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未定 |
拼音 chuǎn xī wèi dìng 注音 ㄔㄨㄢˇ ㄒ一 ㄨㄟˋ ㄉ一ㄥˋ 解释 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七回:“方才进步,喘息未定,只见前面尘起,叫杀连天。” 例子 钱钟书《围城》:“兵法上有名的‘敌人喘息未定,即予以迎头痛击’。” 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时间短。 感情 喘息未定是中性词。 近义 喘息未安 英语 pant nonstop(pant and be still out of breath) |
喘息之机 |
拼音 chuǎn xī zhī jī 注音 ㄔㄨㄢˇ ㄒ一 ㄓ ㄐ一 解释 暂停活动、舒缓一段时间。 出处 金玉舟《赵匡胤》第31章:“柴荣那里肯给敌军以喘息之机,立刻挥军急追。” 例子 我们趁敌人喘息之机快速集结,迅速出击 用法 作宾语;指短的时间。 感情 喘息之机是中性词。 繁体 喘息之機 英语 breathing spell time |
凶喘肤汗 |
拼音 xiōng chuǎn fū hàn 注音 ㄒㄩㄥ ㄔㄨㄢˇ ㄈㄨ ㄏㄢˋ 解释 形容疲乏到极点。 出处 《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繁体 兇喘膚汗 |
苟留残喘 |
拼音 gǒu liú cán chuǎn 注音 ㄍㄡˇ ㄌ一ㄡˊ ㄘㄢˊ ㄔㄨㄢˇ 解释 苟:苟且,勉强;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蔡婆埋冤五娘》:“奴家自把细米皮糠逼逻吃,苟留残喘。”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勉强维持。 感情 苟留残喘是贬义词。 近义 苟延残喘、苟延残息、苟延一息 英语 prolong one's last gasp |
喘月吴牛 |
拼音 chuǎn yuè wú niú 注音 ㄔㄨㄢˇ ㄩㄝˋ ㄨˊ ㄋ一ㄡˊ 解释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出处 五代 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例子 吠尧桀犬浑多事,喘月吴牛苦问天。柳亚子《读郭沫若 》诗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喘月吴牛是中性词。 繁体 喘月吳牛 近义 吴牛喘月 |
气喘如牛 |
拼音 qì chuǎn rú niú 注音 ㄑ一ˋ ㄔㄨㄢˇ ㄖㄨˊ ㄋ一ㄡˊ 解释 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例子 那总办气喘如牛的说道:‘那贱人我不要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六回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出粗气。 感情 气喘如牛是中性词。 繁体 氣喘如牛 近义 气喘吁吁 英语 have bellows to mend(puff like a |
延口残喘 |
拼音 yán kǒu cán chuǎn 注音 一ㄢˊ ㄎㄡˇ ㄘㄢˊ ㄔㄨㄢˇ 解释 延:把时间向后推移。延长残余的喘息。指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出处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了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延口残喘是中性词。 近义 苟延残喘 |
吴牛喘月 |
拼音 wú niú chuǎn yuè 注音 ㄨˊ ㄋ一ㄡˊ ㄔㄨㄢˇ ㄩㄝˋ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 汉 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例子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唐 李白《丁都护歌》)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最爱对月吟咏的骚客 感情 吴牛喘月是贬义词。 繁体 吳牛喘月 近义 喘月吴牛 英语 have an excessive fear out of misgiving |
喘息之间 |
拼音 chuǎn xī zhī jiān 注音 ㄔㄨㄢˇ ㄒ一 ㄓ ㄐ一ㄢ 解释 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出处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遊釜中,喘息须臾之间耳!” 用法 作宾语;指短时间。 感情 喘息之间是中性词。 繁体 喘息之閒 |
气喘吁吁 |
拼音 qì chuǎn xū xū 注音 ㄑ一ˋ ㄔㄨㄢˇ ㄒㄨ ㄒㄨ 解释 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例子 廖二嫂气喘吁吁,脸色铁青,奔到他面前来了。(沙汀《呼嚎》) 正音 “吁”,不能读作“yū”。 辨形 “气”,不能写作“汽”。 辨析 气喘吁吁和“气急败坏”;都含有“呼吸急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气急败坏”含有“十分狼狈”的意思;形容十分慌张、惊 |
胸喘肤汗 |
拼音 xiōng chuǎn fū hàn 注音 ㄒㄩㄥ ㄔㄨㄢˇ ㄈㄨ ㄏㄢˋ 解释 汗:出汗。形容疲乏到极点。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疲劳时。 感情 胸喘肤汗是中性词。 |
蝉喘雷干 |
拼音 chán chuǎn léi gān 注音 ㄔㄢˊ ㄔㄨㄢˇ ㄌㄟˊ ㄍㄢ 解释 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出处 前蜀 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指天热干旱。 感情 蝉喘雷干是中性词。 繁体 蟬喘靁干 |
苟延残喘 |
拼音 gǒu yán cán chuǎn 注音 ㄍㄡˇ 一ㄢˊ ㄘㄢˊ ㄔㄨㄢˇ 解释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残喘:临死前仅存的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灭。” 例子 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到也不无小补,又可以苟延残喘得好几日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辨形 “苟”,不能写作“荀”;“延”,不能写作“廷”;“残”,不能写作“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