萌杜渐 拼音 fáng méng dù jiàn 注音 ㄈㄤˊ ㄇㄥˊ ㄉㄨˋ ㄐ一ㄢˋ 解释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出处 《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例子 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御所者刑之,所以防萌杜渐,备不虞也。(《旧唐书 宗本纪上》)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前预防。 感情 防萌杜渐是中性词。 繁体 防萌杜漸 近义 防微杜渐、防微杜衅 反义 养痈遗患 英语 c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