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肚字的成语大全

肚字的常见组词有:满肚疑团、翻肠倒肚、眼大肚小、挺胸突肚、鼠肚鸡肠、将胸比肚、肚里蛔虫、宰相肚里好撑船、宰相肚里行舟船、宰相肚里能行船、人心隔肚皮、一肚子坏水、眼馋肚饱、小肚鸡肠、悬肠挂肚、挺胸凸肚、挺胸叠肚、搜肠刮肚、牵肠挂肚、倾肠倒肚、牵肠割肚、跑肚拉稀、抠心挖肚、鸡肠狗肚、割肚牵肠、挂肚牵心、挂肚牵肠、翻肠搅肚、兜肚连肠、肚里泪下、肚、撑肠拄肚、熬肠刮肚、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肚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809A
  • 五笔EFG
  • 仓颉BG
  • 郑码QBVV
  • 四角74210

肚dùㄉㄨˋ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子。~胁。~皮。牵

含肚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挂肚牵肠 拼音 guà dù qiān cháng 注音 ㄍㄨㄚˋ ㄉㄨˋ ㄑ一ㄢ ㄔㄤˊ 解释 极言牵挂,挂念。 出处 《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例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怎怪他不挂肚牵肠。”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挂肚牵肠是中性词。 繁体 掛肚牽腸 近义 牵肠挂肚、挂肚牵心 英语 be on the tenterhooks 俄语 мучиться
悬肠挂肚 拼音 xuán cháng guà dù 注音 ㄒㄨㄢˊ ㄔㄤˊ ㄍㄨㄚˋ ㄉㄨˋ 解释 形容挂念之深切。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只为父亲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 例子 她的外出让我悬肠挂肚 用法 作谓语;同“牵肠挂肚”。 感情 悬肠挂肚是中性词。 繁体 懸腸掛肚 近义 牵肠挂肚 英语 be deeply concerned(be very worried about)
牵肠割肚 拼音 qiān cháng gē dù 注音 ㄑ一ㄢ ㄔㄤˊ ㄍㄜ ㄉㄨˋ 解释 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内心悲痛如刀割。 出处 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曲:“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 例子 二哥活受地狱……三哥打得更毒,老身牵肠割肚。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放心不下。 感情 牵肠割肚是中性词。 繁体 牽腸割肚 近义 牵肠挂肚、牵肠萦心 英语 be kept in suspense(be very worried about) 俄语 не находить себе мес
抠心挖肚 拼音 kōu xīn wā dù 注音 ㄎㄡ ㄒ一ㄣ ㄨㄚ ㄉㄨˋ 解释 把心肚挖出来。形容费心思索。 出处 清 张春帆《宦海》第11回:“大家都听着木小端的话儿,一个个抠心挖肚的想了许多法儿。” 例子 这日吃过了晚膳,就靠在烟榻上,抠心挖肚的足足拟了一夜的条陈稿子,还没有拟好。(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挖空心思。 感情 抠心挖肚是中性词。 繁体 摳心挖肚 近义 搜肠刮肚
跑肚拉稀 拼音 pǎo dù lā xī 注音 ㄆㄠˇ ㄉㄨˋ ㄌㄚ ㄒ一 解释 泻肚,拉肚子。 出处 例子 初到南方就开始跑肚拉稀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跑肚拉稀是中性词。 近义 河鱼腹疾 英语 have diarrhea 日语 下痢(げり)をする,腹(はら)を下(くだ)す
翻肠搅肚 拼音 fān cháng jiǎo dù 注音 ㄈㄢ ㄔㄤˊ ㄐ一ㄠˇ ㄉㄨˋ 解释 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出处 杨朔《雪花飘飘》:“不过也怪,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 例子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在他正翻肠搅肚久久沉思的当儿,听见梁永生又叫了一声‘秦大哥’。”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心情不安。 感情 翻肠搅肚是中性词。 繁体 飜腸撹肚
人心隔肚皮 拼音 rén xīn gé dù pí 注音 ㄖㄣˊ ㄒ一ㄣ ㄍㄜˊ ㄉㄨˋ ㄆ一ˊ 解释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例子 可是,人心隔肚皮,有些事儿,哪能想到呢。端木蕻良《曹雪芹》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世道险恶。 感情 人心隔肚皮是中性词。 近义 知人知面不知心 英语 be hard to understand
小肚鸡肠 拼音 xiǎo dù jī cháng 注音 ㄒ一ㄠˇ ㄉㄨˋ ㄐ一 ㄔㄤˊ 解释 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例子 王朔《人莫予毒》:“你们这些小肚鸡肠的女人,为这么点无关痛痒的小事就可以杀人。”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小肚鸡肠是贬义词。 繁体 小肚鶏腸 近义 睚眦必报、鼠肚鸡肠 反义 大度包容 英语 narrow-minded(extreme pettiness)
挺胸突肚 拼音 tǐng xiōng tū dù 注音 ㄊ一ㄥˇ ㄒㄩㄥ ㄊㄨ ㄉㄨˋ 解释 突:凸出。挺起肚皮,形容威武雄壮而傲慢的样子。 出处 例子 忽然进来了怒目横眉、挺胸突肚的一群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感情 挺胸突肚是中性词。 繁体 挺胷突肚 近义 插胸叠肚 英语 belly(tough sturdy and very corky)
割肚牵肠 拼音 gē dù qiān cháng 注音 ㄍㄜ ㄉㄨˋ ㄑ一ㄢ ㄔㄤˊ 解释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例子 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六而望;若知阵败,必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感情 割肚牵肠是中性词。 繁体 割肚牽腸 近义 牵肠挂肚 英语
兜肚连肠 拼音 dōu dǔ lián cháng 注音 ㄉㄡ ㄉㄨˇ ㄌ一ㄢˊ ㄔㄤˊ 解释 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出处 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例子 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鲁迅《狂人日记》) 用法 作状语;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感情 兜肚连肠是中性词。 繁体 兠肚連腸 近义 翻肠倒肚
眼大肚小 拼音 yǎn dà dù xiǎo 注音 一ㄢˇ ㄉㄚˋ ㄉㄨˋ ㄒ一ㄠˇ 解释 比喻人眼光高,肚量小。 出处 例子 他眼大肚小,我们不必计较那么多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眼大肚小是贬义词。 英语 have eyes bigger than the belly
翻肠倒肚 拼音 fān cháng dǎo dù 注音 ㄈㄢ ㄔㄤˊ ㄉㄠˇ ㄉㄨˋ 解释 苦思苦想,搜索枯肠。 出处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把那些企图在弟兄伙里捞便宜的奸诡之徒或者在隔壁邻居之间耍弄心术的不义之人戳得翻肠倒肚无言以对。” 例子 她翻肠倒肚,十分难受 用法 作谓语;用于口语。 感情 翻肠倒肚是中性词。 繁体 飜腸倒肚 近义 冥思苦想 英语 rack one’s brains
肚里蛔虫 拼音 dù lǐ huí chóng 注音 ㄉㄨˋ ㄌ一ˇ ㄏㄨㄟˊ ㄔㄨㄥˊ 解释 蛔虫因寄生在人的肠胃中,故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心里活动知道得十分清楚。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例子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三回:“那个是你肚里蛔虫,猜着你的尊意?”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肚里蛔虫是中性词。 繁体 肚裏蜖蟲
眼馋肚饱 拼音 yǎn chán dù bǎo 注音 一ㄢˇ ㄔㄢˊ ㄉㄨˋ ㄅㄠˇ 解释 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往苏州走了一趟回来,也该见点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眼馋肚饱是贬义词。 繁体 眼饞肚飽 近义 贪得无厌 英语 have eyes bigger than the belly
肚里泪下 拼音 dù lǐ lèi xià 注音 ㄉㄨˋ ㄌ一ˇ ㄌㄟˋ ㄒ一ㄚˋ 解释 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例子 他只好在家肚里泪下,忍气吞声了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有苦说不出。 感情 肚里泪下是中性词。 繁体 肚裏涙下 近义 有苦难言 反义 一吐为快
挂肚牵心 拼音 guà dù qiān xīn 注音 ㄍㄨㄚˋ ㄉㄨˋ ㄑ一ㄢ ㄒ一ㄣ 解释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出处 元·王元鼎《雁传书》套曲:“从今,再不去梦里搜寻,再不去愁中加病,再不去挂肚牵心。”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挂肚牵心是中性词。 繁体 掛肚牽心 近义 挂肚牵肠 英语 be on tenterhooks(be deeply concerned)
宰相肚里好撑船 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 注音 ㄗㄞˇ ㄒ一ㄤˋ ㄉㄨˋ ㄌ一ˇ ㄏㄠˇ ㄔㄥ ㄔㄨㄢˊ 解释 谀人肚量大。 出处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例子 我不如你有担待,你做中堂的是“宰相肚里好撑船”,我生来就是这个脾气不好。(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感情 宰相肚里好撑船是褒义词。 繁体 宰相肚裏好橕舩 近义 宽宏大量 反义 小肚鸡肠
搜肠刮肚 拼音 sōu cháng guā dù 注音 ㄙㄡ ㄔㄤˊ ㄍㄨㄚ ㄉㄨˋ 解释 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 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例子 清 蒲松龄《逃学传》:“似这作文,搜肠刮肚,可待写上什么?” 正音 “肚”,不能读作“dǔ”。 辨形 “刮”,不能写作“瓜”。 辨析 搜肠刮肚与“苦思冥想”有别:搜肠刮肚多用于口语:“苦思冥想”多用于书面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 谜语
满肚疑团 拼音 mǎn dù yí tuán 注音 ㄇㄢˇ ㄉㄨˋ 一ˊ ㄊㄨㄢˊ 解释 疑团: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例子 她没有办法来解决这满肚疑团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莫明其妙时。 感情 满肚疑团是中性词。 繁体 滿肚疑團 近义 满腹疑团 反义 深信不疑 英语 be full of doubts and suspicions
倾肠倒肚 拼音 qīng cháng dào dǔ 注音 ㄑ一ㄥ ㄔㄤˊ ㄉㄠˋ ㄉㄨˇ 解释 比喻把心里的话全都讲出来。 出处 《朱子语录》:“圣人肚肠,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用法 作状语;指讲心里话。 感情 倾肠倒肚是中性词。 繁体 傾腸倒肚 近义 倾肠倒腹
挺胸叠肚 拼音 tǐng xiōng dié dù 注音 ㄊ一ㄥˇ ㄒㄩㄥ ㄉ一ㄝˊ ㄉㄨˋ 解释 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感情 挺胸叠肚是贬义词。 繁体 挺胷曡肚 近义 挺胸凸肚 英语 puff one's chest out
熬肠刮肚 拼音 áo cháng guā dù 注音 ㄠˊ ㄔㄤˊ ㄍㄨㄚ ㄉㄨˋ 解释 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出处 陈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几亩田。”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节俭。 感情 熬肠刮肚是中性词。 繁体 熬腸刮肚 近义 省吃俭用 反义 山珍海味
挺胸凸肚 拼音 tǐng xiōng tū dù 注音 ㄊ一ㄥˇ ㄒㄩㄥ ㄊㄨ ㄉㄨˋ 解释 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前地主的大儿子挺胸凸肚,迈着雄壮的步伐,专门往村中各处闲话中心的热闹处走。”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感情 挺胸凸肚是中性词。 繁体 挺胷凸肚 近义 趾高气扬、挺胸叠肚、挺
宰相肚里行舟船 拼音 zǎi xiàng dù lǐ xíng zhōu chuán 注音 ㄗㄞˇ ㄒ一ㄤˋ ㄉㄨˋ ㄌ一ˇ ㄒ一ㄥˊ ㄓㄡ ㄔㄨㄢˊ 解释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独当一面,肩挑五岳,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人的肚量。 感情 宰相肚里行舟船是中性词。 近义 宰相肚里好撑船、宰相肚里能行船 反义 小肚鸡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