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牍字的成语大全

牍字的常见组词有:文牍主义、盈篇累牍、辍毫栖牍、连篇累牍、联篇累牍、连编累牍、累牍连篇、连帙累牍、连章累牍、连篇絫牍、长篇累牍、牍、苞苴竿牍、案无留牍、案牍之劳、案牍劳形、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牍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2画
  • 统一码724D
  • 五笔THGD
  • 仓颉LLJNK
  • 郑码NXTG
  • 四角24084

牍dúㄉㄨˊ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古代乐

含牍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连帙累牍 拼音 lián zhì lèi dú 注音 ㄌ一ㄢˊ ㄓˋ ㄌㄟˋ ㄉㄨˊ 解释 同“连篇累牍”。 出处 宋·文天祥《金匮歌》序:“因自撰为方剂,括为歌诗,草纸蝇字,连帙累牍,以遗其后人。” 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文辞长。 感情 连帙累牍是中性词。 繁体 連袟纍牘 近义 连篇累牍、连篇累册、连篇累帙 反义 言简意赅
连章累牍 拼音 lián zhāng lèi dú 注音 ㄌ一ㄢˊ ㄓㄤ ㄌㄟˋ ㄉㄨˊ 解释 同“连篇累牍”。 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核才》:“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铨综之识;连章累牍,罕逢委婉之言。” 例子 清·宋彝尊《茅山许长史旧馆碑跋》:“尝与梁武帝论书,连章累牍,载诸法要录。” 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文辞长。 感情 连章累牍是中性词。 繁体 連章纍牘 近义 连篇累牍 反义 言简意赅 英语 reiterate again and again
连篇累牍 拼音 lián piān lěi dú 注音 ㄌ一ㄢˊ ㄆ一ㄢ ㄌㄟˇ ㄉㄨˊ 解释 连:连接;篇、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叠、堆积。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文辞冗长。 出处 《隋书 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例子 他写的文章总是连篇累牍,大家都不爱看。 正音 “累”,不能读作“lèi”。 辨形 “篇”,不能写作“遍”;“牍”,不能写作“读”。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写个没
连篇絫牍 拼音 lián piān lèi dú 注音 ㄌ一ㄢˊ ㄆ一ㄢ ㄌㄟˋ ㄉㄨˊ 解释 同“连篇累牍”。 出处 繁体 連篇絫牘
案无留牍 拼音 àn wú liú dú 注音 ㄢˋ ㄨˊ ㄌ一ㄡˊ ㄉㄨˊ 解释 案:狭长的桌子;牍:公文。桌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及时。 出处 清 朱彝尊《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国奢示之以俭,事烦行之以简,月要岁会,久而案无留牍。” 例子 一应公事,张令都听他决断。真是案无留牍,狱无冤刑,民心大悦。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 用法 作宾语;指办理公务及时。 感情 案无留牍是中性词。 繁体 案無畱牘
辍毫栖牍 拼音 chuò háo qī dú 注音 ㄔㄨㄛˋ ㄏㄠˊ ㄑ一 ㄉㄨˊ 解释 停笔藏牍,谓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出处 例子 因受的打击太大,他已经辍毫栖牍了。 繁体 輟毫栖牘
联篇累牍 拼音 lián piān lěi dú 注音 ㄌ一ㄢˊ ㄆ一ㄢ ㄌㄟˇ ㄉㄨˊ 解释 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出处 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 丽品》:“友人周海庐与之昵,赠以诗,不啻联篇累牍。”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感情 联篇累牍是贬义词。 繁体 聯篇纍牘 近义 连篇累牍 反义 简明扼要
累牍连篇 拼音 lěi dú lián piān 注音 ㄌㄟˇ ㄉㄨˊ ㄌ一ㄢˊ ㄆ一ㄢ 解释 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出处 《宋史 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例子 明·王玉峰《焚香记·看榜》:“累牍连篇,功名岂偶然。”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 感情 累牍连篇是中性词。 繁体 纍牘連篇 近义 连篇累牍 英语 keep on repeating(floods of ink)
苞苴竿牍 拼音 bāo jū gān dú 注音 ㄅㄠ ㄐㄨ ㄍㄢ ㄉㄨˊ 解释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用法 作宾语;指走后门。 感情 苞苴竿牍是贬义词。 繁体 苞苴竿牘
长篇累牍 拼音 cháng piān lěi dú 注音 ㄔㄤˊ ㄆ一ㄢ ㄌㄟˇ ㄉㄨˊ 解释 累:重 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长的文章。 出处 清 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例子 写传记也要根据事迹,精选内容,不要一律长篇累牍。 正音 “累”,不能读作“léi”。 辨形 “牍”,不能写作“读”。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评论写作。 感情 长篇累牍是贬义词。 繁体 長篇纍牘 近义 滔滔不绝、长篇大论
文牍主义 拼音 wén dú zhǔ yì 注音 ㄨㄣˊ ㄉㄨˊ ㄓㄨˇ 一ˋ 解释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出处 例子 领导必须下基层了结,否则会犯文牍主义的错误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文牍主义是贬义词。 繁体 文牘主義 英语 red tape 俄语 канцелярщина(концелярская волокита) 德语 Amtsschimmel(Schematissmus) 法语 paperasserie(bureaucratie tatillonne)
案牍劳形 拼音 àn dú láo xíng 注音 ㄢˋ ㄉㄨˊ ㄌㄠˊ ㄒ一ㄥˊ 解释 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出处 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例子 梁实秋《退休》:“纵然案牍劳形,以至于龙钟老朽,仍难免有恋栈之情。” 用法 作宾语;形容公事繁忙。 感情 案牍劳形是中性词。 繁体 案牘勞形 近义 日理万机
连编累牍 拼音 lián biān lěi dú 注音 ㄌ一ㄢˊ ㄅ一ㄢ ㄌㄟˇ ㄉㄨˊ 解释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例子 最近报纸连编累牍的都是911事件 用法 作定语;指文章过长。 感情 连编累牍是中性词。 繁体 連編纍牘 近义 连篇累牍
盈篇累牍 拼音 yíng piān lěi dú 注音 一ㄥˊ ㄆ一ㄢ ㄌㄟˇ ㄉㄨˊ 解释 形容文辞冗长。 出处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盈篇累牍,而不知其谫陋,此其大蔽欤!”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盈篇累牍是贬义词。 繁体 盈篇纍牘
案牍之劳 拼音 àn dú zhī láo 注音 ㄢˋ ㄉㄨˊ ㄓ ㄌㄠˊ 解释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出处 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例子 吾徒幸无案牍之劳,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明·李桢《长安夜行录》 用法 作宾语;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感情 案牍之劳是中性词。 繁体 案牘之勞 近义 案牍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