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交 |
拼音 yī rén zhī jiāo 注音 一 ㄖㄣˊ ㄓ ㄐ一ㄠ 解释 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那时我家先父就和娄氏弟兄是一人之交。” 例子 曾朴《孽海花》第29回:“姓陆,名崇溎,号皓冬,是个意志坚强的志士,和云衢是一人之交。”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交情深。 感情 一人之交是中性词。 近义 情同手足 反义 视同陌路 |
一线之路 |
拼音 yī xiàn zhī lù 注音 一 ㄒ一ㄢˋ ㄓ ㄌㄨˋ 解释 谓一条活路。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若权奸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例子 只见贼夫贼妇俱备跪下,说道:‘只求爷爷开一线之路,饶我二人性命。’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四回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一线之路是中性词。 繁体 一綫之路 |
抹一鼻子灰 |
拼音 mǒ yī bí zi huī 注音 ㄇㄛˇ 一 ㄅ一ˊ ˙ㄗ ㄏㄨㄟ 解释 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例子 我被抹一鼻子灰,顿时就没兴趣了 用法 作谓语;指自讨没趣。 感情 抹一鼻子灰是中性词。 近义 自讨没趣 英语 meet with a rebuff(run into a blank wall) |
参差不一 |
拼音 cēn cī bù yī 注音 ㄘㄣ ㄘ ㄅㄨˋ 一 解释 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出处 《南齐书 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 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例子 月梅便把一叠钞票交给紫旒,紫旒接过来一点,只见汇丰的、麦加利的、十元的、五元的、一元的,乱七八糟,参差不一。清 吴趼人《近代社 |
盛极一时 |
拼音 shèng jí yī shí 注音 ㄕㄥˋ ㄐ一ˊ 一 ㄕˊ 解释 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附各本序跋题辞 》:“纪晓岚曰:‘聊斋盛一时。’” 例子 侨胞亦知崇拜本国至圣,保存东方文明,故能发扬光大,盛极一时也。(鲁迅《三闲集 述香港恭祝圣诞》) 正音 “时”,不能读作“sí”;“盛”,不能读作“chéng”。 辨形 “极”,不能写作“级”。 辨析 盛极一时与“烜赫一时”都可以形容“某一时期事物兴盛”;但盛极一时既可 |
万不一失 |
拼音 wàn bù yī shī 注音 ㄨㄢˋ ㄅㄨˋ 一 ㄕ 解释 万: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出处 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一失。”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有绝对把握。 感情 万不一失是中性词。 近义 万无一失、万不失一 英语 be on the safe side(have every change of success) 俄语 безошибочный |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
拼音 yī quǎn fèi yǐng,bǎi quǎn fèi shēng 注音 一 ㄑㄨㄢˇ ㄈㄟˋ 一ㄥˇ,ㄅㄞˇ ㄑㄨㄢˇ ㄈㄟˋ ㄕㄥ 解释 吠:狗叫。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 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第九节:“谚曰:‘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悲哉!” 例子 季羡林《为胡适说几句话》:“一犬吠影,百犬吠声,这群走狗一拥而上。” 用法 作定语、分句;影射人没主见。 感情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是贬义词。 繁体 一犬吠影,百犬吠聲 近义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 |
千日打柴一日烧 |
拼音 qiān rì dǎ chái yī rì shāo 注音 ㄑ一ㄢ ㄖˋ ㄉㄚˇ ㄔㄞˊ 一 ㄖˋ ㄕㄠ 解释 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也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同“千日斫柴一日烧”。 出处 感情 千日打柴一日烧是中性词。 繁体 千日打柴一日燒 |
一笔勾消 |
拼音 yī bǐ gōu xiāo 注音 一 ㄅ一ˇ ㄍㄡ ㄒ一ㄠ 解释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例子 可见你们男人的心是狠的,一翻了脸,就把前情一笔勾消。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十九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帐务等。 感情 一笔勾消是中性词。 繁体 一筆勾消 近义 一笔勾销 俄语 вычерекнуть из п |
一身两任 |
拼音 yī shēn liǎng rèn 注音 一 ㄕㄣ ㄌ一ㄤˇ ㄖㄣˋ 解释 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 出处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身兼两职。 感情 一身两任是中性词。 繁体 一身兩任 近义 一身而二任 |
日慎一日 |
拼音 rì shèn yī rì 注音 ㄖˋ ㄕㄣˋ 一 ㄖˋ 解释 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出处 《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例子 八年于兹,业业兢兢,日慎一日。《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 感情 日慎一日是中性词。 |
一乱涂地 |
拼音 yī luàn tú dì 注音 一 ㄌㄨㄢˋ ㄊㄨˊ ㄉ一ˋ 解释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出处 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局面等。 感情 一乱涂地是中性词。 繁体 一亂涂地 |
虚一而静 |
拼音 xū yī ér jìng 注音 ㄒㄨ 一 ㄦˊ ㄐ一ㄥˋ 解释 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薮》:“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虚一而静是中性词。 |
说一不二 |
拼音 shuō yī bù èr 注音 ㄕㄨㄛ 一 ㄅㄨˋ ㄦˋ 解释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例子 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说一不二!(梁斌《红旗谱》十八) 正音 “说”,不能读作“shuì”。 辨形 “一”,不能写作“衣”。 辨析 说一不二和“一言为定”;都有“说出的话决不更改”的意思。但说一不二偏重于说过的话必须做到;形容人言 |
通同一气 |
拼音 tōng tóng yī qì 注音 ㄊㄨㄥ ㄊㄨㄥˊ 一 ㄑ一ˋ 解释 串通在一起。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通同一气的。” 例子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二回:“这彭大、赵均用,本是著名盗魁,与李二通同一气。” 用法 作谓语;指串通一气。 感情 通同一气是中性词。 繁体 通同一氣 近义 串通一气 英语 conspire to do black deed |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
拼音 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 注音 一 ㄇㄨˋ ㄙㄢ ㄓㄨㄛ ㄈㄚˋ,一 ㄈㄢˋ ㄙㄢ ㄊㄨˇ ㄅㄨˇ 解释 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用法 作宾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感情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是中性词。 近义 一饭三吐哺、一 |
一窝蜂 |
拼音 yī wō fēng 注音 一 ㄨㄛ ㄈㄥ 解释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他们指着兰花的女婿,议论成了一窝蜂。” 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混乱不堪。 感情 一窝蜂是中性词。 繁体 一窩蜂 近义 一窝风 反义 井然有序 英语 like a swarm of bees 俄语 скопом(валом) 德语 wie ein Schwarm Bienen 法语 |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
拼音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注音 ㄍㄨㄥ ㄑ一ˊ 一 ㄉ一ㄢˇ,ㄅㄨˋ ㄐ一ˊ ㄑ一ˊ ㄩˊ 解释 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出处 《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指有偏见的批评。 感情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中性词。 繁体 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英语 attack somebody for a single faul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whole 日语 一点(いってん)を |
盈盈一水 |
拼音 yíng yíng yī shuǐ 注音 一ㄥˊ 一ㄥˊ 一 ㄕㄨㄟˇ 解释 比喻相隔不远。 出处 《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例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忽忽三年,红尘永隔;盈盈一水,青鸟难通。”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小河。 感情 盈盈一水是中性词。 |
一言九鼎 |
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 注音 一 一ㄢˊ ㄐ一ㄡˇ ㄉ一ㄥˇ 解释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例子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 辨形 鼎,上部不能写作“日”。 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歇后语 皇帝爷开金口 谜语 最重的话语 感情 一言九鼎是褒义词。 近义 一言为定、金口玉言 |
饱餐一顿 |
拼音 bǎo cān yī dùn 注音 ㄅㄠˇ ㄘㄢ 一 ㄉㄨㄣˋ 解释 指大吃一顿。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例子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九回:“饬各军饱餐一顿,俟至黎明,一声鼓角,全营涌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大吃一顿。 谜语 母猪掉进泔水缸 感情 饱餐一顿是中性词。 繁体 飽飱一頓 近义 大饱口福 英语 play knife and fork(eat one's fill) |
一丁点儿 |
拼音 yī dīng diǎn er 注音 一 ㄉ一ㄥ ㄉ一ㄢˇ ˙ㄦ 解释 形容极少或极小。 出处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也微微懂得一点苦甘冷暖,结果只有‘一丁点儿’的知。” 例子 王朔《我是你爸爸》:“他就一直没有过哪怕是一丁点儿小鸟依人的惹人疼样儿。”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一丁点儿是中性词。 繁体 一丁點兒 近义 微乎其微 反义 数不胜数、硕大无朋 英语 a wee bit |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
拼音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注音 ㄉㄜˊ 一 ㄓ ㄐ一ˇ,ㄙˇ ㄎㄜˇ ㄨˊ ㄏㄣˋ 解释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出处 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慨叹。 谜语 知音难觅 感情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是中性词。 繁体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近义 知音难觅 |
小菜一碟 |
拼音 xiǎo cài yī dié 注音 ㄒ一ㄠˇ ㄘㄞˋ 一 ㄉ一ㄝˊ 解释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出处 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收拾共匪,那仅是小菜一碟、猴毛一撮。” 例子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29回:“让他调拨三条船给郝老弟用用,还不是小菜一碟?”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谜语 张飞吃豆芽 感情 小菜一碟是中性词。 英语 little case |
此一时彼一时 |
拼音 cǐ yī shí bǐ yī shí 注音 ㄘˇ 一 ㄕˊ ㄅ一ˇ 一 ㄕˊ 解释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例子 那不是此一时彼一时,吗……谁又真心去捧老校长呢!老舍《赵子曰》弟六 繁体 此一時彼一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