擗踊号呼 |
拼音 pǐ yǒng háo hū 注音 ㄆ一ˇ ㄩㄥˇ ㄏㄠˊ ㄏㄨ 解释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出处 清·汪琬《诰封陈母张淑人墓志铭》:“先生擗踊号呼,几绝者数矣。”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悲伤时。 感情 擗踊号呼是贬义词。 繁体 擗踴號嘑 近义 擗踊哭泣、擗踊号叫 |
大声疾呼 |
拼音 dà shēng jí hū 注音 ㄉㄚˋ ㄕㄥ ㄐ一ˊ ㄏㄨ 解释 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出处 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例子 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辨形 “疾”,不能写作“急”。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引起人们注意 |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
拼音 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注音 ㄊㄤˊ ㄕㄤˋ 一 ㄏㄨ,ㄐ一ㄝ ㄒ一ㄚˋ ㄅㄞˇ ㄋㄨㄛˋ 解释 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出处 《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例子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一呼百应。 感情 堂上一呼,阶下百 |
登高一呼 |
拼音 dēng gāo yī hū 注音 ㄉㄥ ㄍㄠ 一 ㄏㄨ 解释 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例子 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登高一呼,众山响应。(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感情 登高一呼是中性词。 繁体 登高一嘑 近义 振臂一呼 英语 make a clarion call(make a public appeal) |
呜呼噫嘻 |
拼音 wū hū yī xī 注音 ㄨ ㄏㄨ 一 ㄒ一 解释 叹词。表示慨叹。 出处 繁体 嗚呼噫嘻 |
呼天抢地 |
拼音 hū tiān qiāng dì 注音 ㄏㄨ ㄊ一ㄢ ㄑ一ㄤ ㄉ一ˋ 解释 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例子 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呼天抢地,哭个不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正音 “抢”,不能读作“qiǎng”。 辨形 “抢”,不能写作“呛”。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悲伤。 感情 呼天抢地是贬义词 |
呼吸之间 |
拼音 hū xī zhī jiān 注音 ㄏㄨ ㄒ一 ㄓ ㄐ一ㄢ 解释 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 出处 《晋书·郗鉴传》:“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 例子 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用法 作宾语;指短时间。 感情 呼吸之间是中性词。 繁体 嘑吸之閒 |
抢地呼天 |
拼音 qiāng dì hū tiān 注音 ㄑ一ㄤ ㄉ一ˋ ㄏㄨ ㄊ一ㄢ 解释 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抢地呼天,哭个不了。” 例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抢地呼天,哭个不了,官媒到此也奈何他不得。”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极度悲伤。 感情 抢地呼天是中性词。 繁体 搶地嘑天 近义 呼天抢地 反义 兴高采烈 英语 call on heaven and earth( |
同命运共呼吸 |
拼音 tóng mìng yùn gòng hū xī 注音 ㄊㄨㄥˊ ㄇ一ㄥˋ ㄩㄣˋ ㄍㄨㄥˋ ㄏㄨ ㄒ一 解释 形容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 例子 我们都是同命运共呼吸的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利害一致。 感情 同命运共呼吸是中性词。 繁体 同命運共嘑吸 近义 同呼吸共命运 英语 share weal and woe(share the same fate and breathe the same air;identify oneself heart and soul with) 俄语 жить одним дыхáнием |
踣地呼天 |
拼音 bó dì hū tiān 注音 ㄅㄛˊ ㄉ一ˋ ㄏㄨ ㄊ一ㄢ 解释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人很悲伤。 感情 踣地呼天是中性词。 繁体 踣地嘑天 近义 呼天抢地 反义 欢天喜地 |
奔走呼号 |
拼音 bēn zǒu hū háo 注音 ㄅㄣ ㄗㄡˇ ㄏㄨ ㄏㄠˊ 解释 奔走:奔跑。呼号:叫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7回:“一时奔走呼号,哭声遍野,扶老携幼,弃业抛家,都往内地乱窜。” 例子 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奔走呼号,力图挽救。(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二回) 用法 作谓语;指引起人们的注意。 感情 奔走呼号是中性词。 繁体 奔走嘑號 |
引类呼朋 |
拼音 yǐn lèi hū péng 注音 一ㄣˇ ㄌㄟˋ ㄏㄨ ㄆㄥˊ 解释 引:招来;类:同类;呼:叫。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出处 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 例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6回:“引类呼朋,加周龙皋老婆、白姑子之类,阵进阵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朋友交往。 感情 引类呼朋是中性词。 繁体 引類嘑朋 近义 呼朋引类 |
瞠呼其后 |
拼音 chēng hū qí hòu 注音 ㄔㄥ ㄏㄨ ㄑ一ˊ ㄏㄡˋ 解释 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出处 《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繁体 瞠呼其後 |
语笑喧呼 |
拼音 yǔ xiào xuān hū 注音 ㄩˇ ㄒ一ㄠˋ ㄒㄨㄢ ㄏㄨ 解释 见“语笑喧哗”。 出处 明·无名氏《陈仓路》第四折:“则要你悄语低言,不要你语笑喧呼。”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语笑喧呼是中性词。 繁体 語笑喧嘑 近义 语笑喧哗 |
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
拼音 hū niú yě kě,hū mǎ yě kě 注音 ㄏㄨ ㄋ一ㄡˊ 一ㄝˇ ㄎㄜˇ,ㄏㄨ ㄇㄚˇ 一ㄝˇ ㄎㄜˇ 解释 呼:称呼;可:可以。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指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还是按自己意愿去做。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例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用法 作宾语 |
欢呼雷动 |
拼音 huān hū léi dòng 注音 ㄏㄨㄢ ㄏㄨ ㄌㄟˊ ㄉㄨㄥˋ 解释 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3回:“只听那梨花林边,一个大孩子领了八九个狂童,欢呼雷动。” 例子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进城时看到大街两旁人山人海,欢呼雷动。”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欢乐的气氛。 感情 欢呼雷动是中性词。 近义 欢声雷动、欢声如雷 英语 Cheers rend the air like thunder. |
后拥前呼 |
拼音 hòu yōng qián hū 注音 ㄏㄡˋ ㄩㄥ ㄑ一ㄢˊ ㄏㄨ 解释 后面簇拥,前面吆喝。形容出行时气派很大。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怎如你喜都都,后拥前呼。” 例子 只见后拥前呼,众官员下马,在前厅换衣服良久。《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权贵等。 感情 后拥前呼是中性词。 繁体 后擁前嘑 近义 前呼后拥、后拥前驱 英语 have a retinue behind and before(with a large retinue) |
呼天钥地 |
拼音 hū tiān yào dì 注音 ㄏㄨ ㄊ一ㄢ 一ㄠˋ ㄉ一ˋ 解释 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出处 繁体 呼天鑰地 |
欢呼鼓舞 |
拼音 huān hū gǔ wǔ 注音 ㄏㄨㄢ ㄏㄨ ㄍㄨˇ ㄨˇ 解释 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出处 宋·苏轼《缴进免五谷力胜税钱议札子》:“去岁扈从南郊,亲见百姓父老,瞻望圣颜,欢呼鼓舞。” 用法 作谓语;指高兴。 感情 欢呼鼓舞是中性词。 繁体 歡嘑皷舞 |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
拼音 hū zhī jí zhì,huī zhī jí qù 注音 ㄏㄨ ㄓ ㄐ一ˊ ㄓˋ,ㄏㄨㄟ ㄓ ㄐ一ˊ ㄑㄨˋ 解释 呼:召唤;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潘金莲房中,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妇人常叫他雪贼。” 用法 作定语、分句;形容任意使唤。 感情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是中性词。 近义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英语 be at somebody's beck and call |
呼不给吸 |
拼音 hū bù jǐ xī 注音 ㄏㄨ ㄅㄨˋ ㄐ一ˇ ㄒ一 解释 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 出处 《淮南子·兵略训》:“眯不给抚,呼不给吸。”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恐惧等时。 感情 呼不给吸是中性词。 繁体 嘑不給吸 |
大呼小叫 |
拼音 dà hū xiǎo jiào 注音 ㄉㄚˋ ㄏㄨ ㄒ一ㄠˇ ㄐ一ㄠˋ 解释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例子 擎火把的都是年轻的农民,另一只手提着枪,也有拿镐的,大呼小叫的嚷嚷着。杨朔《雪花飘飘》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不懂礼貌。 感情 大呼小叫是贬义词。 繁体 大嘑小叫 近义 大喊大叫、大吵大闹 反义 无声无息、消声匿迹 英语 shout and wra |
呼朋引类 |
拼音 hū péng yǐn lèi 注音 ㄏㄨ ㄆㄥˊ 一ㄣˇ ㄌㄟˋ 解释 朋:朋友;引:带领;呼:呼唤;类:同类。指叫唤;招引同类的人。多形容坏人互相勾结。 出处 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同类呼朋,摇头鼓翼。” 例子 丹士呼朋引类,又去约了两三个帮手来做。(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辨形 “引”,不能写作“应”。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感情 呼朋引类是贬义词。 繁体 嘑朋引類 近义 同类呼朋、相互勾 |
千呼万唤 |
拼音 qiān hū wàn huàn 注音 ㄑ一ㄢ ㄏㄨ ㄨㄢˋ ㄏㄨㄢˋ 解释 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出处 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例子 (1)任凭你千呼万唤,他总是置若罔闻。 (2)对于时代和人民的千呼万唤,我们的影视工作者应当及时作出回答。 正音 “呼”,不能读作“hú”。 辨形 “唤”,不能写作“换”。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感情 千呼万唤是中性词。 繁体 千嘑萬唤 近义 呼天喊地 英语 ca |
大呼小喝 |
拼音 dà hū xiǎo hē 注音 ㄉㄚˋ ㄏㄨ ㄒ一ㄠˇ ㄏㄜ 解释 同“大呼小叫”。 出处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小喝做甚么?’” 用法 作谓语、状语、补语;用于不懂礼貌。 感情 大呼小喝是中性词。 繁体 大嘑小喝 近义 大呼小叫 反义 轻言细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