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砥字的成语大全

砥字的常见组词有:砥节守公、砥砺清节、砥砺名行、砥名励节、砥平绳直、深自砥砺、坦荡如砥、中流砥柱、磨礲砥砺、磨砻砥砺、磨砥刻厉、砥、砥砺名节、砥砺廉隅、砥兵砺伍、砥砺琢磨、砥砺风节、砥行磨名、砥行立名、砥柱中流、砥节奉公、砥志研思、砥身砺行、砥廉峻隅、砥砺名号、砥厉廉隅、砥节砺行、砥节励行、砥锋挺锷、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砥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7825
  • 五笔DQAY
  • 仓颉MRHPM
  • 郑码GRS
  • 四角12640

砥dǐㄉㄧˇ 〔~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国三门峡)那样屹立在黄河激流中,喻

含砥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砥柱中流 拼音 dǐ zhù zhōng liú 注音 ㄉ一ˇ ㄓㄨˋ ㄓㄨㄥ ㄌ一ㄡˊ 解释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子 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砥柱中流是褒义词。 近义 坚
砥行立名 拼音 dǐ xíng lì míng 注音 ㄉ一ˇ ㄒ一ㄥˊ ㄌ一ˋ ㄇ一ㄥˊ 解释 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用法 作谓语;指磨炼自己的德行。 感情 砥行立名是中性词。 近义 砥行磨名
砥砺清节 拼音 dǐ lì qīng jié 注音 ㄉ一ˇ ㄌ一ˋ ㄑ一ㄥ ㄐ一ㄝˊ 解释 砥砺:磨砺;清:清纯;节:节操。砥砺高尚的情操。 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虞文绣砥砺清节,耽学好古。” 用法 作谓语;指磨炼自己。 感情 砥砺清节是中性词。 繁体 砥礪清節 近义 砥砺名节、砥砺风节
砥志研思 拼音 dǐ zhì yán sī 注音 ㄉ一ˇ ㄓˋ 一ㄢˊ ㄙ 解释 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入闱,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思考。 感情 砥志研思是中性词。
砥平绳直 拼音 dǐ píng shéng zhí 注音 ㄉ一ˇ ㄆ一ㄥˊ ㄕㄥˊ ㄓˊ 解释 砥:磨刀石;绳:墨线。像磨刀石一样平,像墨线一样绷直。形容十分平直。 出处 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感情 砥平绳直是中性词。 繁体 砥平繩直
深自砥砺 拼音 shēn zì dǐ lì 注音 ㄕㄣ ㄗˋ ㄉ一ˇ ㄌ一ˋ 解释 砥砺:磨刀石,磨练。自己刻苦地磨练。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深自砥砺是中性词。 繁体 深自砥礪
砥身砺行 拼音 dǐ shēn lì xíng 注音 ㄉ一ˇ ㄕㄣ ㄌ一ˋ ㄒ一ㄥˊ 解释 犹言砥节砺行。 出处 《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感情 砥身砺行是中性词。 繁体 砥身礪行
砥节奉公 拼音 dǐ jié fèng gōng 注音 ㄉ一ˇ ㄐ一ㄝˊ ㄈㄥˋ ㄍㄨㄥ 解释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 《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用法 作谓语;指人有气节。 感情 砥节奉公是中性词。 繁体 砥節奉公 近义 廉洁奉公、砥节守公
砥节励行 拼音 dǐ jié lì xíng 注音 ㄉ一ˇ ㄐ一ㄝˊ ㄌ一ˋ ㄒ一ㄥˊ 解释 砥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休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砥节励行是中性词。 繁体 砥節勵行 近义 砥节厉行、砥节砺行
砥锋挺锷 拼音 dǐ fēng tǐng è 注音 ㄉ一ˇ ㄈㄥ ㄊ一ㄥˇ ㄜˋ 解释 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 出处 《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 用法 作谓语;用于反抗。 感情 砥锋挺锷是中性词。 繁体 砥鋒挺鍔
砥砺风节 拼音 dǐ lì fēng jié 注音 ㄉ一ˇ ㄌ一ˋ ㄈㄥ ㄐ一ㄝˊ 解释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 《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用法 作谓语;指磨炼自己。 感情 砥砺风节是中性词。 繁体 砥礪風節 近义 砥砺名节 英语 temper one's character and sense of justice
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注音 ㄓㄨㄥ ㄌ一ㄡˊ ㄉ一ˇ ㄓㄨˋ 解释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子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正音 “中”,不能读作“zhòng”;“柱”,不能读作“zù”。 辨形 砥,右部
砥砺廉隅 拼音 dǐ lì lián yú 注音 ㄉ一ˇ ㄌ一ˋ ㄌ一ㄢˊ ㄩˊ 解释 见“砥厉廉隅”。 出处 宋·苏轼《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砺廉隅,有搢绅之风。” 例子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儒学本有名教之目,故砥砺廉隅,崇尚名节。”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感情 砥砺廉隅是中性词。 繁体 砥礪亷隅 近义 砥厉廉隅
砥砺名节 拼音 dǐ lì míng jié 注音 ㄉ一ˇ ㄌ一ˋ ㄇ一ㄥˊ ㄐ一ㄝˊ 解释 砥砺磨炼,立名立节 出处 《晋书 夏侯湛传》:“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 例子 吾辈读圣贤书,论居官治民之法,孰不欲砥砺名节哉。明·刘元卿《贤奕编·廉淡》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 砥砺名节是褒义词。 繁体 砥礪名節 近义 砥砺风节
砥砺琢磨 拼音 dǐ lì zhuó mó 注音 ㄉ一ˇ ㄌ一ˋ ㄓㄨㄛˊ ㄇㄛˊ 解释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出处 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例子 政府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八回) 用法 作谓语;用于学业方面。
砥名励节 拼音 dǐ míng lì jié 注音 ㄉ一ˇ ㄇ一ㄥˊ ㄌ一ˋ ㄐ一ㄝˊ 解释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出处 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磨炼自己。 感情 砥名励节是中性词。 繁体 砥名勵節 近义 砥砺名节
砥兵砺伍 拼音 dǐ bīng lì wǔ 注音 ㄉ一ˇ ㄅ一ㄥ ㄌ一ˋ ㄨˇ 解释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出处 《宋书·沈约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用法 作谓语;指磨练军队。 感情 砥兵砺伍是中性词。 繁体 砥兵礪伍
砥厉廉隅 拼音 dǐ lì lián yú 注音 ㄉ一ˇ ㄌ一ˋ ㄌ一ㄢˊ ㄩˊ 解释 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 出处 《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例子 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孔丛子·连丛子下》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感情 砥厉廉隅是中性词。 繁体 砥厲亷隅 近义 砥砺廉隅
砥节砺行 拼音 dǐ jié lì xíng 注音 ㄉ一ˇ ㄐ一ㄝˊ ㄌ一ˋ ㄒ一ㄥˊ 解释 见“砥节励行”。 出处 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例子 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行。”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砥节砺行是中性词。 繁体 砥節礪行 近义 砥节厉行
磨砥刻厉 拼音 mó dǐ kè lì 注音 ㄇㄛˊ ㄉ一ˇ ㄎㄜˋ ㄌ一ˋ 解释 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出处 明·李东阳《成斋记》:“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反复钻研。 感情 磨砥刻厉是中性词。 繁体 磨砥刻厲
砥砺名行 拼音 dǐ lì míng xíng 注音 ㄉ一ˇ ㄌ一ˋ ㄇ一ㄥˊ ㄒ一ㄥˊ 解释 砥砺:磨砺;名行:名誉和品行。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曰:“丰砥砺名行以要世誉,而恕诞节直意,与丰殊趣。” 用法 作谓语;指磨炼自己。 感情 砥砺名行是中性词。 繁体 砥礪名行 近义 砥砺名节
坦荡如砥 拼音 tǎn dàng rú dǐ 注音 ㄊㄢˇ ㄉㄤˋ ㄖㄨˊ ㄉ一ˇ 解释 坦荡:宽广平坦;砥:磨刀石。平坦得像磨刀石。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例子 陈忠实《白鹿原》第22章:“队伍终于拉出山沟进入坦荡如砥的关中平原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感情 坦荡如砥是褒义词。 繁体 坦蕩如砥 反义 坑坑洼洼
砥廉峻隅 拼音 dǐ lián jùn yú 注音 ㄉ一ˇ ㄌ一ㄢˊ ㄐㄨㄣˋ ㄩˊ 解释 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 出处 明·唐顺之《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顽也。”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感情 砥廉峻隅是中性词。 繁体 砥亷峻隅 近义 砥砺廉隅
砥节守公 拼音 dǐ jié shǒu gōng 注音 ㄉ一ˇ ㄐ一ㄝˊ ㄕㄡˇ ㄍㄨㄥ 解释 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用法 作谓语;指人有气节。 感情 砥节守公是中性词。 繁体 砥節守公 近义 砥节奉公
磨砻砥砺 拼音 mó lóng dǐ lì 注音 ㄇㄛˊ ㄌㄨㄥˊ ㄉ一ˇ ㄌ一ˋ 解释 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未见其损。” 例子 清·戴名世《郑允石制义序》:“平居友朋讲习,磨砻砥砺,皆有元本,尤为他邦所不及。”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反复磨练。 感情 磨砻砥砺是中性词。 繁体 磨礱砥礪 近义 磨砻淬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