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胆字的成语大全

胆字的常见组词有:气粗胆壮、气高胆壮、倾心露胆、惊心掉胆、狗胆包天、肝胆相向、肝胆相见、肝胆秦越、胆颤心寒、大胆海口、胆惊心战、胆惊心颤、胆破心惊、赤胆忠肝、瞋目张胆、半生尝胆、丧胆消魂、心粗胆壮、心胆皆碎、心寒胆碎、心惊胆怕、心惊胆碎、心惊胆慑、心惊胆丧、胆如斗大、坐薪尝胆、饮胆尝血、义胆忠肝、一身是胆、色厉胆薄、色胆如天、色胆迷天、色胆包天、丧胆亡魂、群威群胆、心惊胆颤、衔胆栖冰、析肝刿胆、碎心裂胆、露胆披肝、露胆披诚、输肝写胆、输肝剖胆、输肝沥胆、摅肝沥胆、惊心破胆、惊心裂胆、惊心吊胆、惊神破胆、失魂丧胆、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胆字相关信息

含胆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肝胆相向 拼音 gān dǎn xiāng xiàng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ㄒ一ㄤ ㄒ一ㄤˋ 解释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豪杰遇豪杰,自然话得投机,顷刻间肝胆相向。” 例子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1回:“今日尔我既成至交,肝胆相向,若再如前隐晦,便不是相知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真诚相处。 感情 肝胆相向是褒义词。 近义 肝胆相照、肝胆相见 英语 treat each other with all sincerity
胆战心寒 拼音 dǎn zhàn xīn hán 注音 ㄉㄢˇ ㄓㄢˋ ㄒ一ㄣ ㄏㄢˊ 解释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例子 诸将见李逵等杀了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感情 胆战心寒是贬义词。 繁体 膽戰心寒 近义 胆战心惊 反义 神色自若 英语 be terror-stricken
胆大于身 拼音 dǎn dà yú shēn 注音 ㄉㄢˇ ㄉㄚˋ ㄩˊ ㄕㄣ 解释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出处 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胆识。 感情 胆大于身是中性词。 繁体 膽大于身 近义 胆大包天 反义 胆小如鼠
披露肝胆 拼音 pī lù gān dǎn 注音 ㄆ一 ㄌㄨˋ ㄍㄢ ㄉㄢˇ 解释 谓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 出处 唐·陈子昂《安宗子科》:“披露肝胆,不知忌讳,实战实惶。” 例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披露肝胆是中性词。 繁体 披露肝膽 近义 披肝露胆、披肝挂胆 英语 bare one's heart(lay bare one's mind)
剑胆琴心 拼音 jiàn dǎn qín xīn 注音 ㄐ一ㄢˋ ㄉㄢˇ ㄑ一ㄣˊ ㄒ一ㄣ 解释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 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例子 说实在话,简直是出类拔萃,剑胆琴心。(欧阳山《三家巷》二十) 用法 作宾语;指人刚柔相济。 感情 剑胆琴心是中性词。 繁体 劍膽琹心 近义 剑气箫心、侠骨柔肠 英语 the gallbladder of a sword and the heart of a lute
惊心吊胆 拼音 jīng xīn diào dǎn 注音 ㄐ一ㄥ ㄒ一ㄣ ㄉ一ㄠˋ ㄉㄢˇ 解释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例子 郁达夫《沉沦》:“天亮的时候,他就惊心吊胆的走下楼来。”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感情 惊心吊胆是中性词。 繁体 驚心弔膽 近义 提心吊胆、惊心掉胆 英语 be scared out of one's wits
魂飞胆落 拼音 hún fēi dǎn luò 注音 ㄏㄨㄣˊ ㄈㄟ ㄉㄢˇ ㄌㄨㄛˋ 解释 同“魂飞魄散”。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感情 魂飞胆落是贬义词。 繁体 魂飛膽落 近义 魂飞魄散、魂飞胆裂、魂飞胆破
胆壮气粗 拼音 dǎn zhuàng qì cū 注音 ㄉㄢˇ ㄓㄨㄤˋ ㄑ一ˋ ㄘㄨ 解释 见“胆粗气壮”。 出处 袁静《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胆大。 感情 胆壮气粗是中性词。 繁体 膽壯氣麤 近义 胆粗气壮
坐薪尝胆 拼音 zuò xīn cháng dǎn 注音 ㄗㄨㄛˋ ㄒ一ㄣ ㄔㄤˊ ㄉㄢˇ 解释 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例子 愿陛下思夷狄轻侮中原之耻,坐薪尝胆,不忘修政。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奋发图强。 感情 坐薪尝胆是中性词。 繁体 坐薪嘗膽 近义 卧薪尝胆、坐薪悬胆
胆寒发竖 拼音 dǎn hán fā shù 注音 ㄉㄢˇ ㄏㄢˊ ㄈㄚ ㄕㄨˋ 解释 形容恐怖之极。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害怕。 感情 胆寒发竖是贬义词。 繁体 膽寒發竪 近义 毛骨悚然、心惊胆战 反义 镇定自若
闻风破胆 拼音 wén fēng pò dǎn 注音 ㄨㄣˊ ㄈㄥ ㄆㄛˋ ㄉㄢˇ 解释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出处 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闻风破胆是中性词。 繁体 聞風破膽 近义 闻风丧胆 反义 所向无敌 英语 become panic-stricken at the news 俄语 дрожáть при слухе
摅肝沥胆 拼音 sh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ㄕㄨ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同“披肝沥胆”。 出处 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窃为公计,莫若摅肝沥胆,激昂慷慨,极论天下之贤士,求当今政令之得失。”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摅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攄肝瀝膽 近义 披肝沥胆
肝胆过人 拼音 gān dǎn guò rén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ㄍㄨㄛˋ ㄖㄣˊ 解释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出处 例子 他小小年纪就肝胆过人,让人佩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感情 肝胆过人是中性词。 繁体 肝膽過人 反义 胆小怕事 英语 be a man of no ordinary spunk 日语 胆力はぬきんでている
气消胆夺 拼音 qì xiāo dǎn duó 注音 ㄑ一ˋ ㄒ一ㄠ ㄉㄢˇ ㄉㄨㄛˊ 解释 形容畏惧到极点。 出处 《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气消胆夺是中性词。 繁体 氣消膽奪 反义 气冲牛斗
输肝剖胆 拼音 shū gān pōu dǎn 注音 ㄕㄨ ㄍㄢ ㄆㄡ ㄉㄢˇ 解释 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出处 唐·李白《行路难》:“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例子 宋·秦观《代蕲守谢上表》:“复路迴车,顾迷途其未远;输肝剖胆,庶报效之可图。”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输肝剖胆是中性词。 繁体 輸肝剖膽 近义 披肝沥胆、输肝沥胆
露胆披诚 拼音 lù dǎn pī chéng 注音 ㄌㄨˋ ㄉㄢˇ ㄆ一 ㄔㄥˊ 解释 同“露胆披肝”。 出处 《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用法 作宾语、谓语;指诚心待人。 感情 露胆披诚是中性词。 繁体 露膽披誠 近义 赤胆忠心、露胆披肝 英语 bare one's heart(open up one's heart)
心粗胆壮 拼音 xīn cū dǎn zhuàng 注音 ㄒ一ㄣ ㄘㄨ ㄉㄢˇ ㄓㄨㄤˋ 解释 粗:粗疏,粗略。心思粗疏,胆量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5回:“这会有银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胆壮。”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心粗胆壮是贬义词。 繁体 心麤膽壯 近义 心粗胆大
胆小如鼷 拼音 dǎn xiǎo rú xī 注音 ㄉㄢˇ ㄒ一ㄠˇ ㄖㄨˊ ㄒ一 解释 见“胆小如鼠”。 出处 《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例子 中央怕《竖琴》前记,真是胆小如鼷,其实并无害。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胆小。 感情 胆小如鼷是贬义词。 繁体 膽小如鼷 近义 胆小如鼠、胆小如豆 反义 胆大包天、胆如斗大 英语 valiant as an Essex lion
心胆俱裂 拼音 xīn dǎn jù liè 注音 ㄒ一ㄣ ㄉㄢˇ ㄐㄨˋ ㄌ一ㄝˋ 解释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例子 此时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将破,似道心胆俱裂,那敢上前?(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二十二) 正音 “裂”,不能读作“liě”。 辨形 “俱”,不能写作“具”。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
魂飞胆颤 拼音 hún fēi dǎn chàn 注音 ㄏㄨㄣˊ ㄈㄟ ㄉㄢˇ ㄔㄢˋ 解释 同“魂飞魄散”。 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22回:“正有些心虚,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二人惊得毛骨悚然,魂飞胆颤,大叫有鬼,戒尺乱打。”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感情 魂飞胆颤是贬义词。 繁体 魂飛膽顫 近义 魂飞魄散、魂惊胆颤
艺高胆大 拼音 yì gāo dǎn dà 注音 一ˋ ㄍㄠ ㄉㄢˇ ㄉㄚˋ 解释 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例子 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技艺高超。 谜语 马上耍杂技 感情 艺高胆大是中性词。 繁体 藝高膽大 近义 艺高人胆大
浑身是胆 拼音 hún shēn shì dǎn 注音 ㄏㄨㄣˊ ㄕㄣ ㄕˋ ㄉㄢˇ 解释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 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例子 武松浑身是胆,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正音 “浑”,不能读作“hūn”。 辨形 “浑”,不能写作“诨”、“混”。 辨析 见“胆大包天”。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谜语 海胆 感情 浑身是胆是中性词。 繁体
瞋目张胆 拼音 chēn mù zhāng dǎn 注音 ㄔㄣ ㄇㄨˋ ㄓㄤ ㄉㄢˇ 解释 瞋目:瞪大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形容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例子 三国·魏·阮籍《达庄论》:“昔大齐之雄,三晋之士,尝胆与瞋目张胆,分别此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肆无忌惮。 感情 瞋目张胆是贬义词。 繁体 瞋目張膽 近义 明目张胆
刳肝沥胆 拼音 k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ㄎㄨ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犹言披肝沥胆。喻竭诚相见。 出处 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真心话。 感情 刳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刳肝瀝膽 近义 披肝沥胆
赤胆忠肝 拼音 chì dǎn zhōng gān 注音 ㄔˋ ㄉㄢˇ ㄓㄨㄥ ㄍㄢ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我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例子 你坏得了我的清名,坏不了我的赤胆忠肝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对集体的忠诚。 感情 赤胆忠肝是褒义词。 繁体 赤膽忠肝 近义 赤胆忠心 反义 阳奉阴违 英语 extreme loya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