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思如潮 |
拼音 āi sī rú cháo 注音 ㄞ ㄙ ㄖㄨˊ ㄔㄠˊ 解释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出处 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例子 丈夫遭遇不幸,她哀思如潮 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极度悲痛。 感情 哀思如潮是中性词。 近义 痛不欲生 反义 欣喜若狂 英语 sad memories is like tidewater |
乐极哀来 |
拼音 lè jí āi lái 注音 ㄌㄜˋ ㄐ一ˊ ㄞ ㄌㄞˊ 解释 同“乐极则悲”。 出处 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例子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高兴到极点就生灾。 感情 乐极哀来是中性词。 繁体 樂極哀來 近义 乐极生悲、乐极则悲、乐极哀生 反义 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英语 hang one's harps on the willows |
哀哀父母 |
拼音 āi āi fù mǔ 注音 ㄞ ㄞ ㄈㄨˋ ㄇㄨˇ 解释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例子 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父母可怜。 谜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 感情 哀哀父母是中性词。 近义 可怜天下父母心 |
喜怒哀惧 |
拼音 xǐ nù āi jù 注音 ㄒ一ˇ ㄋㄨˋ ㄞ ㄐㄨˋ 解释 喜欢、恼怒、悲哀、恐惧。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 用法 作主语、宾语;表现人的心情。 感情 喜怒哀惧是中性词。 近义 喜怒哀乐 英语 pleasure,anger,sorrow and fear |
哀兵必胜 |
拼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注音 ㄞ ㄅ一ㄥ ㄅ一ˋ ㄕㄥˋ 解释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 |
哀感天地 |
拼音 āi gǎn tiān dì 注音 ㄞ ㄍㄢˇ ㄊ一ㄢ ㄉ一ˋ 解释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用法 作谓语;形容极度悲伤。 感情 哀感天地是中性词。 近义 哀感顽艳 反义 兴高采烈 |
哀乐相生 |
拼音 āi lè xiāng shēng 注音 ㄞ ㄌㄜˋ ㄒ一ㄤ ㄕㄥ 解释 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例子 要记住哀乐相生的道理,避免乐极生悲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哀乐的关系。 感情 哀乐相生是中性词。 繁体 哀樂相生 近义 乐极生悲 |
鸿雁哀鸣 |
拼音 hóng yàn āi míng 注音 ㄏㄨㄥˊ 一ㄢˋ ㄞ ㄇ一ㄥˊ 解释 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出处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例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鸿雁哀鸣,此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鸿雁哀鸣是中性词。 繁体 鴻雁哀鳴 反义 凤凰来仪 英语 The wild geese are crying mournfully. |
乐极哀生 |
拼音 lè jí āi shēng 注音 ㄌㄜˋ ㄐ一ˊ ㄞ ㄕㄥ 解释 乐:快乐。欢乐过度就会招致悲哀的事情。 出处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极哀生,古来常事。”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高兴到极点就生灾。 感情 乐极哀生是中性词。 近义 乐极生悲、乐极哀来、乐极悲来 反义 乐不可支 英语 extreme joy begets sorrow |
豪竹哀丝 |
拼音 háo zhú āi sī 注音 ㄏㄠˊ ㄓㄨˊ ㄞ ㄙ 解释 指管弦乐。 出处 宋·陆游《东津》诗:“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 例子 想当年那种门卷珠帘,河泊画舫,豪竹哀丝,玉软香温的旖旎风光,不知迷醉了多少王孙公子。石三友《金陵野史·武定桥边》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音乐等。 感情 豪竹哀丝是中性词。 繁体 豪竹哀絲 近义 豪管哀弦 |
哀天叫地 |
拼音 āi tiān jiào dì 注音 ㄞ ㄊ一ㄢ ㄐ一ㄠˋ ㄉ一ˋ 解释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例子 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着了忙。(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悲伤。 感情 哀天叫地是贬义词。 近义 呼天喊地 反义 兴高采烈 |
哀矜勿喜 |
拼音 āi jīn wù xǐ 注音 ㄞ ㄐ一ㄣ ㄨˋ ㄒ一ˇ 解释 哀矜:怜悯。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出处 春秋 鲁 孔丘《论语 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例子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对于她们,应有哀矜勿喜之心。”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 哀矜勿喜是中性词。 反义 幸灾乐祸 |
告哀乞怜 |
拼音 gào āi qǐ lián 注音 ㄍㄠˋ ㄞ ㄑ一ˇ ㄌ一ㄢˊ 解释 告:请求;乞:求,讨。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例子 男人不能靠告哀乞怜过日子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乞求别人的同情怜悯。 感情 告哀乞怜是贬义词。 繁体 告哀乞憐 近义 乞哀告怜 英语 beg for pity and help |
哀毁骨立 |
拼音 āi huǐ gǔ lì 注音 ㄞ ㄏㄨㄟˇ ㄍㄨˇ ㄌ一ˋ 解释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例子 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正音 |
生荣亡哀 |
拼音 shēng róng wáng āi 注音 ㄕㄥ ㄖㄨㄥˊ ㄨㄤˊ ㄞ 解释 荣:光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出处 《隶释·汉刘后碑》:“生荣亡哀,阙声载路。”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感情 生荣亡哀是中性词。 繁体 生榮亡哀 近义 生荣死哀、生荣没哀 英语 honour the life of somebody and lament at his death |
哀感顽艳 |
拼音 āi gǎn wán yàn 注音 ㄞ ㄍㄢˇ ㄨㄢˊ 一ㄢˋ 解释 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出处 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例子 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哀感顽艳。(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 |
哀死事生 |
拼音 āi sǐ shì shēng 注音 ㄞ ㄙˇ ㄕˋ ㄕㄥ 解释 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例子 唐 独孤及《吴季子札论》:“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对待生死者的态度。 感情 哀死事生是中性词。 近义 养生送死 |
哀毁瘠立 |
拼音 āi huǐ jí lì 注音 ㄞ ㄏㄨㄟˇ ㄐ一ˊ ㄌ一ˋ 解释 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出处 唐 张鷟《朝野佥载 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例子 现在丧亲不会像古代那样哀毁瘠立了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丧亲之悲痛。 感情 哀毁瘠立是中性词。 繁体 哀毀瘠立 近义 哀毁骨立 反义 哀而不伤 |
哀感中年 |
拼音 āi gǎn zhōng nián 注音 ㄞ ㄍㄢˇ ㄓㄨㄥ ㄋ一ㄢˊ 解释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例子 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清 丘逢甲《东北感春诗》)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感情。 感情 哀感中年是中性词。 |
豪管哀弦 |
拼音 háo guǎn āi xián 注音 ㄏㄠˊ ㄍㄨㄢˇ ㄞ ㄒ一ㄢˊ 解释 指管弦乐。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在红氍毹上,在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 例子 我喜欢听豪管哀弦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音乐等。 感情 豪管哀弦是中性词。 繁体 豪管哀絃 近义 豪竹哀丝 |
乐尽哀生 |
拼音 lè jìn āi shēng 注音 ㄌㄜˋ ㄐ一ㄣˋ ㄞ ㄕㄥ 解释 犹言乐极生悲。 出处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 乐尽哀生是中性词。 繁体 樂儘哀生 近义 乐极生悲、乐尽悲来 |
独弦哀歌 |
拼音 dú xián āi gē 注音 ㄉㄨˊ ㄒ一ㄢˊ ㄞ ㄍㄜ 解释 弦:琴弦。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孤傲。 感情 独弦哀歌是中性词。 繁体 獨絃哀謌 英语 harp alone a melancholy tune |
忧国哀民 |
拼音 yōu guó āi mín 注音 一ㄡ ㄍㄨㄛˊ ㄞ ㄇ一ㄣˊ 解释 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会坐朝堂,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忧国哀民是中性词。 近义 忧国恤民 |
呜呼哀哉 |
拼音 wū hū āi zāi 注音 ㄨ ㄏㄨ ㄞ ㄗㄞ 解释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对死者哀悼的语句;意思是“唉!伤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例子 那婆娘精神恍惚,自觉无颜。解腰间绣带,悬梁自缢,呜呼哀哉。(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 正音 “哉”,不能读作“zhāi”。 辨形 “呜”,不能写作“乌”。 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含讽刺意味。 感情 呜呼哀哉是中性词。 繁体 嗚嘑哀 |
哀莫大于心死 |
拼音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注音 ㄞ ㄇㄛˋ ㄉㄚˋ ㄩˊ ㄒ一ㄣ ㄙˇ 解释 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例子 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正音 “莫”,不能读作“mè”。 辨形 “莫”,不能写作“漠”。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悲哀的程度比心死还重。 谜语 最可悲哀的事 感情 哀莫大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