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弥字的成语大全

弥字的常见组词有:弥日亘时、弥山遍野、弥天亘地、老而弥笃、芥纳须弥、大夜弥天、疮痍弥目、须弥芥子、历久弥坚、仰之弥高、欲盖弥彰、硝烟弥漫、弥留之际、弥足珍贵、弥天大罪、弥天大祸、弥天大谎、弥缝其阙、弥山亘野、弥日累夜、匡救弥缝、旷日弥久、阿弥陀佛、弥、大渐弥留、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弥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8画
  • 统一码5F25
  • 五笔XQIY
  • 仓颉NNF
  • 郑码YZRK
  • 四角17292

弥míㄇㄧˊ 满,遍:~满。~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望(满眼

含弥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芥纳须弥 拼音 jiè nà xū mí 注音 ㄐ一ㄝˋ ㄋㄚˋ ㄒㄨ ㄇ一ˊ 解释 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 出处 例子 佛家所说的芥纳须弥包含一个伟大的哲理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芥纳须弥是中性词。 近义 芥子须弥 英语 The smallest may hold the largest.
弥缝其阙 拼音 mí féng qí què 注音 ㄇ一ˊ ㄈㄥˊ ㄑ一ˊ ㄑㄩㄝˋ 解释 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弥缝其阙是中性词。 繁体 彌縫其闕
弥天亘地 拼音 mí tiān gèn dì 注音 ㄇ一ˊ ㄊ一ㄢ ㄍㄣˋ ㄉ一ˋ 解释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或动植物。 感情 弥天亘地是中性词。 繁体 彌天亙地 近义 弥山亘野
匡救弥缝 拼音 kuāng jiù mí fèng 注音 ㄎㄨㄤ ㄐ一ㄡˋ ㄇ一ˊ ㄈㄥˋ 解释 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例子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阁部离合》:“秕政日闻,赖诸公匡救弥缝。”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纠正错误,弥补过失。 感情 匡救弥缝是中性词。 繁体 匡捄彌縫
弥山亘野 拼音 mí shān gèn yě 注音 ㄇ一ˊ ㄕㄢ ㄍㄣˋ 一ㄝˇ 解释 满山遍野。 出处 宋·洪迈《容斋随笔·王蕊杜鹃》:“二花在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似。” 例子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明兵弥山亘野,且战且走,六镇兵皆溃入杏山。”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或动植物。 感情 弥山亘野是中性词。 繁体 彌山亙野 近义 弥山遍野
硝烟弥漫 拼音 xiāo yān mí màn 注音 ㄒ一ㄠ 一ㄢ ㄇ一ˊ ㄇㄢˋ 解释 弥漫:充满。指战场上炮火充满了整个空间。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掌子面炮声轰响,硝烟弥漫,成千上万的人二十四小时三班倒,轮番在地下作业。” 例子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弯腰穿过硝烟弥漫的街道,身边不时响起爆炸声溅落一团团火球。”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战场。 感情 硝烟弥漫是中性词。 繁体 硝煙彌漫 近义 战火纷飞 反义 马放南山 英语 be thick w
弥日累夜 拼音 mí rì lèi yè 注音 ㄇ一ˊ ㄖˋ ㄌㄟˋ 一ㄝˋ 解释 连日连夜,夜以继日。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例子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绍之见群鼠大者如豚,鲜泽五色,或纯或驳,或著平上帻,或著龙头,大小百数,弥日累夜。” 用法 作谓语、状语;同“夜以继日”。 感情 弥日累夜是中性词。 繁体 彌日纍亱 近义 夜以继日
弥天大祸 拼音 mí tiān dà huò 注音 ㄇ一ˊ ㄊ一ㄢ ㄉㄚˋ ㄏㄨㄛˋ 解释 弥:满。天大的灾祸。 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例子 他意识到自己闯了弥天大祸。 正音 “弥”,不能读作“ní”。 辨形 “祸”,不能写作“鏽”。 辨析 弥天大祸与“灭顶之灾”有别;弥天大祸的“祸”是指祸患的本身;一般是对于个人;对于好人说的;“灭顶之灾”的灾是指灾难性的形势处境;一般是对于团体;对于敌人、坏人说的。 用法 偏
大渐弥留 拼音 dà jiàn mí liú 注音 ㄉㄚˋ ㄐ一ㄢˋ ㄇ一ˊ ㄌ一ㄡˊ 解释 大渐:病危;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指病重将死。表示病危将死。 出处 《尚书 顾命》:“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南朝 梁 萧统《文选 王俭〈诸渊碑文〉》:“景命不永,大渐弥留。 例子 既而天机忽爽,大渐弥留。(唐 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用法 作定语;指病危将死。 感情 大渐弥留是中性词。 繁体 大漸彌畱 近义 临终之际 英语 be at death's door from one's severe
仰之弥高 拼音 yǎng zhī mí gāo 注音 一ㄤˇ ㄓ ㄇ一ˊ ㄍㄠ 解释 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原指孔子之道;高不可及。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例子 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对他仰之弥高。 正音 “弥”,不能读作“ní”。 辨形 “仰”,不能写作“抑”。 用法 紧缩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感情 仰之弥高是褒义词。 繁体 仰之彌高 近义 高不可攀、高山仰止、高插云霄
历久弥坚 拼音 lì jiǔ mí jiān 注音 ㄌ一ˋ ㄐ一ㄡˇ ㄇ一ˊ ㄐ一ㄢ 解释 弥:越,更加。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 出处 繁体 歷久彌堅
老而弥笃 拼音 lǎo ér mí dǔ 注音 ㄌㄠˇ ㄦˊ ㄇ一ˊ ㄉㄨˇ 解释 弥:更加;笃:深厚。人越老对某事物的感情越深厚。 出处 《梁书·王筠传》:“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老而弥笃是中性词。 繁体 老而彌篤 英语 become more sincere and magnanimous as one grows old
弥日亘时 拼音 mí rì gèn shí 注音 ㄇ一ˊ ㄖˋ ㄍㄣˋ ㄕˊ 解释 弥:满;亘:连续。指一天到晚。 出处 《南史·刘穆之传》:“言谈赏笑,弥日亘时,未尝倦苦。” 用法 作谓语;指一天到晚。 感情 弥日亘时是中性词。 繁体 彌日亙時
旷日弥久 拼音 kuàng rì mí jiǔ 注音 ㄎㄨㄤˋ ㄖˋ ㄇ一ˊ ㄐ一ㄡˇ 解释 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例子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旷日弥久是中性词。 繁体 曠日彌久 近义 旷日离久 英语 drag on for a long time
弥留之际 拼音 mí liú zhī jì 注音 ㄇ一ˊ ㄌ一ㄡˊ ㄓ ㄐ一ˋ 解释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出处 《尚书 顾命》:“病日臻,既弥留。” 例子 王爷爷想念他的儿子,在弥留之际还念着儿子的名字。 正音 “弥”,不能读作“ní”。 辨形 “弥”,不能写作“迷”。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病危将死的时候。 感情 弥留之际是中性词。 繁体 彌畱之際 近义 日落西山 英语 at the point of death(when one's clock strikes) 德语
弥山遍野 拼音 mí shān biàn yě 注音 ㄇ一ˊ ㄕㄢ ㄅ一ㄢˋ 一ㄝˇ 解释 弥:满;遍:遍及。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忽然山谷之中,金鼓之声四起,蛮兵弥山遍野而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或动植物。 感情 弥山遍野是中性词。 繁体 彌山遍野 近义 漫山遍野、弥山亘野 反义 寥寥无几 英语 over hill and dale
欲盖弥彰 拼音 yù gài mí zhāng 注音 ㄩˋ ㄍㄞˋ ㄇ一ˊ ㄓㄤ 解释 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例子 与其欲盖弥彰,倒不如自己先认了。(闻一多《画展》) 辨形 “弥”,不能写作“狝”;“彰”,不能写作“障”、“章”。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拔灰 感情 欲盖弥彰是贬义词。 繁体 慾蓋彌彰
须弥芥子 拼音 xū mí jiè zǐ 注音 ㄒㄨ ㄇ一ˊ ㄐ一ㄝˋ ㄗˇ 解释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出处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例子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鹃鹏斥鷃,小大若为同。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 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须弥芥子是中性词。 繁体 須彌芥子
阿弥陀佛 拼音 ē mí tuó fó 注音 ㄜ ㄇ一ˊ ㄊㄨㄛˊ ㄈㄛˊ 解释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例子 和尚念经,阿弥陀佛 正音 “阿”,不能读作“ā”。 辨形 “阿”,不能写作“啊”;“弥”,不能写作“祢”。 用法 偏正式;作补语、
大夜弥天 拼音 dà yè mí tiān 注音 ㄉㄚˋ 一ㄝˋ ㄇ一ˊ ㄊ一ㄢ 解释 弥天:满天。比喻黑暗势力弥漫长空,统治一切。 出处 鲁迅《 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大夜弥天是中性词。 繁体 大亱彌天 近义 暗无天日
弥天大谎 拼音 mí tiān dà huǎng 注音 ㄇ一ˊ ㄊ一ㄢ ㄉㄚˋ ㄏㄨㄤˇ 解释 弥:充满。天大的谎话。 出处 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例子 “谁撒这个弥天大谎啊,”胖老婆道:“那可丧尽天良啊!”(冯德英《迎春花》第十四章) 正音 “弥”,不能读作“ní”。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形容非常荒谬的谎言。 谜语 最大的谎言 感情 弥天大谎是贬义词。 繁体 彌天大謊 近义 欺人之谈 反义 肺腑之言 英语 a monstrous lie 俄语
弥足珍贵 拼音 mí zú zhēn guì 注音 ㄇ一ˊ ㄗㄨˊ ㄓㄣ ㄍㄨㄟˋ 解释 弥和足都是满的意思,加一起就是十分的意思。弥足珍贵是指某样东西十分珍贵。 出处 例子 (1)忘记城市的喧嚣,安抚起伏的情绪,抛开工作和生活的琐碎,要到乡村去,当抵达时,淳朴的感染力对于我烦躁的心,是弥足珍贵的。 (2)新华网西安2005年4月30日电:去台后首度回到西安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30日表示,童年是弥足珍贵的岁月,不论它是战争,不论它是另外一个环境,对一个人来讲,都
疮痍弥目 拼音 chuāng yí mí mù 注音 ㄔㄨㄤ 一ˊ ㄇ一ˊ ㄇㄨˋ 解释 疮痍:创伤;弥:满。比喻触目皆是天灾人祸,穷困流离,民不聊生的景象。 出处 李大钊《大哀篇》:“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后或灾后。 感情 疮痍弥目是贬义词。 繁体 瘡痍彌目 近义 疮痍满目 英语 everywhere a scene of devastation meets the eye
弥天大罪 拼音 mí tiān dà zuì 注音 ㄇ一ˊ ㄊ一ㄢ ㄉㄚˋ ㄗㄨㄟˋ 解释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天大的罪过。 出处 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 例子 你在沧州做下弥天大罪,却在这里。(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一回) 正音 “弥”,不能读作“ní”。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 弥天大罪是贬义词。 繁体 彌天大辠 近义 滔天罪行 反义 丰功伟绩 英语 terrible crimes 俄语 вопиюще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日语 極悪(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