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发莫数 |
拼音 zhuó fà mò shǔ 注音 ㄓㄨㄛˊ ㄈㄚˋ ㄇㄛˋ ㄕㄨˇ 解释 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出处 《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例子 方尚乃口穷之时,盖擢发莫数其罪。宋 苏轼《到惠州谢表》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数量多。 感情 擢发莫数是中性词。 繁体 擢發莫數 近义 擢发难数 |
擢发抽肠 |
拼音 zhuó fà chōu cháng 注音 ㄓㄨㄛˊ ㄈㄚˋ ㄔㄡ ㄔㄤˊ 解释 擢:拔。拔下头发,抽出肚肠。形容自引罪贵,表示悔恨,以求宽恕。 出处 《梁书·伏顺传》:“岂有人臣奉如此之诏而不亡魂破胆,归罪有司,擢发抽肠,少自论谢?”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擢发抽肠是中性词。 繁体 擢發抽腸 |
采擢荐进 |
拼音 cǎi zhuó jiàn jìn 注音 ㄘㄞˇ ㄓㄨㄛˊ ㄐ一ㄢˋ ㄐ一ㄣˋ 解释 擢:选拔,提拔;荐:推荐。指对人才的选拔、举荐和提升。 出处 唐·韩愈《感二鸟赋》:“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 感情 采擢荐进是中性词。 繁体 採擢荐進 |
拔犀擢象 |
拼音 bá xī zhuó xiàng 注音 ㄅㄚˊ ㄒ一 ㄓㄨㄛˊ ㄒ一ㄤˋ 解释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 宋 王详《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法意,鲜如克。” 例子 既然要人任人唯亲,又怎能做到拔犀擢象呢?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选拔人才。 感情 拔犀擢象是中性词。 近义 任人唯贤 反义 任人唯亲 |
擢筋割骨 |
拼音 zhuó jīn gē gǔ 注音 ㄓㄨㄛˊ ㄐ一ㄣ ㄍㄜ ㄍㄨˇ 解释 犹言擢筋剥肤。 出处 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近岁以来,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于刑罚。”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擢筋割骨是贬义词。 近义 擢筋剥肤 |
擢筋剥肤 |
拼音 zhuó jīn bāo fū 注音 ㄓㄨㄛˊ ㄐ一ㄣ ㄅㄠ ㄈㄨ 解释 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 出处 宋·苏洵《田制》:“吾之民反戚戚不乐,常若擢筋剥肤以供亿其上。”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擢筋剥肤是贬义词。 繁体 擢筋剥膚 近义 擢筋割骨 |
擢发难数 |
拼音 zhuó fà nán shǔ 注音 ㄓㄨㄛˊ ㄈㄚˋ ㄋㄢˊ ㄕㄨˇ 解释 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之罪,尚未足。” 例子 可死之罪,擢发难数。(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梁》) 正音 “擢”,不能读作“zhái”;“数”,不能读作“shù”;“发”,不能读作“fā”。 辨形 “擢”,不能写作“濯”。 辨析 擢发难数与“罄竹难书”有别:擢发难数侧重于形容数不清;“罄竹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