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蜀字的成语大全

蜀字的常见组词有:蜀鄙二僧、蜀得其龙、蜀贾卖药、获陇望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犬吠日、蜀锦吴绫、乐不思蜀、得陇望蜀、蜀、巴山蜀水、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蜀字相关信息

  • 拼音shǔ
  • 部首
  • 总笔画13画
  • 统一码8700
  • 五笔LQJU
  • 仓颉WLPLI
  • 郑码LKRI
  • 四角60127

蜀shǔㄕㄨˇ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客(旅游

含蜀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蜀鄙二僧 拼音 shǔ bǐ èr sēng 注音 ㄕㄨˇ ㄅ一ˇ ㄦˋ ㄙㄥ 解释 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出处 《白鹤堂时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不同条件的人。 感情 蜀鄙二僧是中性词。
乐不思蜀 拼音 lè bù sī shǔ 注音 ㄌㄜˋ ㄅㄨˋ ㄙ ㄕㄨˇ 解释 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例子 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 “蜀”,不能写作“属”。 辨析 乐
得陇望蜀 拼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注音 ㄉㄜˊ ㄌㄨㄥˇ ㄨㄤˋ ㄕㄨˇ 解释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出处 《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例子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鲁迅书信集 致陶元庆》)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de”。 辨形 “望”,不能写作“
蜀锦吴绫 拼音 shǔ jǐn wú líng 注音 ㄕㄨˇ ㄐ一ㄣˇ ㄨˊ ㄌ一ㄥˊ 解释 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例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2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丝织品。 感情 蜀锦吴绫是中性词。 繁体 蜀錦吴綾 近义
获陇望蜀 拼音 huò lǒng wàng shǔ 注音 ㄏㄨㄛˋ ㄌㄨㄥˇ ㄨㄤˋ ㄕㄨˇ 解释 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出处 《后汉书 岑彭传》载:东汉初年,隗器和公孙述分别割据于陇、蜀两地,光武帝刘秀使岑彭等率军攻打隗器所占的西城、上邽两地,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例子 其奈得入尺、获陇望蜀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慑狐威者,今日许以寸,明日予以尺;民间之贪蝇利者……。梁启超《论民
巴山蜀水 拼音 bā shān shǔ shuǐ 注音 ㄅㄚ ㄕㄢ ㄕㄨˇ ㄕㄨㄟˇ 解释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出处 例子 多少思怀在这圆圆月中,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常成一生追念,于是巴山蜀水近来,洞庭湘河近来,扬子江钟山也近来……(萧白《晚祷》) 感情 巴山蜀水是中性词。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拼音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注音 ㄕㄨˇ ㄓㄨㄥ ㄨˊ ㄉㄚˋ ㄐ一ㄤˋ,ㄌ一ㄠˋ ㄏㄨㄚˋ ㄗㄨㄛˋ ㄒ一ㄢ ㄈㄥ 解释 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出处 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例子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好比无牛捉了马耕田,好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感慨。 感情 蜀中无大将,廖
蜀贾卖药 拼音 shǔ gǔ mài yào 注音 ㄕㄨˇ ㄍㄨˇ ㄇㄞˋ 一ㄠˋ 解释 贾:商人。四川商人卖药,各得其所。指商人投机取巧谋取暴利。 出处 《郁离子》:“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商人投机取巧。 感情 蜀贾卖药是中性词。 繁体 蜀賈賣藥
蜀得其龙 拼音 shǔ dé qí lóng 注音 ㄕㄨˇ ㄉㄜˊ ㄑ一ˊ ㄌㄨㄥˊ 解释 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杰出人才。 感情 蜀得其龙是中性词。 繁体 蜀得其龍
蜀犬吠日 拼音 shǔ quǎn fèi rì 注音 ㄕㄨˇ ㄑㄨㄢˇ ㄈㄟˋ ㄖˋ 解释 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例子 李劼人《天魔舞》第24章:“古人说蜀犬吠日。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蜀犬吠日是贬义词。 近义 孤陋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