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毙字的成语大全

毙字的常见组词有:朝荣夕毙、作法自毙、养虎自毙、束手自毙、束手就毙、多行不义必自毙、坐以待毙、坐而待毙、束手待毙、犬兔俱毙、敛手待毙、毙、车烦马毙、毙而后已、安坐待毙、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毙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0画
  • 统一码6BD9
  • 五笔XXGX
  • 仓颉PPMNP
  • 郑码RRRR
  • 四角22212

毙bìㄅㄧˋ 死:~命。击~。 仆倒:“郑人击简子中肩,~于车中”。

含毙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犬兔俱毙 拼音 quǎn tù jù bì 注音 ㄑㄨㄢˇ ㄊㄨˋ ㄐㄨˋ ㄅ一ˋ 解释 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例子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 用法 作宾语、状语、定语;指同归于尽。 感情 犬兔俱毙是中性词。 繁体 犬兎俱斃 近义 同归于尽
养虎自毙 拼音 yǎng hǔ zì bì 注音 一ㄤˇ ㄏㄨˇ ㄗˋ ㄅ一ˋ 解释 见“养虎自啮”。 出处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们养虎自毙,作茧自缠。”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养虎自毙是中性词。 繁体 養虎自斃 近义 养虎自残、养虎自啮
作法自毙 拼音 zuò fǎ zì bì 注音 ㄗㄨㄛˋ ㄈㄚˇ ㄗˋ ㄅ一ˋ 解释 毙:倒下;死去。自己立法;却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例子 怎奈此时官场中人,十居其九是吃烟的,那一个肯建这个政策作法自毙呢?(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 辨形 “作”,不能写作“
车烦马毙 拼音 chē fán mǎ bì 注音 ㄔㄜ ㄈㄢˊ ㄇㄚˇ ㄅ一ˋ 解释 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出处 明 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黄河东逝,车烦马毙,前驱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旅途辛劳。 感情 车烦马毙是中性词。 繁体 車煩馬斃 近义 车殆马烦
多行不义必自毙 拼音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注音 ㄉㄨㄛ ㄒ一ㄥˊ ㄅㄨˋ 一ˋ ㄅ一ˋ ㄗˋ ㄅ一ˋ 解释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例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郭沫若《武则天》第四幕) 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感情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贬义词。 繁体 多行不義必自斃 近义 作茧自缚、自食其果、作法自毙 英语 a wicked person is sure to bring destruction to himself
坐而待毙 拼音 zuò ér dài bì 注音 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一ˋ 解释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出处 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例子 今城守虽有馀,然外无援兵,粮食将尽,岂可坐而待毙。《元史 王义传》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感情 坐而待毙是贬义词。 繁体 坐而待斃 近义 坐以待毙、坐而待弊、坐以待亡
坐以待毙 拼音 zuò yǐ dài bì 注音 ㄗㄨㄛˋ 一ˇ ㄉㄞˋ ㄅ一ˋ 解释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例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大众不会坐以待毙。 辨形 “毙”,不能写作“毖”。 辨析 见“束手待毙”。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圆寂 感情 坐以待毙是贬义词。 繁体 坐以待斃 近义 在劫难逃、劫数难逃、束手待毙 反义 柳暗花明
敛手待毙 拼音 liǎn shǒu dài bì 注音 ㄌ一ㄢˇ ㄕㄡˇ ㄉㄞˋ ㄅ一ˋ 解释 犹言束手待毙。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例子 天下哪有敛手待毙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四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等死。 感情 敛手待毙是贬义词。 繁体 斂手待斃 近义 束手待毙 英语 await destruction in a resigned manner(wait for death with tie
朝荣夕毙 拼音 zhāo róng xī bì 注音 ㄓㄠ ㄖㄨㄥˊ ㄒ一 ㄅ一ˋ 解释 毙:死亡。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出处 晋·潘岳《朝菌赋》:“奈何兮繁华,朝荣兮夕毙。”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短暂。 感情 朝荣夕毙是贬义词。 繁体 朝榮夕斃 近义 朝荣夕悴、朝荣暮落
束手自毙 拼音 shù shǒu zì bì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ㄗˋ ㄅ一ˋ 解释 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例子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4回:“为人在世,岂可贪生怕死,束手自毙?”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束手自毙是中性词。 繁体 束手自斃 近义 束手待毙、束手就毙、束手就死
束手待毙 拼音 shù shǒu dài bì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一ˋ 解释 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出处 《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例子 (1)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 (2)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正音 “待”,不能读作“dāi”。 辨形 “待”,不能写作“侍”。 辨析 束手待毙和“束手就擒”;都有“坐待不良后果”之意。但束手待毙偏重在“
安坐待毙 拼音 ān zuò dài bì 注音 ㄢ ㄗㄨㄛˋ ㄉㄞˋ ㄅ一ˋ 解释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例子 我们要积极进取,不能安坐待毙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坐以待毙。 感情 安坐待毙是中性词。 繁体 安坐待斃 近义 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反义 奋起反抗 英语 to await one's doom(to resign oneself to death)
毙而后已 拼音 bì ér hòu yǐ 注音 ㄅ一ˋ ㄦˊ ㄏㄡˋ 一ˇ 解释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例子 公尔忘私,毙而后已,是岂寻常所可及哉!明·田汝成《阿寄传》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毙而后已是褒义词。 繁体 斃而后已 近义 死而后已 英语 until one's dying day(to the end of one's days)
束手就毙 拼音 shù shǒu jiù bì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ㄐ一ㄡˋ ㄅ一ˋ 解释 同“束手待毙”。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等死。 感情 束手就毙是中性词。 繁体 束手就斃 近义 束手待毙、束手待死 英语 helplessly wait for d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