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弓劲弩 |
拼音 qiáng gōng jìn nǔ 注音 ㄑ一ㄤˊ ㄍㄨㄥ ㄐ一ㄣˋ ㄋㄨˇ 解释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例子 前后多是强弓硬弩,兵马如林,都被射转。(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六回)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装备精良。 感情 强弓劲弩是中性词。 繁体 強弓勁弩 近义 强弓硬弩 英语 crossbows and stiff bows(powerful bows and stiff bows) |
杯弓市虎 |
拼音 bēi gōng shì hǔ 注音 ㄅㄟ ㄍㄨㄥ ㄕˋ ㄏㄨˇ 解释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出处 詧盦《学界风潮记 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上海有罢市之说,以致杯弓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恐惶,险状万分。”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自相惊扰。 感情 杯弓市虎是中性词。 繁体 桮弓市虎 近义 捕风捉影 |
跃马弯弓 |
拼音 yuè mǎ wān gōng 注音 ㄩㄝˋ ㄇㄚˇ ㄨㄢ ㄍㄨㄥ 解释 〖释义〗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出处 唐 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例子 其来戍者,又岂不能蓄数十辈建儿,跃马弯弓,以自为功名封殖计耶。(清 侯方域《为司徒公赠万将军序》)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跃马弯弓是中性词。 繁体 躍馬彎弓 近义 盘马弯弓 |
鞋弓襪浅 |
拼音 xié gōng wà qiǎn 注音 ㄒ一ㄝˊ ㄍㄨㄥ ㄨㄚˋ ㄑ一ㄢˇ 解释 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襪小”。 出处 |
鸟尽弓藏 |
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注音 ㄋ一ㄠˇ ㄐ一ㄣˋ ㄍㄨㄥ ㄘㄤˊ 解释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例子 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鸟尽弓藏”之祸。(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正音 “藏”,不能读作“zàng”。 辨形 “尽”,不能写作“进”。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 |
楚弓楚得 |
拼音 chǔ gōng chǔ dé 注音 ㄔㄨˇ ㄍㄨㄥ ㄔㄨˇ ㄉㄜˊ 解释 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例子 如今恰恰的不曾动身,这个东西送上门来,楚弓楚得,岂有再容它已来复去的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 辨形 “得”,不能写 |
弓马娴熟 |
拼音 gōng mǎ xián shú 注音 ㄍㄨㄥ ㄇㄚˇ ㄒ一ㄢˊ ㄕㄨˊ 解释 十分熟练拉弓射箭与马术。指人善于骑射。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若得此人,可以攻打贼巢。更兼他深通武艺,弓马娴熟。” 例子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又连番征战,弓马娴熟,见猎心喜。”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弓马娴熟是中性词。 英语 attain proficiency in archery and riding |
弓调马服 |
拼音 gōng diào mǎ fú 注音 ㄍㄨㄥ ㄉ一ㄠˋ ㄇㄚˇ ㄈㄨˊ 解释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 《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做事。 感情 弓调马服是中性词。 繁体 弓調馬服 英语 have made active preparations for war |
杯弓蛇影 |
拼音 bēi gōng shé yǐng 注音 ㄅㄟ ㄍㄨㄥ ㄕㄜˊ 一ㄥˇ 解释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处 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例子 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清 黄遵宪《感事》诗) 正音 “影”,不能读作“jǐng”。 辨形 “杯”,不能写作“怀”。 辨析 杯弓蛇影和“草木皆兵”;都有“把虚幻当真实;疑神疑鬼”的 |
强弓硬弩 |
拼音 qiáng gōng yìng nǔ 注音 ㄑ一ㄤˊ ㄍㄨㄥ 一ㄥˋ ㄋㄨˇ 解释 强:强劲的,有力的;弩:古代发箭的机械。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古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 例子 沈从文《箱子岩》:“手持强弓硬弩,长枪大戟,到处践踏蹂躏!”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装备精良。 感情 强弓硬弩是中性词。 繁体 強弓硬弩 近 |
开弓不放箭 |
拼音 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 注音 ㄎㄞ ㄍㄨㄥ ㄅㄨˋ ㄈㄤˋ ㄐ一ㄢˋ 解释 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 例子 我开弓不放箭,只是装装样子罢了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开弓不放箭是中性词。 繁体 開弓不放箭 近义 故作姿态 英语 draw the bow but not to discharge the arrow |
鞋弓襪小 |
拼音 xié gōng wà xiǎo 注音 ㄒ一ㄝˊ ㄍㄨㄥ ㄨㄚˋ ㄒ一ㄠˇ 解释 指旧时妇女小脚。 出处 |
鞋弓袜小 |
拼音 xié gōng wà xiǎo 注音 ㄒ一ㄝˊ ㄍㄨㄥ ㄨㄚˋ ㄒ一ㄠˇ 解释 指旧时妇女小脚。 出处 明·周朝俊《红梅记·夜走》:“鞋弓袜小行不便,却如何跋涉颠连?” 例子 许多随驾去的臣宰尚不能逃,公主鞋弓袜小,如何脱离得归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女性。 感情 鞋弓袜小是中性词。 繁体 鞵弓襪小 近义 鞋弓袜浅 |
乌焦巴弓 |
拼音 wū jiāo bā gōng 注音 ㄨ ㄐ一ㄠ ㄅㄚ ㄍㄨㄥ 解释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出处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五回:“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呼痛未终,已是晕倒。” 例子 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呼痛未终,已是晕倒。(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五回) 用法 作状 |
弓折刀尽 |
拼音 gōng zhé dāo jìn 注音 ㄍㄨㄥ ㄓㄜˊ ㄉㄠ ㄐ一ㄣˋ 解释 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刀尽。”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感情 弓折刀尽是中性词。 繁体 弓摺刀儘 近义 山穷水尽 |
弓上弦,刀出鞘 |
拼音 gōng shàng xián,dāo chū qiào 注音 ㄍㄨㄥ ㄕㄤˋ ㄒ一ㄢˊ,ㄉㄠ ㄔㄨ ㄑ一ㄠˋ 解释 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例子 绍剧《龙虎斗》第八场:“弓上弦,刀出鞘,人马悄悄转过宋营。”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 感情 弓上弦,刀出鞘是中性词。 近义 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
弯弓饮羽 |
拼音 wān gōng yǐn yǔ 注音 ㄨㄢ ㄍㄨㄥ 一ㄣˇ ㄩˇ 解释 形容勇猛善射。 出处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 例子 却敌吹笳刘越石,弯弓饮羽李将军。清梁标《送萧都阃之云中》 用法 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弯弓饮羽是中性词。 繁体 彎弓飲羽 近义 射石饮羽 |
伤弓之鸟 |
拼音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注音 ㄕㄤ ㄍㄨㄥ ㄓ ㄋ一ㄠˇ 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出处 《晋书 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例子 败了的,似伤弓之鸟。(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感情 伤弓之鸟是贬义词。 繁体 傷弓之鳥 近义 惊弓之鸟 英语 the bird that has been injured by the bow |
袭冶承弓 |
拼音 xí yě chéng gōng 注音 ㄒ一ˊ 一ㄝˇ ㄔㄥˊ ㄍㄨㄥ 解释 袭:继承;冶:冶炼金属;弓:制造弓箭。比喻继承父业。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例子 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枕经籍史,销灯火于三余;袭冶承弓,觊风云于一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袭冶承弓是中性词。 繁体 襲冶承弓 近义 父析子荷、子承父业 |
杯影蛇弓 |
拼音 bēi yǐng shé gōng 注音 ㄅㄟ 一ㄥˇ ㄕㄜˊ ㄍㄨㄥ 解释 同“杯弓蛇影”。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 感情 杯影蛇弓是中性词。 繁体 桮影虵弓 近义 杯弓蛇影 反义 处之泰然 |
盘马弯弓 |
拼音 pán mǎ wān gōng 注音 ㄆㄢˊ ㄇㄚˇ ㄨㄢ ㄍㄨㄥ 解释 盘马:骑着马绕圈子跑;弯弓:拉弓准备发射。骑马盘旋张弓欲射。比喻故作姿态而不付诸行动。 出处 唐 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例子 刘参谋不作声响,故意作出盘马弯弓的姿态,好逼七姑奶往深去谈。 辨形 “盘”,不能写作“盆”。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盘马弯弓是贬义词。 繁体 盤馬彎弓 近义 故作姿态 反义 立竿见影、不 |
櫜弓戢戈 |
拼音 chǔ gōng jí gē 注音 ㄔㄨˇ ㄍㄨㄥ ㄐ一ˊ ㄍㄜ 解释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出处 《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例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术传》:“是以未获从命,櫜弓戢戈。”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休战。 感情 櫜弓戢戈是中性词。 近义 櫜弓戢矢 |
蜚鸟尽,良弓藏 |
拼音 fēi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注音 ㄈㄟ ㄋ一ㄠˇ ㄐ一ㄣˋ,ㄌ一ㄤˊ ㄍㄨㄥ ㄘㄤˊ 解释 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感情 蜚鸟尽,良弓藏是中性词。 繁体 蜚鳥盡,良弓藏 近义 过河拆桥、飞鸟尽, |
惊弓之鸟 |
拼音 jīng gōng zhī niǎo 注音 ㄐ一ㄥ ㄍㄨㄥ ㄓ ㄋ一ㄠˇ 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 出处 《晋书 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例子 那些工头们,个个如惊弓之鸟,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 正音 “弓”,不能读作“gǒng”。 辨形 “鸟”,不能写作“乌”;“惊”,不能写作“警”。 辨析 惊弓之鸟和“漏网之鱼”结构相同;字面意思也有相近之处。但惊弓之鸟指受到惊吓 |
藏弓烹狗 |
拼音 cáng gōng pēng gǒu 注音 ㄘㄤˊ ㄍㄨㄥ ㄆㄥ ㄍㄡˇ 解释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 感情 藏弓烹狗是贬义词。 近义 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英语 the bow will be set aside,the hounds will be stewed and eaten--kick out someb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