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牢字的成语大全

牢字的常见组词有:牢不可拔、画地成牢、打凤牢龙、补牢顾犬、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画地为牢,议不入、篱牢犬不入、亡羊补牢、牛骥共牢、满腹牢骚、牢不可破、牢骚满腹、牢什古子、牢甲利兵、久惯牢成、圈牢养物、划地为牢、画地为牢、顾犬补牢、根牢蒂固、牢、打虎牢龙、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牢字相关信息

  • 拼音láo
  • 部首
  • 总笔画7画
  • 统一码7262
  • 五笔PRHJ|PTGJ
  • 仓颉JHQ
  • 郑码WDMB
  • 四角30502

牢láoㄌㄠˊ 养牲畜的圈(juàn ):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

含牢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牛骥共牢 拼音 niú jì gòng láo 注音 ㄋ一ㄡˊ ㄐ一ˋ ㄍㄨㄥˋ ㄌㄠˊ 解释 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出处 《晋书 张载传》:“及其无事也,则牛骥共牢,利钝齐列,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贤愚不分。 感情 牛骥共牢是中性词。 繁体 牛驥共牢 近义 牛骥同槽、牛骥同皂 英语 horses and oxen kept in the same stable
篱牢犬不入 拼音 lí láo quǎn bù rù 注音 ㄌ一ˊ ㄌㄠˊ ㄑㄨㄢˇ ㄅㄨˋ ㄖㄨˋ 解释 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例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岂不闻古人云‘篱牢犬不入’。” 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女性居多。 感情 篱牢犬不入是中性词。 繁体 籬牢犬不入 反义 红杏出墙 英语 If the fence is secure,the
画地成牢 拼音 huà dì chéng láo 注音 ㄏㄨㄚˋ ㄉ一ˋ ㄔㄥˊ ㄌㄠˊ 解释 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出处 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诗之有皎然、虞伯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有死法也。”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画地成牢是贬义词。 繁体 畫地成牢 近义 画地为牢 英语 draw a circle on the ground as a house of detention for somebody
补牢顾犬 拼音 bǔ láo gù quǎn 注音 ㄅㄨˇ ㄌㄠˊ ㄍㄨˋ ㄑㄨㄢˇ 解释 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 语本《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例子 及待开厂制办,补牢顾犬,已觉其迟。清 左宗棠《请拓增船炮大厂疏》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采取措施。 感情 补牢顾犬是中性词。 繁体 補牢顧犬 近义 亡羊补牢
满腹牢骚 拼音 mǎn fù láo sāo 注音 ㄇㄢˇ ㄈㄨˋ ㄌㄠˊ ㄙㄠ 解释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腹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45章:“变得满腹牢骚,一腔怨气;不谋工作,只谋仕途。”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顺心。 感情 满腹牢骚是中性词。 繁体 滿腹牢騷 近义 牢骚满腹 英语
牢什古子 拼音 láo shí gǔ zi 注音 ㄌㄠˊ ㄕˊ ㄍㄨˇ ˙ㄗ 解释 指讨厌的东西。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用法 作宾语;用于方言。 感情 牢什古子是贬义词。 近义 牢什子
画地为牢 拼音 huà dì wéi láo 注音 ㄏㄨㄚˋ ㄉ一ˋ ㄨㄟˊ ㄌㄠˊ 解释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例子 这一封号,虽是几根柳森片门户,一张红纸的封条,法令所在,也同画地为牢,再没人敢任意行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辨形 “画”,不能写作“化”
打凤牢龙 拼音 dǎ fèng láo lóng 注音 ㄉㄚˇ ㄈㄥˋ ㄌㄠˊ ㄌㄨㄥˊ 解释 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安排下打凤牢龙,准备着天罗地网,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 例子 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遮莫你贞烈心肠硬似铁,我将那打凤牢龙的计设,都付与玉轸金徽,也不索雁简鱼帖。”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打凤牢龙是中性词。
牢甲利兵 拼音 láo jiǎ lì bīng 注音 ㄌㄠˊ ㄐ一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解释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感情 牢甲利兵是中性词。 近义 坚甲厉兵
圈牢养物 拼音 juàn láo yǎng wù 注音 ㄐㄨㄢˋ ㄌㄠˊ 一ㄤˇ ㄨˋ 解释 圈牢:养牛马的地方。饲养在圈中的牲畜。比喻任人驱使,毫无自由的人。 出处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圈牢养物是中性词。 繁体 圈牢養物
画地为牢,议不入 拼音 huà dì wéi láo,yì bù rù 注音 ㄏㄨㄚˋ ㄉ一ˋ ㄨㄟˊ ㄌㄠˊ,一ˋ ㄅㄨˋ ㄖㄨˋ 解释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酷吏。 感情 画地为牢,议不入是贬义词。 近义 画地为狱,势不入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拼音 zuǐ shàng wú máo,bàn shì bù láo 注音 ㄗㄨㄟˇ ㄕㄤˋ ㄨˊ ㄇㄠˊ,ㄅㄢˋ ㄕˋ ㄅㄨˋ ㄌㄠˊ 解释 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俗语说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 例子 老舍《正红旗下》:“我的身份低,又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不如请上我父亲和正翁。”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多指年轻人。 感情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是中性词。 繁体 嘴上無毛,辦事不
久惯牢成 拼音 jiǔ guàn láo chéng 注音 ㄐ一ㄡˇ ㄍㄨㄢˋ ㄌㄠˊ ㄔㄥˊ 解释 比喻深于世故。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6回:“你还说你不久惯牢成。” 例子 吴组缃《山洪》:“对方却是轻车熟路,久惯牢成,什么小窟洞都可以钻了进去。”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深于世故。 感情 久惯牢成是中性词。 繁体 久慣牢成 近义 久惯老诚
划地为牢 拼音 huá dì wéi láo 注音 ㄏㄨㄚˊ ㄉ一ˋ ㄨㄟˊ ㄌㄠˊ 解释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以“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划地为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 例子 ‘张富英这小子,不会跑吧?’‘他敢。’得划地为牢,要不价,跟头年韩长脖似的,蹽大青顶子,也是麻烦。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五 用法 作谓语、宾
打虎牢龙 拼音 dǎ hǔ láo lóng 注音 ㄉㄚˇ ㄏㄨˇ ㄌㄠˊ ㄌㄨㄥˊ 解释 犹言打凤牢龙。 出处 繁体 打虎牢龍
根牢蒂固 拼音 gēn láo dì gù 注音 ㄍㄣ ㄌㄠˊ ㄉ一ˋ ㄍㄨˋ 解释 根基牢固。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基础牢固。 感情 根牢蒂固是中性词。 繁体 根牢蔕固 近义 根深蒂固、根盘蒂结 英语 dyed in grain(have deep roots and a firm foundation)
牢不可破 拼音 láo bù kě pò 注音 ㄌㄠˊ ㄅㄨˋ ㄎㄜˇ ㄆㄛˋ 解释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例子 我们的团结和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破”,不能读作“pè”。 辨析 见“坚不可摧”、“颠扑不破”。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谜语 越狱失败;楚人说盾 感情 牢不可破是褒义词。 近义 坚不可摧、稳如泰山 反义 一触即溃、溃不
牢骚满腹 拼音 láo sāo mǎn fù 注音 ㄌㄠˊ ㄙㄠ ㄇㄢˇ ㄈㄨˋ 解释 一肚子委曲、不满的情绪。 出处 钱钟书《围城》:“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龚定庵牢骚满腹,无可发泄,叫他的姨太太、丫头都用‘大卷子’练书法。”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形容人的不满情绪。 歇后语 肚脐眼发脾气 感情 牢骚满腹是贬义词。 繁体 牢騷滿腹 近义 满腹怨气 英语 be brassed off(be full of complaints) 法语 être toujours à
亡羊补牢 拼音 wáng yáng bǔ láo 注音 ㄨㄤˊ 一ㄤˊ ㄅㄨˇ ㄌㄠˊ 解释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例子 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正音 “亡”,不能读作“wàng”。 辨形 “补”,不能写作“朴”。 用法 连动式;作
顾犬补牢 拼音 gù quǎn bǔ láo 注音 ㄍㄨˋ ㄑㄨㄢˇ ㄅㄨˇ ㄌㄠˊ 解释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例子 梁启超《 后序》:“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感情 顾犬补牢是中性词。 繁体 顧犬補牢 近义 亡羊补牢
牢不可拔 拼音 láo bù kě bá 注音 ㄌㄠˊ ㄅㄨˋ ㄎㄜˇ ㄅㄚˊ 解释 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出处 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坚固。 感情 牢不可拔是中性词。 近义 牢不可破 英语 unbreak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