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不吭 |
拼音 yī shēng bù kēng 注音 一 ㄕㄥ ㄅㄨˋ ㄎㄥ 解释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 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 例子 王朔《动物凶猛》:“方方一声不吭地从人群中挤上来,用手里的砖朝这孩子的颅顶使劲一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一声不吭是中性词。 繁体 一聲不吭 近义 一言不发、一声不响 反义 喋喋不休 英语 not say a word 俄语 ни звука |
扼吭拊背 |
拼音 è háng fǔ bèi 注音 ㄜˋ ㄏㄤˊ ㄈㄨˇ ㄅㄟˋ 解释 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出处 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例子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厚集南北洋战舰,分拨出巡,为扼吭拊背之谋。”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控制要害。 感情 扼吭拊背是中性词。 繁体 搤吭拊背 近义 扼喉抚背 英语 seize |
批吭捣虚 |
拼音 pī kēng dǎo xū 注音 ㄆ一 ㄎㄥ ㄉㄠˇ ㄒㄨ 解释 见“批亢捣虚”。 出处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为头说谎,调皮无赛。” 例子 自家姓炒名皮,字蓼花,乃油嘴出身,平昔帮闲钻懒,批吭捣虚。明·无名氏《石榴园》第一折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抓住要害而打击其空虚。 感情 批吭捣虚是中性词。 繁体 批吭搗虚 近义 批亢捣虚 英语 attack the vital position and unguarded places of the enemy |
引吭悲歌 |
拼音 yǐn háng bēi gē 注音 一ㄣˇ ㄏㄤˊ ㄅㄟ ㄍㄜ 解释 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出处 冰心《樱花赞》:“墓地里尽是些阴郁的低头扫墓的人,间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 |
不声不吭 |
拼音 bù shēng bù kēng 注音 ㄅㄨˋ ㄕㄥ ㄅㄨˋ ㄎㄥ 解释 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他不声不吭,唿地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对部走去。” 例子 等到人们七嘴八舌把话都说光倒净以后,他不声不吭,唿豁开人,带着一股风直向工程队队部走去。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二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默不做声。 感情 不声不吭是中性词。 繁体 不聲不吭 近义 不声不响、默不做声 反义 大喊大叫、 |
拊背扼吭 |
拼音 fǔ bèi è kēng 注音 ㄈㄨˇ ㄅㄟˋ ㄜˋ ㄎㄥ 解释 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出处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例子 俄既东向并亚细亚诸国,而后拊背扼吭以薄英法,则其志可逞也。清 王韬《跋〈同送西吉甫文〉》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控制要害。 感情 拊背扼吭是中性词。 繁体 拊背搤吭 |
引吭高歌 |
拼音 yǐn háng gāo gē 注音 一ㄣˇ ㄏㄤˊ ㄍㄠ ㄍㄜ 解释 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噪子;大声歌唱。 出处 晋 张华注《离经》:“搏则利嘴,呜则引吭。” 例子 她们引吭高歌的时候,曳声很长,抑扬起落。(叶圣陶《醉后》) 正音 “吭”,不能读作“kàng”。 辨形 “吭”,不能写作“亢”。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引吭高歌是褒义词。 繁体 引吭高謌 近义 放声歌唱 反义 默不做声、浅酌低吟 英语 sing with outstret |
捣虚批吭 |
拼音 dǎo xū pī háng 注音 ㄉㄠˇ ㄒㄨ ㄆ一 ㄏㄤˊ 解释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 出处 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例子 夫声东击西者,贼寇之奸态也;捣虚批吭者,兵家之长策也。《旧唐书·裴矩传》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攻击。 感情 捣虚批吭是中性词。 繁体 搗虚批吭 近义 批吭捣虚 |
引吭高唱 |
拼音 yǐn háng gāo chàng 注音 一ㄣˇ ㄏㄤˊ ㄍㄠ ㄔㄤˋ 解释 吭:嗓子,喉咙。喉咙高声歌唱。 出处 王蕙玲《人间四月天》第二卷一:“一个叫花子又从后台我来一根连响棍,边敲边唱。志摩也引吭高唱一曲英国民歌。” |
引吭高声 |
拼音 yǐn kēng gāo shēng 注音 一ㄣˇ ㄎㄥ ㄍㄠ ㄕㄥ 解释 引吭:放开嗓子。放开喉咙,高声歌唱。亦作“引吭高歌”、“啭喉高歌”。 出处 倪匡《暗号之二》一:“这就是合该有事了,我由于酒兴高,所以一路“引吭高声”,唱的是“满江红”,从“怒发冲冠”开始,进屋之后,刚好唱到“壮志饥餐胡虏肉”。” 繁体 引吭高聲 |
扼吭夺食 |
拼音 è gāng duó shí 注音 ㄜˋ ㄍㄤ ㄉㄨㄛˊ ㄕˊ 解释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出处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例子 他通常采用扼吭夺食的处理办法 用法 作宾语、定语;比喻使人陷于绝境。 感情 扼吭夺食是中性词。 繁体 搤吭奪食 |
攻心扼吭 |
拼音 gōng xīn è kēng 注音 ㄍㄨㄥ ㄒ一ㄣ ㄜˋ ㄎㄥ 解释 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出处 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斗争等。 感情 攻心扼吭是中性词。 繁体 攻心搤吭 |
拊背搤吭 |
拼音 fǔ bèi hè kēng 注音 ㄈㄨˇ ㄅㄟˋ ㄏㄜˋ ㄎㄥ 解释 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出处 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例子 俄既东向并亚细亚诸国,而后拊背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