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酌字的成语大全

酌字的常见组词有:浅斟低酌、清酌庶羞、斟酌损益、不胜杯酌、酌盈注虚、酌水知源、酌古御今、酌古准今、酌古斟今、酌古沿今、酌古参今、字斟句酌、酌金馔玉、酌盈剂虚、蠡酌管窥、句斟字酌、衡情酌理、酌、低唱浅酌、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酌字相关信息

  • 拼音zhuó
  • 部首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914C
  • 五笔SGQY
  • 仓颉MWPI
  • 郑码FDRS
  • 四角17620

酌zhuóㄓㄨㄛˊ 斟酒:对~。 饮酒宴会:便~。清~。 考虑,度量:~办。~

含酌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酌水知源 拼音 zhuó shuǐ zhī yuán 注音 ㄓㄨㄛˊ ㄕㄨㄟˇ ㄓ ㄩㄢˊ 解释 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出处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谬膺重任,得免愆尤,实老师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衔结。”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酌水知源是中性词。 近义 饮水思源
酌古斟今 拼音 zhuó gǔ zhēn jīn 注音 ㄓㄨㄛˊ ㄍㄨˇ ㄓㄣ ㄐ一ㄣ 解释 谓斟酌古今之事,互相参照。 出处 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酌古斟今是中性词。 近义 酌古参今
酌古准今 拼音 zhuó gǔ zhǔn jīn 注音 ㄓㄨㄛˊ ㄍㄨˇ ㄓㄨㄣˇ ㄐ一ㄣ 解释 见“酌古准今”。 出处 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例子 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酌古准今是中性词。 繁体 酌古準今
低唱浅酌 拼音 dì chàng qiǎn zhuó 注音 ㄉ一ˋ ㄔㄤˋ ㄑ一ㄢˇ ㄓㄨㄛˊ 解释 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酌,莫待他花残月缺。” 繁体 低唱淺酌
浅斟低酌 拼音 qiǎn zhēn dī zhuó 注音 ㄑ一ㄢˇ ㄓㄣ ㄉ一 ㄓㄨㄛˊ 解释 斟:筛酒;酌:饮酒。慢慢地饮着茶酒欣赏。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0回:“当下四人对着楼头新月,浅斟低酌。”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王有龄依然喝他的酒,于是浅斟低酌,越发慢了。”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悠闲时。 感情 浅斟低酌是中性词。 繁体 淺斟低酌 反义 一饮而尽
酌古御今 拼音 zhuó gǔ yù jīn 注音 ㄓㄨㄛˊ ㄍㄨˇ ㄩˋ ㄐ一ㄣ 解释 谓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酌古御今是中性词。
酌盈注虚 拼音 zhuó yíng zhù xū 注音 ㄓㄨㄛˊ 一ㄥˊ ㄓㄨˋ ㄒㄨ 解释 见“酌盈剂虚”。 出处 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盖量人为出,酌盈注虚,举望紧置邮,罔不皆然。”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相互调剂。 感情 酌盈注虚是中性词。 繁体 酌盈注虛 近义 酌盈剂虚
清酌庶羞 拼音 qīng zhuó shù xiū 注音 ㄑ一ㄥ ㄓㄨㄛˊ ㄕㄨˋ ㄒ一ㄡ 解释 清酌:祭祀用的酒;庶羞:美食。指美酒佳肴或祭祀用品 出处 唐·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奉清酌庶羞之奠,敬祭示吕八兄化光之灵。” 例子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四折:“玄奘谨以清酌庶羞,致祭于亡考洪州知府府君之灵。”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清酌庶羞是中性词。 繁体 清酌庻羞 近义 美酒佳肴
衡情酌理 拼音 héng qíng zhuó lǐ 注音 ㄏㄥˊ ㄑ一ㄥˊ ㄓㄨㄛˊ ㄌ一ˇ 解释 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出处 《宦海》第四回:“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个巴字。” 用法 作宾语、状语;指考虑。 感情 衡情酌理是中性词。 近义 衡情度理
酌古沿今 拼音 zhuó gǔ yán jīn 注音 ㄓㄨㄛˊ ㄍㄨˇ 一ㄢˊ ㄐ一ㄣ 解释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出处 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酌古沿今是中性词。
蠡酌管窥 拼音 lǐ zhuó guǎn kuī 注音 ㄌ一ˇ ㄓㄨㄛˊ ㄍㄨㄢˇ ㄎㄨㄟ 解释 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三卷:“蠡酌管窥,一至于此。”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蠡酌管窥是贬义词。 繁体 蠡酌管窺 近义 孤陋寡闻、蠡测管窥 反义 见多识广 英语 take a narrow view of things
字斟句酌 拼音 zì zhēn jù zhuó 注音 ㄗˋ ㄓㄣ ㄐㄨˋ ㄓㄨㄛˊ 解释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例子 他说话从不随随便便,而是字斟句酌。 正音 “酌”,不能读作“sháo”。 辨形 “斟”,不能写作“勘”;“酌”,不能写作“琢”。 辨析 字斟句酌与“咬文嚼字”有别:字斟句酌侧重于形容推
不胜杯酌 拼音 bù shèng bēi zhuó 注音 ㄅㄨˋ ㄕㄥˋ ㄅㄟ ㄓㄨㄛˊ 解释 不胜:经不起。比喻喝酒太多,为酒所困。 出处 宋·朱彧《萍洲可谈》第三卷:“东坡倅杭,不胜杯酌。”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喝醉了。 感情 不胜杯酌是中性词。 繁体 不勝桮酌 近义 不胜杯杓
斟酌损益 拼音 zhēn zhuó sǔn yì 注音 ㄓㄣ ㄓㄨㄛˊ ㄙㄨㄣˇ 一ˋ 解释 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例子 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兹据另议章程五条,无非就自然之利斟酌损益。”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认真考虑。 感情 斟酌损益是中性词。 繁体 斟酌損益 英语 consider the gains and losses
酌盈剂虚 拼音 zhuó yíng jì xū 注音 ㄓㄨㄛˊ 一ㄥˊ ㄐ一ˋ ㄒㄨ 解释 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出处 明 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上不亏展亲睦族之仁,下不失酌盈剂虚之术。” 例子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其裒多益寡、酌盈剂虚者,必有其道矣。”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酌盈剂虚是褒义词。 繁体 酌盈劑虚 近义 取长补短、酌盈注虚
酌金馔玉 拼音 zhuó jīn zhuàn yù 注音 ㄓㄨㄛˊ ㄐ一ㄣ ㄓㄨㄢˋ ㄩˋ 解释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出处 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酌金馔玉是中性词。 繁体 酌金饌玉 近义 炊金馔玉
酌古参今 拼音 zhuó gǔ cān jīn 注音 ㄓㄨㄛˊ ㄍㄨˇ ㄘㄢ ㄐ一ㄣ 解释 见“酌古斟今”。 出处 清·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步青先生著有《四时病机温毒病说》,重订《万氏女科三书》,发挥经旨,无奥不显,酌古参今,易施于用。”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酌古参今是中性词。 繁体 酌古參今 近义 酌古斟今
句斟字酌 拼音 jù zhēn zì zhuó 注音 ㄐㄨˋ ㄓㄣ ㄗˋ ㄓㄨㄛˊ 解释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一卷:“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例子 他说话从不随随便便,而是句斟字酌。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逐句逐字仔细推敲。 感情 句斟字酌是中性词。 近义 字斟句酌 英语 pick one's words(speak by the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