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而后快 |
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注音 ㄓˋ ㄓ ㄙˇ ㄉ一ˋ ㄦˊ ㄏㄡˋ ㄎㄨㄞˋ 解释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出处 宋 苏舜钦《答韩持国书》:“被废之后,喧然未已,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例子 王朔《修改后发表》:“结果被凶手发现了,一步步逼上来,眼露凶光,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谜语 含笑九泉 感情 置之死地而后快是贬义词。 繁体 置之死地而後快 英语 will be content with nothing |
天公地道 |
拼音 tiān gōng dì dào 注音 ㄊ一ㄢ ㄍㄨㄥ ㄉ一ˋ ㄉㄠˋ 解释 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例子 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辨形 “道”,不能写作“到”。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 天公地道 |
一乱涂地 |
拼音 yī luàn tú dì 注音 一 ㄌㄨㄢˋ ㄊㄨˊ ㄉ一ˋ 解释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出处 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局面等。 感情 一乱涂地是中性词。 繁体 一亂涂地 |
画地而趋 |
拼音 huà dì ér qū 注音 ㄏㄨㄚˋ ㄉ一ˋ ㄦˊ ㄑㄨ 解释 趋:疾走。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比喻不知变通。 出处 庄周《庄子 人世间》:“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不知变通。 感情 画地而趋是贬义词。 繁体 畫地而趨 近义 画地为牢 英语 stick to the old method |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
拼音 shàng bù zhān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注音 ㄕㄤˋ ㄅㄨˋ ㄓㄢ ㄊ一ㄢ,ㄒ一ㄚˋ ㄅㄨˋ ㄓㄠˊ ㄉ一ˋ 解释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 出处 《八十一梦·第72梦》:“住在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所在。”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是中性词。 近义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英语 touch neither the sky nor the ground |
回旋余地 |
拼音 huí xuán yú dì 注音 ㄏㄨㄟˊ ㄒㄨㄢˊ ㄩˊ ㄉ一ˋ 解释 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3回:“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 例子 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做事或说话等。 感情 回旋余地是中性词。 繁体 迴鏇余地 英语 leeway 德语 Raum zum Manǒvrieren |
寸地尺天 |
拼音 cùn dì chǐ tiān 注音 ㄘㄨㄣˋ ㄉ一ˋ ㄔˇ ㄊ一ㄢ 解释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出处 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 例子 清·黄遵宪《海行杂感》:“寸地尺天虽局蹐,尽容稊米一微身。”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感情 寸地尺天是中性词。 近义 一席之地 |
哭天喊地 |
拼音 kū tiān hǎn dì 注音 ㄎㄨ ㄊ一ㄢ ㄏㄢˇ ㄉ一ˋ 解释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出处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例子 余华《活着》:“伤号疼的嗷嗷乱叫,哭天喊地的叫声是一长串一长串响过来。”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悲痛。 感情 哭天喊地是贬义词。 近义 呼天喊地 |
连天匝地 |
拼音 lián tiān zā dì 注音 ㄌ一ㄢˊ ㄊ一ㄢ ㄗㄚ ㄉ一ˋ 解释 形容规模大,数量多。 出处 明·屠隆《彩毫记·归隐山泉》:“那管他翻云覆雨把冤家构,连天匝地兵戈斗,真个是一往冥鸿不可求。” 例子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15回:“但见那西南方位安营寨,连天匝地大明兵。”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连天匝地是中性词。 繁体 連天帀地 近义 连山排海 |
天罗地网 |
拼音 tiān luó dì wǎng 注音 ㄊ一ㄢ ㄌㄨㄛˊ ㄉ一ˋ ㄨㄤˇ 解释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出处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例子 形成一个使法西斯孙悟空无处逃跑的天罗地网,那就是敌人死亡之时了。(毛泽东《论持久战》) 正音 “罗”,不能读作“luō”。 辨形 “网”,不能写作“冈”。 辨析 天罗地网与“法网难逃”区别在于: |
脚不沾地 |
拼音 jiǎo bù zhān dì 注音 ㄐ一ㄠˇ ㄅㄨˋ ㄓㄢ ㄉ一ˋ 解释 见“脚不点地”。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例子 近几天来,他都是脚不沾地,身不沾家的。他忙着对各种各样的人解释这样,说明那样。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 用法 作状语;形容走得非常快。 感情 脚不沾地是中性词。 繁体 腳不沾地 近义 脚不点地 |
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
拼音 tiān shàng shǎo yǒu,dì xià nán xún 注音 ㄊ一ㄢ ㄕㄤˋ ㄕㄠˇ 一ㄡˇ,ㄉ一ˋ ㄒ一ㄚˋ ㄋㄢˊ ㄒㄨㄣˊ 解释 形容极其稀少。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上通天文,下察地理,这样先生,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口语。 感情 天上少有,地下难寻是中性词。 繁体 天上少有,地下難尋 近义 天上少有,地下全无 英语 be none on earth and few enough in the heavens(be seldom seen on earth or in heaven) |
方寸地 |
拼音 fāng cùn dì 注音 ㄈㄤ ㄘㄨㄣˋ ㄉ一ˋ 解释 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 用法 作宾语;指心。 感情 方寸地是中性词。 近义 方寸之地 |
天地长久 |
拼音 tiān dì cháng jiǔ 注音 ㄊ一ㄢ ㄉ一ˋ ㄔㄤˊ ㄐ一ㄡˇ 解释 见“天长地久”。 出处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 用法 作宾语、状语;形容时间长久。 感情 天地长久是中性词。 繁体 天地長久 近义 天长地久 英语 as long as the heaven and earth endure |
阿鼻地狱 |
拼音 ā bí dì yù 注音 ㄚ ㄅ一ˊ ㄉ一ˋ ㄩˋ 解释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出处 语出《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例子 但也有少数意志薄弱的……逐步上当,终至堕入阿鼻地狱。《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诅咒人。 谜语 18层地狱 感情 阿鼻地狱是贬义词。 繁体 阿鼻地獄 近义 十八层地狱 反义 |
阴曹地府 |
拼音 yīn cáo dì fǔ 注音 一ㄣ ㄘㄠˊ ㄉ一ˋ ㄈㄨˇ 解释 按迷信的说法;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我到咱家,不能发送爷爷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这个不孝,就是阴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例子 老头儿狠狠盯着日军头子,心想即使到了阴曹地府,也不会放过这个小日本。 正音 “地”,不能读作“de”。 辨形 “曹”,不能写作“槽”。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鬼家 |
纲常扫地 |
拼音 gāng cháng sǎo dì 注音 ㄍㄤ ㄔㄤˊ ㄙㄠˇ ㄉ一ˋ 解释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史臣有《仇牧赞》云:‘世降道斁,纲常扫地。堂帘不隔,君臣交戏。’”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社会风气等。 感情 纲常扫地是贬义词。 繁体 綱常掃地 近义 纲常废弛 |
掷地金声 |
拼音 zhì dì jīn shēng 注音 ㄓˋ ㄉ一ˋ ㄐ一ㄣ ㄕㄥ 解释 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 出处 《晋书 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例子 清 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佳哉,掷地金声也。”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 掷地金声是褒义词。 繁体 擲地金聲 近义 掷地赋声 反义 无声无息 |
天高地下 |
拼音 tiān gāo dì xià 注音 ㄊ一ㄢ ㄍㄠ ㄉ一ˋ ㄒ一ㄚˋ 解释 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 例子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0回:“那西门庆吃了一夜酒的人,倒去头,那顾天高地下,鼾睡如雷。” 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 天高地下是中性词。 |
十八层地狱 |
拼音 shí bā céng dì yù 注音 ㄕˊ ㄅㄚ ㄘㄥˊ ㄉ一ˋ ㄩˋ 解释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八层地狱。”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例子 我听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 |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
拼音 shàng bù zài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注音 ㄕㄤˋ ㄅㄨˋ ㄗㄞˋ ㄊ一ㄢ,ㄒ一ㄚˋ ㄅㄨˋ ㄓㄠˊ ㄉ一ˋ 解释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叫他在这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给我结了几间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是中性词。 近义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英语 be suspended in midair |
番天覆地 |
拼音 fān tiān fù dì 注音 ㄈㄢ ㄊ一ㄢ ㄈㄨˋ ㄉ一ˋ 解释 番:通“翻”;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快送二圣皇帝出来,万事全休,不然交你番天覆地,社稷荡为丘墟,生灵涂作魑魅。” 用法 作定语、宾语、状语;形容社会变化很大。 感情 番天覆地是中性词。 近义 翻天覆地 |
烦天恼地 |
拼音 fán tiān nǎo dì 注音 ㄈㄢˊ ㄊ一ㄢ ㄋㄠˇ ㄉ一ˋ 解释 烦:烦恼,烦闷。形容心情十分烦恼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哭哭啼啼,烦天恼地。” 例子 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三折:“怎不教我痛哭悲哀,烦天恼地,雨泪如梭。”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心情。 感情 烦天恼地是中性词。 繁体 煩天恼地 |
漫天彻地 |
拼音 màn tiān chè dì 注音 ㄇㄢˋ ㄊ一ㄢ ㄔㄜˋ ㄉ一ˋ 解释 漫:满;彻:透。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风,漫天彻地。” 用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众多而密集。 感情 漫天彻地是中性词。 繁体 漫天徹地 近义 漫天遍地、漫天匝地 反义 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
天凝地闭 |
拼音 tiān níng dì bì 注音 ㄊ一ㄢ ㄋ一ㄥˊ ㄉ一ˋ ㄅ一ˋ 解释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出处 《晋书 张协传》:“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用法 作定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 感情 天凝地闭是中性词。 繁体 天聹地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