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贪骜诈 |
拼音 jié tān áo zhà 注音 ㄐ一ㄝˊ ㄊㄢ ㄠˊ ㄓㄚˋ 解释 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 出处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陈国瑞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牍,殷勤讽勉,奖其长而指其过,劝令痛改前非。”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感情 桀贪骜诈是贬义词。 繁体 桀貪驁詐 |
尔虞我诈 |
拼音 ěr yú wǒ zhà 注音 ㄦˇ ㄩˊ ㄨㄛˇ ㄓㄚˋ 解释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例子 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相互倾轧。 正音 “虞”,不能读作“wú”、“yù”。 辨形 “诈”,不能写作“乍”。 辨析 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都指互相玩弄手段计谋;但尔虞我诈偏重于互相欺骗;“钩心斗角”偏重于各用心计暗中斗争。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 |
矫情饰诈 |
拼音 jiǎo qíng shì zhà 注音 ㄐ一ㄠˇ ㄑ一ㄥˊ ㄕˋ ㄓㄚˋ 解释 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出处 宋 朱熹《与宰执札子》:“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辄具辞免,非敢矫情饰诈,罔上盗名。” 例子 至谓海瑞矫情饰诈,种种奸伪,卖器皿以易袍,用敝靴以易带,此真公孙弘布被中梦想所不能到者。明 沈德符《野获编 台省 房心宇侍郎》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矫情饰诈是贬义词。 繁体 矯情飾詐 近义 矫情饰伪 英语 deceive by covering |
诈痴不颠 |
拼音 zhà chī bù diān 注音 ㄓㄚˋ ㄔ ㄅㄨˋ ㄉ一ㄢ 解释 谓假装痴呆。 出处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方明白前日卖酒歌诗,诈痴不颠的老儿,正是他所差之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诈痴不颠是中性词。 繁体 詐癡不顛 近义 诈痴佯呆 |
巧诈不如拙诚 |
拼音 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注音 ㄑ一ㄠˇ ㄓㄚˋ ㄅㄨˋ ㄖㄨˊ ㄓㄨㄛ ㄔㄥˊ 解释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巧诈不如拙诚是中性词。 繁体 巧詐不如拙誠 近义 巧伪不如拙诚 |
勒索敲诈 |
拼音 lè suǒ qiāo zhà 注音 ㄌㄜˋ ㄙㄨㄛˇ ㄑ一ㄠ ㄓㄚˋ 解释 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出处 徐朔方《 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强行敲诈。 感情 勒索敲诈是贬义词。 繁体 勒索敲詐 近义 敲诈勒索 英语 shake down(squeeze out of) |
佯输诈败 |
拼音 yáng shū zhà bài 注音 一ㄤˊ ㄕㄨ ㄓㄚˋ ㄅㄞˋ 解释 佯、诈:假装。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三面夹攻,必获大胜。” 例子 刘、龚二人佯输诈败,四散去了,云长夺得州县,安民已定,班师回许昌。《三国演义》第二六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假装战败。 感情 佯输诈败是中性词。 繁体 佯輸詐敗 近义 诈败佯输 |
兵以诈立 |
拼音 bīng yǐ zhà lì 注音 ㄅ一ㄥ 一ˇ ㄓㄚˋ ㄌ一ˋ 解释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用兵策略。 感情 兵以诈立是中性词。 繁体 兵以詐立 近义 兵不厌诈 |
诈取豪夺 |
拼音 zhà qǔ háo duó 注音 ㄓㄚˋ ㄑㄨˇ ㄏㄠˊ ㄉㄨㄛˊ 解释 用欺骗的手段或武力夺取。 出处 茅盾《路》:“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不知道着落在何处,胁肩谄笑是不屑,诈取豪夺又不能。”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夺取别人的东西。 感情 诈取豪夺是贬义词。 繁体 詐取豪奪 近义 巧偷豪夺 |
尔诈我虞 |
拼音 ěr zhà wǒ yú 注音 ㄦˇ ㄓㄚˋ ㄨㄛˇ ㄩˊ 解释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例子 团结要是真正的团结,尔诈我虞是不行的。(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感情 尔诈我虞是贬义词。 繁体 爾詐我虞 近义 尔虞我诈 反义 坦诚相见 英语 double-cross each other |
佯轮诈败 |
拼音 yáng lún zhà bài 注音 一ㄤˊ ㄌㄨㄣˊ ㄓㄚˋ ㄅㄞˋ 解释 谓故意败阵。 出处 繁体 佯輪詐敗 |
兵不厌诈 |
拼音 bīng bù yàn zhà 注音 ㄅ一ㄥ ㄅㄨˋ 一ㄢˋ ㄓㄚˋ 解释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例子 若说兵不厌诈,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诈”,不能写作“炸”。 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宾 |
诈哑佯聋 |
拼音 zhà yǎ yáng lóng 注音 ㄓㄚˋ 一ㄚˇ 一ㄤˊ ㄌㄨㄥˊ 解释 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出处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双忠记 睢阳陷守》:“身在伍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诈哑佯聋是中性词。 繁体 詐啞佯聾 近义 装聋作哑 |
敲诈勒索 |
拼音 qiāo zhà lè suǒ 注音 ㄑ一ㄠ ㄓㄚˋ ㄌㄜˋ ㄙㄨㄛˇ 解释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例子 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曲波《林海雪原》三三) 正音 “勒”,不能读作“lèi”。 辨形 “诈”,不能写作“榨”。 辨析 敲诈勒索与“巧取豪夺”有 |
知不诈愚 |
拼音 zhì bù zhà yú 注音 ㄓˋ ㄅㄨˋ ㄓㄚˋ ㄩˊ 解释 知:通“智”。聪明人不欺诈老实愚昧的人。 出处 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知不诈愚是中性词。 繁体 知不詐愚 |
撒诈捣虚 |
拼音 sā zhà dǎo xū 注音 ㄙㄚ ㄓㄚˋ ㄉㄠˇ ㄒㄨ 解释 指说谎骗人。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幺道果。”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感情 撒诈捣虚是贬义词。 繁体 撒詐搗虚 |
掎挈伺诈 |
拼音 jǐ qiè sì zhà 注音 ㄐ一ˇ ㄑ一ㄝˋ ㄙˋ ㄓㄚˋ 解释 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出处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抓小辫子。 感情 掎挈伺诈是中性词。 繁体 掎挈伺詐 近义 掎挈司诈 英语 seize on somebody's mistakes and wait for an opportunity to frame him up |
诈败佯输 |
拼音 zhà bài yáng shū 注音 ㄓㄚˋ ㄅㄞˋ 一ㄤˊ ㄕㄨ 解释 诈、佯:假装。假装败阵,引人上当。 出处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被他诈败佯输,添兵减灶,在马陵山下,削木为号。” 例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9回:“二人诈败佯输,各拖兵器,回头就走。”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假败。 感情 诈败佯输是中性词。 繁体 詐敗佯輸 |
掎挈司诈 |
拼音 jǐ qiè sī zhà 注音 ㄐ一ˇ ㄑ一ㄝˋ ㄙ ㄓㄚˋ 解释 掎挈:指摘;司:同“伺”,侦候;诈:欺诈。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掎挈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抓小辫子。 感情 掎挈司诈是贬义词。 近义 掎挈伺诈 |
军不厌诈 |
拼音 jūn bù yàn zhà 注音 ㄐㄨㄣ ㄅㄨˋ 一ㄢˋ ㄓㄚˋ 解释 厌:厌弃,排斥;诈:蒙骗。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 出处 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作战。 感情 军不厌诈是中性词。 近义 兵不厌诈 英语 Nothing is too deceitful in war. |
刁滑奸诈 |
拼音 diāo huá jiān zhà 注音 ㄉ一ㄠ ㄏㄨㄚˊ ㄐ一ㄢ ㄓㄚˋ 解释 刁钻、油滑、奸邪、诡诈。极其阴险狡猾。 出处 感情 刁滑奸诈是贬义词。 繁体 刁滑奸詐 |
佯风诈冒 |
拼音 yáng fēng zhà mào 注音 一ㄤˊ ㄈㄥ ㄓㄚˋ ㄇㄠˋ 解释 犹言装疯卖傻。 出处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你个弟子孩儿,吃了两种酒,佯风诈冒,手之舞之的打我,你敢再来打我么?”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佯风诈冒是中性词。 繁体 佯風詐冐 近义 装疯卖傻 |
诈奸不及 |
拼音 zhà jiān bù jí 注音 ㄓㄚˋ ㄐ一ㄢ ㄅㄨˋ ㄐ一ˊ 解释 犹言十分奸诈。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诈奸不及是中性词。 繁体 詐姦不及 |
诈谋奇计 |
拼音 zhà móu qí jì 注音 ㄓㄚˋ ㄇㄡˊ ㄑ一ˊ ㄐ一ˋ 解释 指狡诈的谋划,出人意料的计策。 出处 宋·王懋《野客丛书·韩信之幸》:“有报成安君不用诈谋奇计,而广武君之说不行,信于是欣然大喜。”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诈谋奇计是中性词。 繁体 詐謀奇計 |
狂三诈四 |
拼音 kuáng sān zhà sì 注音 ㄎㄨㄤˊ ㄙㄢ ㄓㄚˋ ㄙˋ 解释 多方欺诈。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不诚实。 感情 狂三诈四是贬义词。 繁体 狂三詐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