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茅字的成语大全

茅字的常见组词有:茅茨不翦、茅室土阶、茅屋草舍、裂地分茅、胙土分茅、草茅之臣、竹篱茅舍、顿开茅塞、赐茅授土、波流茅靡、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占着茅坑不拉屎、土阶茅屋、土阶茅茨、三顾茅庐、蓬牖茅椽、名列前茅、茅塞顿开、茅屋采椽、茅茨土阶、茅室蓬户、茅庐三顾、列土分茅、裂土分茅、黄茅白苇、分茅裂土、分茅胙土、分茅锡土、分茅列土、分茅赐土、茅、初出茅庐、拔茅连茹、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茅字相关信息

  • 拼音máo
  • 部首
  • 总笔画8画
  • 统一码8305
  • 五笔ACBT|ACNT
  • 仓颉TNIH
  • 郑码EXIM
  • 四角44222

茅máoㄇㄠˊ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

含茅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拔茅连茹 拼音 bá máo lián rú 注音 ㄅㄚˊ ㄇㄠˊ ㄌ一ㄢˊ ㄖㄨˊ 解释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出处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例子 袁既病死,黎、段登台,拔茅连茹,弹冠相庆,徐遂入任为院秘书长。(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九回)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相互引荐。 感情 拔茅连
茅茨土阶 拼音 máo cí tǔ jiē 注音 ㄇㄠˊ ㄘˊ ㄊㄨˇ ㄐ一ㄝ 解释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例子 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陃。(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感情 茅茨土阶是中性词。 繁体 茅茨土階 近义 土阶茅屋、土阶茅茨、茅室土阶 英语 grass roof and earthen steps
顿开茅塞 拼音 dùn kāi máo sè 注音 ㄉㄨㄣˋ ㄎㄞ ㄇㄠˊ ㄙㄜˋ 解释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例子 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象使林道静顿开茅塞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正音 “塞”,不能读作“sāi”、“sài”。 用法
黄茅白苇 拼音 huáng máo bái wěi 注音 ㄏㄨㄤˊ ㄇㄠˊ ㄅㄞˊ ㄨㄟˇ 解释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出处 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例子 柳亚子《胡寄尘诗序》:“而黄茅白苇之诗派,遂遍天下矣。”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黄茅白苇是中性词。 繁体 黄茅白葦
分茅锡土 拼音 fēn máo xī tǔ 注音 ㄈㄣ ㄇㄠˊ ㄒ一 ㄊㄨˇ 解释 见“分茅赐土”。 出处 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分封诸侯。 感情 分茅锡土是中性词。 繁体 分茅錫土 近义 分茅赐土、分茅列土、分茅胙土
胙土分茅 拼音 zuò tǔ fēn máo 注音 ㄗㄨㄛ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 解释 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分茅胙土,赖周天子宠缓;右佛左萦,凭项庄王余烈。” 例子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37回:“现在的显擢官爵,胙土分茅。”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感情 胙土分茅是中性词。 近义 分茅胙土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 解释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例子 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辨形 “庐”,不能写作“芦”。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谜语 刘备请孔明 感情 三顾茅庐是褒义词。 繁体 三顧茅廬 近
茅室蓬户 拼音 máo shì péng hù 注音 ㄇㄠˊ ㄕˋ ㄆㄥˊ ㄏㄨˋ 解释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出处 《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用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住房简陋。 感情 茅室蓬户是中性词。 繁体 茅室蓬戶 近义 茅茨土阶、蓬门筚户 反义 雕梁画栋
列土分茅 拼音 liè tǔ fēn máo 注音 ㄌ一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 解释 谓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出处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例子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87回:“你二人都是开疆辟土的功臣,列土分茅的大将。”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分封土地。 感情 列土分茅是中性词。 近义 裂土分茅
竹篱茅舍 拼音 zhú lí máo shě 注音 ㄓㄨˊ ㄌ一ˊ ㄇㄠˊ ㄕㄜˇ 解释 用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顶的房屋。形容住房简陋或浓郁的田园风光。 出处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例子 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竹篱茅舍是中性词。 繁体 竹籬茅捨
裂地分茅 拼音 liè dì fēn máo 注音 ㄌ一ㄝˋ ㄉ一ˋ ㄈㄣ ㄇㄠˊ 解释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出处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例子 裂地分茅的想法不是天方夜谈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分封土地。 感情 裂地分茅是中性词。 近义 列土分茅、裂土分茅
茅屋采椽 拼音 máo wū cǎi chuán 注音 ㄇㄠˊ ㄨ ㄘㄞˇ ㄔㄨㄢˊ 解释 指住宿简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住宿简陋。 感情 茅屋采椽是中性词。 繁体 茅屋採椽 近义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 注音 ㄇㄠˊ ㄘˊ ㄅㄨˋ ㄐ一ㄢˇ,ㄘㄞˇ ㄔㄨㄢˊ ㄅㄨˋ ㄓㄨㄛˊ 解释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生活简陋。 感情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是中性词。 繁体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近义 茅屋采椽
草茅之臣 拼音 cǎo máo zhī chén 注音 ㄘㄠˇ ㄇㄠˊ ㄓ ㄔㄣˊ 解释 草茅:杂草。比喻在野无权的人。 出处 《仪礼·士相见礼》:“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感情 草茅之臣是中性词。 繁体 艸茅之臣 近义 平民百姓 反义 达官贵人、王公大臣
分茅裂土 拼音 fēn máo liè tǔ 注音 ㄈㄣ ㄇㄠˊ ㄌ一ㄝˋ ㄊㄨˇ 解释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出处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箫韶乐奏排筵宴。” 例子 朕自当分茅裂土,以爵卿等。(明 许仲琳《封社演义》第九十四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分封诸侯。 感情 分茅裂土是中性词。 近义 分茅列土
名列前茅 拼音 míng liè qián máo 注音 ㄇ一ㄥˊ ㄌ一ㄝˋ ㄑ一ㄢˊ ㄇㄠˊ 解释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例子 去年弟在京师,听说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颇为学台赏识,实在可贺可贺。(姚雪垠《李自成》
茅庐三顾 拼音 máo lú sān gù 注音 ㄇㄠˊ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 解释 见“草庐三顾” 出处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例子 明·陶宗仪《辍耕录·丘真人》:“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悬阔,有失躬迎之礼。”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求贤。 感情 茅庐三顾是中性词。 繁体 茅廬三顧 近义 草庐三顾 英语 call on somebody three times to show one's sincerity
分茅赐土 拼音 fēn máo cì tǔ 注音 ㄈㄣ ㄇㄠˊ ㄘˋ ㄊㄨˇ 解释 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出处 清·李渔《夺锦楼》:“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分封诸侯。 感情 分茅赐土是中性词。 繁体 分茅賜土 近义 分茅裂土、分茅列土、分茅锡土
分茅列土 拼音 fēn máo liè tǔ 注音 ㄈㄣ ㄇㄠˊ ㄌ一ㄝˋ ㄊㄨˇ 解释 谓分封侯位和土地。 出处 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例子 此次曹锟大封功臣,分茅列土,产出了三个大巡阅使来。仲平《三巡阅发表后的吴佩孚》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分封诸侯。 感情 分茅列土是中性词。 近义 分茅裂土、分茅赐土、分茅锡土
茅茨不翦 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注音 ㄇㄠˊ ㄘˊ ㄅㄨˋ ㄐ一ㄢˇ 解释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例子 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茅茨不翦,易层巢于故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简陋。 感情 茅茨不翦是中性词。 英语 grass roof is not cut in order
茅塞顿开 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注音 ㄇㄠˊ ㄙㄜˋ ㄉㄨㄣˋ ㄎㄞ 解释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例子 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正音 “塞”,不能读作“sài”。 辨形 “茅”,不能写作“矛”。 辨析 茅塞顿开与“恍然大悟”有别;茅塞顿开一般用于经别
土阶茅茨 拼音 tǔ jiē máo cí 注音 ㄊㄨˇ ㄐ一ㄝ ㄇㄠˊ ㄘˊ 解释 见“土阶茅屋”。 出处 《新唐书·薛收传》:“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例子 宋·洪迈《容斋续笔·逐贫赋》:“土阶茅茨,匪雕匪饰。” 用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住房简陋。 感情 土阶茅茨是中性词。 繁体 土階茅茨 近义 茅茨土阶、土阶茅屋、茅室土阶 反义 雕梁画栋、高楼大厦 英语 grass roof and earthen steps
占着茅坑不拉屎 拼音 zhàn zhe máo kēng bù lā shǐ 注音 ㄓㄢˋ ˙ㄓㄜ ㄇㄠˊ ㄎㄥ ㄅㄨˋ ㄌㄚ ㄕˇ 解释 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 出处 邓小平《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这样的领导干部,索性请他好好休息,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占着茅坑不拉屎是贬义词。 繁体 占着茅坑不拉拉
波流茅靡 拼音 bō liú máo mí 注音 ㄅㄛ ㄌ一ㄡˊ ㄇㄠˊ ㄇ一ˊ 解释 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出处 《明史 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自己的意见。 感情 波流茅靡是贬义词。 近义 随波逐流
初出茅庐 拼音 chū chū máo lú 注音 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 解释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例子 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 高老夫子》) 辨形 “茅庐”,不能写作“毛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