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锺字的成语大全

锺字的常见组词有:漏尽锺鸣、鼎食鸣锺、胡肥锺瘦、黄锺瓦缶、黄锺毁弃、二缶锺惑、锺、朝锺暮鼓、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锺字相关信息

  • 拼音zhōng
  • 部首
  • 总笔画14画
  • 统一码953A
  • 五笔QTGF
  • 仓颉OPHJG
  • 郑码PMKB
  • 四角82715

含锺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朝锺暮鼓 拼音 cháo zhōng mù gǔ 注音 ㄔㄠˊ ㄓㄨㄥ ㄇㄨˋ ㄍㄨˇ 解释 见“朝钟暮鼓”。 出处 繁体 朝鍾暮鼓
二缶锺惑 拼音 èr fǒu zhōng huò 注音 ㄦˋ ㄈㄡˇ ㄓㄨㄥ ㄏㄨㄛˋ 解释 用两种容量不同的器具来量粮食,怎幺也量不清。比喻标准不一,是非不明。缶、锺:指量器。 出处 《庄子·天地》:“以二缶锺惑,而所适不得矣。” 例子 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沦陷,岂直二缶锺惑而已乎?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繁体 二缶鍾惑
黄锺毁弃 拼音 huáng zhōng huǐ qì 注音 ㄏㄨㄤˊ ㄓㄨㄥ ㄏㄨㄟˇ ㄑ一ˋ 解释 比喻贤才不用。 出处 繁体 黃鍾毀棄
黄锺瓦缶 拼音 huáng zhōng wǎ fǒu 注音 ㄏㄨㄤˊ ㄓㄨㄥ ㄨㄚˇ ㄈㄡˇ 解释 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出处 繁体 黃鍾瓦缶
胡肥锺瘦 拼音 hú féi zhōng shòu 注音 ㄏㄨˊ ㄈㄟˊ ㄓㄨㄥ ㄕㄡˋ 解释 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出处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书法各有其美。 感情 胡肥锺瘦是中性词。 繁体 胡肥鍾瘦
鼎食鸣锺 拼音 dǐng shí míng zhōng 注音 ㄉ一ㄥˇ ㄕˊ ㄇ一ㄥˊ ㄓㄨㄥ 解释 见“鼎食鸣钟”。 出处 繁体 鼎食鳴鍾
漏尽锺鸣 拼音 lòu jìn zhōng míng 注音 ㄌㄡˋ ㄐ一ㄣˋ ㄓㄨㄥ ㄇ一ㄥˊ 解释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 出处 繁体 漏盡鍾鳴

锺字在开头的词语

锺字在结尾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