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梁字的成语大全

梁字的常见组词有:齐梁世界、濠梁观鱼、凿壁悬梁、抚梁易柱、雕梁绣柱、雕梁绣户、栋梁之器、刺骨悬梁、戳脊梁骨、余韵绕梁、上梁不正、余响绕梁、余妙绕梁、小丑跳梁、惊起梁尘、画梁雕栋、栋梁之才、挑大梁、扛大梁、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上梁不正下梁歪、蠹啄剖梁柱、朝梁暮陈、朝梁暮周、朝梁暮晋、余音绕梁、一枕黄梁、悬梁刺股、悬梁刺骨、跳梁小丑、偷梁换柱、泰山梁木、竖起脊梁、声动梁尘、绕梁三日、绕梁之音、没屋架梁、梁上君子、梁孟相敬、落月屋梁、架海金梁、河梁携手、濠梁之上、河梁之谊、黄梁一梦、画栋雕梁、黄梁美梦、膏梁纨袴、膏梁锦绣、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梁字相关信息

  • 拼音liáng
  • 部首
  • 总笔画11画
  • 统一码6881
  • 五笔IVWS
  • 仓颉ECD
  • 郑码VYOF
  • 四角33904

梁liángㄌㄧㄤˊ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

含梁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齐梁世界 拼音 qí liáng shì jiè 注音 ㄑ一ˊ ㄌ一ㄤˊ ㄕˋ ㄐ一ㄝˋ 解释 齐、梁:南北朝时的两个王朝,政治腐败。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8回:“本朝若不是永乐振作一番,信着建文软弱,久已弄成个齐梁世界了。” 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 齐梁世界是贬义词。 繁体 齊樑丗界 反义 尧天舜日
偷梁换柱 拼音 tōu liáng huàng zhù 注音 ㄊㄡ ㄌ一ㄤˊ ㄏㄨㄤˋ ㄓㄨˋ 解释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例子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这个叫做偷梁换柱,实行投降之前的思想准备或舆论准备。” 正音 “柱”,不能读作“zù”。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辨析 偷梁换柱和“移花接木”都比喻暗中玩弄手段;用另一种事物来代替。偷梁换柱中
膏梁锦绣 拼音 gāo liáng jǐn xiù 注音 ㄍㄠ ㄌ一ㄤˊ ㄐ一ㄣˇ ㄒ一ㄡˋ 解释 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出处 例子 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于膏梁锦绣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繁体 膏樑錦繡
蠹啄剖梁柱 拼音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 注音 ㄉㄨˋ ㄓㄨㄛˊ ㄆㄡ ㄌ一ㄤˊ ㄓㄨˋ 解释 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 蠹啄剖梁柱是贬义词。 繁体 蠧啄剖樑柱 近义 蚊虻走牛羊
一枕黄梁 拼音 yī zhěn huáng liáng 注音 一 ㄓㄣˇ ㄏㄨㄤˊ ㄌ一ㄤˊ 解释 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 宋 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例子 他规划的远景不过是一枕黄梁罢了。 用法 紧缩式;作宾语;含贬义。 繁体 一枕黃梁 近义 痴心妄想、南柯一梦、黄粱美梦 反义 如愿以偿、春风得意、称心如意
小丑跳梁 拼音 xiǎo chǒu tiào liáng 注音 ㄒ一ㄠˇ ㄔㄡˇ ㄊ一ㄠˋ ㄌ一ㄤˊ 解释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例子 陈立德《前驱》:“区区南军,小丑跳梁;本帅坐镇,自有主张。”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 小丑跳梁是贬义词。 繁体 小醜跳樑 近义 跳梁小丑 反义 谦谦君子 英语 a contemptible wretch making trouble(petty criminals on the rampage)
梁孟相敬 拼音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 注音 ㄌ一ㄤˊ ㄇㄥˋ ㄒ一ㄤ ㄐ一ㄣˋ 解释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夫妻间。 感情 梁孟相敬是中性词。 繁体 樑孟相敬 近义 举案齐眉
余响绕梁 拼音 yú xiǎng rào liáng 注音 ㄩˊ ㄒ一ㄤˇ ㄖㄠˋ ㄌ一ㄤˊ 解释 见“余音绕梁”。 出处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子 韩娥过齐雍门,鬻歌假食,既毕,而余响绕梁,三日不绝。唐·李亢《独异志》卷中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 感情 余响绕梁是中性词。 繁体 余響繞樑 近义 余音绕梁
朝梁暮晋 拼音 zhāo liáng mù jìn 注音 ㄓㄠ ㄌ一ㄤˊ ㄇㄨˋ ㄐ一ㄣˋ 解释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出处 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例子 朝梁暮晋者谁子,段凝之辈真如蚁。清·梁清标《王铁枪》诗 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感情 朝梁暮晋是贬义
悬梁刺股 拼音 xuán liáng cì gǔ 注音 ㄒㄨㄢˊ ㄌ一ㄤˊ ㄘˋ ㄍㄨˇ 解释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例子 清 李渔《比目鱼 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 感情 悬梁刺股是中性词。 繁体 懸樑刺股 近义 悬头刺股 英语 tie one's hair on the house b
河梁携手 拼音 hé liáng xié shǒu 注音 ㄏㄜˊ ㄌ一ㄤˊ ㄒ一ㄝˊ ㄕㄡˇ 解释 河梁:桥。指送别。 出处 汉·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用法 作谓语;指送别。 感情 河梁携手是中性词。 繁体 河樑攜手
雕梁绣柱 拼音 diāo liáng xiù zhù 注音 ㄉ一ㄠ ㄌ一ㄤˊ ㄒ一ㄡˋ ㄓㄨˋ 解释 雕:用彩画装饰。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形容建筑物的奢华。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原来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 例子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雕梁绣柱,画栋飞甍,金碧耀目。”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建筑物很华丽。 感情 雕梁绣柱是中性词。 近义 雕梁画栋
画梁雕栋 拼音 huà liáng diāo dòng 注音 ㄏㄨㄚˋ ㄌ一ㄤˊ ㄉ一ㄠ ㄉㄨㄥˋ 解释 雕:用彩画装饰;栋:房屋的正梁。有雕刻和彩画装饰的栋梁。形容豪华的宫室。也作“雕梁画栋”。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例子 这间屋子画梁雕栋,可能就是新房了。 正音 “雕”,不能读作“diào”。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用法 用来指屋子豪华气派。 感情 画梁雕栋是中性词
濠梁观鱼 拼音 háo liáng guān yú 注音 ㄏㄠˊ ㄌ一ㄤˊ ㄍㄨㄢ ㄩˊ 解释 濠:水名;梁:桥梁。在濠水的桥梁上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悠闲的生活。 感情 濠梁观鱼是中性词。 繁体 濠樑觀魚
余韵绕梁 拼音 yú yùn rào liáng 注音 ㄩˊ ㄩㄣˋ ㄖㄠˋ ㄌ一ㄤˊ 解释 韵:韵律。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出处 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 的通信》:“行文如曼歌缓舞,余韵绕梁,耐人寻味。”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声音。 感情 余韵绕梁是中性词。 近义 余音绕梁
大厦栋梁 拼音 dà shà dòng liáng 注音 ㄉㄚˋ ㄕㄚˋ ㄉㄨㄥˋ ㄌ一ㄤˊ 解释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例子 他有大厦栋梁之才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重要人物。 感情 大厦栋梁是中性词。 繁体 大厦棟樑 近义 中流砥柱、栋梁之材
梁上君子 拼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注音 ㄌ一ㄤˊ ㄕㄤˋ ㄐㄨㄣ ㄗˇ 解释 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寔传》:“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例子 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某乙》) 正音 “上”,不能读作“shǎng”。 辨形 “梁”,不能写作“
雕梁画栋 拼音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注音 ㄉ一ㄠ ㄌ一ㄤˊ ㄏㄨㄚˋ ㄉㄨㄥˋ 解释 梁:房梁;古代考究的房梁常雕刻有花纹图案;栋:支柱。指房屋有十分华丽的彩绘装饰。形容房屋富丽堂皇。 出处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例子 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鹉画眉等雀儿。(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建筑物很华丽。 感情 雕梁画
挑大梁 拼音 tiǎo dà liáng 注音 ㄊ一ㄠˇ ㄉㄚˋ ㄌ一ㄤˊ 解释 承担关键的任务,承担对全局有主要作用的工作。比喻起骨干作用。 出处 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他不再是惹事生非的公子哥,而是个有战略思想,能挑大梁的好汉了。” 例子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6章:“最后三年拍戏,我都是挑大梁。”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起骨干作用。 感情 挑大梁是褒义词。 繁体 挑大樑 反义 撂挑子 英语 play the main role(play an important part)
抚梁易柱 拼音 fǔ liáng yì zhù 注音 ㄈㄨˇ ㄌ一ㄤˊ 一ˋ ㄓㄨˋ 解释 抚:用手托着;易:更换。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例子 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抚梁易柱是中性词。 繁体 抚樑易柱
膏梁纨袴 拼音 gāo liáng wán kù 注音 ㄍㄠ ㄌ一ㄤˊ ㄨㄢˊ ㄎㄨˋ 解释 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出处 例子 宝钗笑道:“真真膏梁纨袴之谈!我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繁体 膏樑紈袴
歌声绕梁 拼音 gē shēng rào liáng 注音 ㄍㄜ ㄕㄥ ㄖㄠˋ ㄌ一ㄤˊ 解释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例子 《洞冥记》:“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歌声绕梁三匝,乃上旁梁。”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感情 歌声绕梁是中性词。 繁体 謌聲繞樑 近义 余音绕梁 英语 The voice of singing reverberat
惊起梁尘 拼音 jīng qǐ liáng chén 注音 ㄐ一ㄥ ㄑ一ˇ ㄌ一ㄤˊ ㄔㄣˊ 解释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出处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例子 忔憎声里金珠迸,惊起梁尘落舞帘。宋·赵元福《鹧鸪天·赠歌妓》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等。 感情 惊起梁尘是中性词。 繁体
黄梁一梦 拼音 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注音 ㄏㄨㄤˊ ㄌ一ㄤˊ 一 ㄇㄥˋ 解释 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 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例子 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黄梁一梦遂成仙道。(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 繁体 黃梁一夢
上梁不正下梁歪 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注音 ㄕㄤˋ ㄌ一ㄤˊ ㄅㄨˋ ㄓㄥˋ ㄒ一ㄚˋ ㄌ一ㄤˊ ㄨㄞ 解释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例子 茅盾《锻炼》:“上梁不正下梁歪,伤兵们果然做得过分一点。”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 感情 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中性词。 繁体 上樑不正下樑歪 近义 上好下甚、上梁不正 英语 when the above behave wrongly,the below will do th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