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徜恍 |
拼音 mí lí cháng huǎng 注音 ㄇ一ˊ ㄌ一ˊ ㄔㄤˊ ㄏㄨㄤˇ 解释 见“迷离惝恍”。 出处 繁体 迷離徜恍 |
恍若隔世 |
拼音 huǎng ruò gé shì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ㄨㄛˋ ㄍㄜˊ ㄕˋ 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出处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世矣。” 例子 王朔《浮出海面》:“我接到请柬,想起当年获奖时少年得志的情景,恍若隔世。”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的巨大变化。 感情 恍若隔世是中性词。 近义 恍如隔世 英语 as if |
心神恍惚 |
拼音 xīn shén huǎng hū 注音 ㄒ一ㄣ ㄕㄣˊ ㄏㄨㄤˇ ㄏㄨ 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1卷:“唯荒诞是务,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 例子 彩云胡思乱想了一回,觉得心神恍惚,四肢软胎胎提不起来。(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心情。 感情 心神恍惚是中性词。 繁体 心神怳惚 近义 心神不定 反义 镇定自若 英语 be |
恍然自失 |
拼音 huǎng rán zì shī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ㄢˊ ㄗˋ ㄕ 解释 恍然: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心神不定的样子。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程客恍然自失道:‘莫非是做梦么?’” 例子 梁启超《节本明儒学案·吴康斋先生语》:“看朱子六十后长进不多之语,恍然自失,呜呼,日月逝矣。” 用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感情 恍然自失是中性词。 繁体 怳然自失 |
神情恍惚 |
拼音 shén qíng huǎng hū 注音 ㄕㄣˊ ㄑ一ㄥˊ ㄏㄨㄤˇ ㄏㄨ 解释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 出处 《魏书·侯莫陈悦传》:“悦自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 例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 感情 神情恍惚是贬义词。 繁体 神情怳惚 近义 精神恍惚、神思恍惚 反义 泰然自若 英语 be in a trance(suffer from dizzy spells) 日语 意識(いしき)がぼっとす |
神思恍惚 |
拼音 shén sī huǎng hū 注音 ㄕㄣˊ ㄙ ㄏㄨㄤˇ ㄏㄨ 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出处 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例子 失去了亲人的打击,使她神思恍惚,一病不起。 正音 “思”,不能读作“shī”。 辨形 “恍惚”,不能写作“光忽”。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人神情不安定。 感情 神思恍惚是中性词。 繁体 神思怳惚 近义 神魂颠倒 反义 谈笑自若、泰然处之 英语 be woolgatherin |
恍恍荡荡 |
拼音 huǎng huǎng dàng dàng 注音 ㄏㄨㄤˇ ㄏㄨㄤˇ ㄉㄤˋ ㄉㄤˋ 解释 摇晃不定。 出处 繁体 恍恍蕩蕩 |
惝恍迷离 |
拼音 chǎng huǎng mí lí 注音 ㄔㄤˇ ㄏㄨㄤˇ ㄇ一ˊ ㄌ一ˊ 解释 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出处 繁体 惝恍迷離 |
心绪恍惚 |
拼音 xīn xù huǎng hū 注音 ㄒ一ㄣ ㄒㄨˋ ㄏㄨㄤˇ ㄏㄨ 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 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例子 我今日心绪恍惚,想此水亦可治疗,你可批示我去看看。明 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五十三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心情。 感情 心绪恍惚是中性词。 繁体 心緒怳惚 近义 心神恍惚 英语 be ill at e |
迷离惝恍 |
拼音 mí lí chǎng huǎng 注音 ㄇ一ˊ ㄌ一ˊ ㄔㄤˇ ㄏㄨㄤˇ 解释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两月余酒食费,一家迷离惝恍,如梦乍回。” 例子 朱自清《白马湖》:“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惝恍的。” 用法 联合式;作状语、定语;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感情 迷离惝恍是中性词。 繁体 迷離惝怳 近义 模糊不清 英语 be completely bewildered |
恍恍忽忽 |
拼音 huǎng huǎng hū hū 注音 ㄏㄨㄤˇ ㄏㄨㄤˇ ㄏㄨ ㄏㄨ 解释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神志。 感情 恍恍忽忽是中性词。 繁体 怳怳忽忽 近义 恍恍惚惚 英语 faintly |
恍如梦寐 |
拼音 huǎng rú mèng mèi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ㄨˊ ㄇㄥˋ ㄇㄟˋ 解释 指好像做梦一样。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指好象做梦一样。 感情 恍如梦寐是中性词。 繁体 怳如夢寐 近义 恍如梦境 |
迷离恍惚 |
拼音 mí lí huǎng hū 注音 ㄇ一ˊ ㄌ一ˊ ㄏㄨㄤˇ ㄏㄨ 解释 模糊闪烁;分辨不清;似有若无。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一半却迷离惝恍,摇曳着桐叶的黑影。” 例子 走在夜晚的街道上,迷离恍惚的霓虹灯在眼前闪烁。 正音 “恍”,不能读作“guāng”。 辨析 迷离恍惚与“扑朔迷离”有别;迷离恍惚一般形容人的神智感觉;“扑朔迷离”一般形容事物、现象错综复杂;难以辨识。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事 |
恍然若失 |
拼音 huǎng rán ruò shī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ㄢˊ ㄖㄨㄛˋ ㄕ 解释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9回:“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恍然若失,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 例子 朱自清《说梦》:“成夜地乱梦颠倒,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感情 恍然若失是贬义词。 繁体 怳然若失 近义 若有所失 英语 feel like having lost bearings |
恍然大悟 |
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ㄢˊ ㄉㄚˋ ㄨˋ 解释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例子 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恍然大悟,彼此相视而笑。(清 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正音 “恍”,不能读作“guāng”。 辨形 “恍”,不能写作“晃”;“悟”,不能写作“误”。 辨析 恍然大悟和“豁然开朗”;都含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 |
精神恍忽 |
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注音 ㄐ一ㄥ ㄕㄣˊ ㄏㄨㄤˇ ㄏㄨ 解释 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处 《文选·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例子 在大姐失踪之后,我精神恍忽。领导上这时又要我写个大姐的简历,要进行追功。(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精神不集中。 感情 精神恍忽是贬义词。 繁体 精神怳忽 近义 精神恍惚 英语 lose one's soul(lose one's wits) |
精神恍惚 |
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注音 ㄐ一ㄥ ㄕㄣˊ ㄏㄨㄤˇ ㄏㄨ 解释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例子 在大姐失踪之后,我精神恍惚。领导上这时又要我写个大姐的简历,要进行追功。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 正音 “恍”,不能读作“guāng”。 辨形 “惚”,不能写作“忽”。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精神不集中。 感情 精神恍惚是中性词。 繁体 精神怳惚 近义 神魂颠倒 反义 |
恍恍惚惚 |
拼音 huǎng huǎng hū hū 注音 ㄏㄨㄤˇ ㄏㄨㄤˇ ㄏㄨ ㄏㄨ 解释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出处 唐·赵蕤《反经·知人》:“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0章:“她恍恍惚惚来到村前的公路边,把儿子放在地上,泪水汹涌地从两只皱纹包围的眼睛里淌出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神志。 感情 恍恍惚惚是贬义词。 繁体 怳怳惚惚 近义 恍恍忽忽 英语 trance(dimly; faintly) |
恍如梦境 |
拼音 huǎng rú mèng jìng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ㄨˊ ㄇㄥˋ ㄐ一ㄥˋ 解释 好象是在梦里一样。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例子 我感觉到恍如梦境一般 用法 作谓语;指好像做梦一样。 感情 恍如梦境是中性词。 繁体 怳如夢境 近义 恍如梦寐 英语 as if in a dream 俄语 как во сне |
恍如隔世 |
拼音 huǎng rú gé shì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ㄨˊ ㄍㄜˊ ㄕˋ 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出处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例子 世居浦东的不少孤寡老人,随着居委会组织的“看看浦东新面貌”的活动,见到新矗立的新楼大厦和雄居两岸的大桥,不少人感叹:仅仅三年,却有恍如隔世之感了。 正音 “恍”,不能读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