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袖分桃 |
拼音 duàn xiù fēn táo 注音 ㄉㄨㄢˋ ㄒ一ㄡˋ ㄈㄣ ㄊㄠˊ 解释 断:截断;分:分出。借指男宠。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贤传》:“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难》:“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例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男宠。 感情 断袖分桃是中性词。 繁体 斷袖分桃 近义 断袖余桃 |
揎拳裸袖 |
拼音 xuān quán luǒ xiù 注音 ㄒㄨㄢ ㄑㄨㄢˊ ㄌㄨㄛˇ ㄒ一ㄡˋ 解释 犹言揎拳捋袖。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夏侯玄]揎拳裸袖,径击司马师,却被武士擒住。” 例子 看他揎拳裸袖,两眼睁得铜铃也似,一些笑颜也没有,一句闲话也不说,却象个怒气填胸,寻事发作的一般。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揎拳裸袖是中性词。 繁体 揎拳躶袖 近义 裸袖揎拳 英语 roll up one's sleeves and raise o |
袖里藏刀 |
拼音 xiù lǐ cáng dāo 注音 ㄒ一ㄡˋ ㄌ一ˇ ㄘㄤˊ ㄉㄠ 解释 袖中暗藏凶器。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出处 例子 王熙凤是一个脸上带笑、袖里藏刀的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很阴险。 感情 袖里藏刀是贬义词。 繁体 袖裏藏刀 近义 笑里藏刀 |
袖里玄机 |
拼音 xiù lǐ xuán jī 注音 ㄒ一ㄡˋ ㄌ一ˇ ㄒㄨㄢˊ ㄐ一 解释 玄机:道家所谓的奥秘。袖里藏有奥妙的道理。指暗中采用的玄妙谋略。 出处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66回:“又不知,袖里玄机怎主张。”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袖里玄机是中性词。 繁体 袖裏玄機 |
袖手傍观 |
拼音 xiù shǒu bàng guān 注音 ㄒ一ㄡˋ ㄕㄡˇ ㄅㄤˋ ㄍㄨㄢ 解释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 出处 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们袖手傍观,英雄拔刀相济。”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感情 袖手傍观是中性词。 近义 袖手旁观 英语 stand by |
蜂虿作于怀袖 |
拼音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注音 ㄈㄥ ㄔㄞˋ ㄗㄨㄛˋ ㄩˊ ㄏㄨㄞˊ ㄒ一ㄡˋ 解释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出处 《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用法 作定语、分句;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感情 蜂虿作于怀袖是中性词。 繁体 蜂蠆作于懷袖 |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
拼音 cháng xiù shàn wǔ,duō qián shàn gǔ 注音 ㄔㄤˊ ㄒ一ㄡˋ ㄕㄢˋ ㄨˇ,ㄉㄨㄛ ㄑ一ㄢˊ ㄕㄢˋ ㄍㄨˇ 解释 善:擅长;贾:做买卖。比喻凭借优越条件,事情容易成功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例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感情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是中性词。 繁体 |
袖里乾坤 |
拼音 xiù lǐ qián kūn 注音 ㄒ一ㄡˋ ㄌ一ˇ ㄑ一ㄢˊ ㄎㄨㄣ 解释 乾坤:指天地。袖中藏有天地。比喻离奇的幻术。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大仙把玉薼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 例子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65回:“这正是袖里乾坤的妙法。”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袖里乾坤是中性词。 繁体 袖裏乾堃 近义 壶中天地 |
裸袖揎衣 |
拼音 luǒ xiù xuān yī 注音 ㄌㄨㄛˇ ㄒ一ㄡˋ ㄒㄨㄢ 一 解释 裸:裸露;揎衣:卷袖。卷起或捋起衣袖,裸露手臂 出处 元·马致远《哨遍》:“当日先生沈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裸露手臂。 感情 裸袖揎衣是中性词。 繁体 躶袖揎衣 英语 wrap up the sleeves |
拂袖而归 |
拼音 fú xiù ér guī 注音 ㄈㄨˊ ㄒ一ㄡˋ ㄦˊ ㄍㄨㄟ 解释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例子 厌红尘,拂袖而归,为丘壑情浓,名利心灰。(元 汪元亨《折桂令 归隐》) 用法 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拂袖而归是中性词。 繁体 拂袖而歸 近义 辞官归隐 |
裸袖揎拳 |
拼音 luǒ xiù xuān quán 注音 ㄌㄨㄛˇ ㄒ一ㄡˋ ㄒㄨㄢ ㄑㄨㄢˊ 解释 挽起衣袖,露出拳头,形容浪荡。 出处 元 张鸣善《水仙子 讥时》:“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感情 裸袖揎拳是贬义词。 繁体 躶袖揎拳 近义 攞袖揎拳 |
撺拳拢袖 |
拼音 cuān quán lǒng xiù 注音 ㄘㄨㄢ ㄑㄨㄢˊ ㄌㄨㄥˇ ㄒ一ㄡˋ 解释 捏紧拳头,卷起袖口。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出到大门外,汪为露还撺拳拢袖要打那侯小槐。” 例子 他急得要撺拳拢袖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感情 撺拳拢袖是贬义词。 繁体 攛拳攏袖 近义 擦掌磨拳 英语 clench one's fist and roll up one's sleeves―prepare to fight |
后进领袖 |
拼音 hòu jìn lǐng xiù 注音 ㄏㄡˋ ㄐ一ㄣˋ ㄌ一ㄥˇ ㄒ一ㄡˋ 解释 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出处 《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例子 绘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南齐书·刘绘传》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后进领袖是中性词。 繁体 后進領袖 近义 后起之秀、后来之秀 |
长袖善舞 |
拼音 cháng xiù shàn wǔ 注音 ㄔㄤˊ ㄒ一ㄡˋ ㄕㄢˋ ㄨˇ 解释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例子 李春山长袖善舞,当时的一班名公巨卿,甚至连醇王都被他巴结上了。(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善于钻营。 谜语 袖舞 感情 长袖善舞是中性词。 繁体 長 |
清风两袖 |
拼音 qīng fēng liǎng xiù 注音 ㄑ一ㄥ ㄈㄥ ㄌ一ㄤˇ ㄒ一ㄡˋ 解释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例子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 都穆《都公谭篡》卷上)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为官清廉。 感情 清风两袖是中性词。 繁体 清風兩袖 近义 两袖清风 反义 公饱私囊 英语 be honest and upright(hav |
翠袖红裙 |
拼音 cuì xiù hóng qún 注音 ㄘㄨㄟˋ ㄒ一ㄡˋ ㄏㄨㄥˊ ㄑㄨㄣˊ 解释 翠:青绿色。指妇女的服装。借指妇女。 出处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总然你富才华,高名分,谁不爱翠袖红裙。” 用法 作宾语、定语;借指妇女。 感情 翠袖红裙是中性词。 繁体 翠袖紅帬 |
揎拳捋袖 |
拼音 xuān quán luō xiù 注音 ㄒㄨㄢ ㄑㄨㄢˊ ㄌㄨㄛ ㄒ一ㄡˋ 解释 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出处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 例子 张贤亮《习惯死亡》第三部:“我既不敢像老祖宗那样一发怒就揎拳捋袖也失去了那位叔祖爷的潇洒。”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发怒的样子。 感情 揎拳捋袖是中性词。 近义 揎拳掳袖 英语 intend to come to blows |
摆袖却金 |
拼音 bǎi xiù què jīn 注音 ㄅㄞˇ ㄒ一ㄡˋ ㄑㄩㄝˋ ㄐ一ㄣ 解释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出处 唐 韩愈《顺宗实录》第五卷:“执谊为翰林学士,受财为人求科第,夏卿不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摆袖引身而去。”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拒贿。 感情 摆袖却金是褒义词。 繁体 擺袖却金 反义 照单全收 |
拂袖而去 |
拼音 fú xiù ér qù 注音 ㄈㄨˊ ㄒ一ㄡˋ ㄦˊ ㄑㄨˋ 解释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例子 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鲁迅《两地书 一三五》) 正音 “拂”,不能读作“fó”。 辨形 “袖”,不能写作“柚”。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拂袖而去是中性词。 近义 扬长而去 英语 leave with a flick of one' |
袖中挥拳 |
拼音 xiù zhōng huī quán 注音 ㄒ一ㄡˋ ㄓㄨㄥ ㄏㄨㄟ ㄑㄨㄢˊ 解释 挥:舞动。形容迫不及待地跟人争斗。 出处 清·王夫之《示子侄》:“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袖中挥拳是中性词。 繁体 袖中揮拳 |
旁观袖手 |
拼音 páng guān xiù shǒu 注音 ㄆㄤˊ ㄍㄨㄢ ㄒ一ㄡˋ ㄕㄡˇ 解释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出处 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感情 旁观袖手是中性词。 繁体 旁觀袖手 近义 袖手旁观 反义 拔刀相助 英语 stand by with folded arms(stand idle) 日语 拱手(きょうしゅ)傍観 |
拂袖而起 |
拼音 fú xiù ér qǐ 注音 ㄈㄨˊ ㄒ一ㄡˋ ㄦˊ ㄑ一ˇ 解释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用法 作谓语;用于发怒时。 感情 拂袖而起是中性词。 近义 拂袖而去、拂衣而去 英语 go off in a huff |
攞袖揎拳 |
拼音 luó xiù xuān quán 注音 ㄌㄨㄛˊ ㄒ一ㄡˋ ㄒㄨㄢ ㄑㄨㄢˊ 解释 挽起袖子,露出拳头,准备动武。 出处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吼攞袖揎拳。”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准备动武。 感情 攞袖揎拳是中性词。 近义 揎拳攞袖 |
揎拳舞袖 |
拼音 xuān quán wǔ xiù 注音 ㄒㄨㄢ ㄑㄨㄢˊ ㄨˇ ㄒ一ㄡˋ 解释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又有一班猛勇骁悍之辈,揎拳舞袖,说强夸胜,自称好汉,相见了便觉分外兴高,说话处脾胃多燥,行事时举步生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揎拳舞袖是中性词。 近义 揎拳裸袖 英语 get ready to fight |
断袖余桃 |
拼音 duàn xiù yú táo 注音 ㄉㄨㄢˋ ㄒ一ㄡˋ ㄩˊ ㄊㄠˊ 解释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亦作“断袖之欢”,“断袖分桃”,“断袖之好”,“断袖之契”,“断袖之癖”,“断袖之冤”。 出处 繁体 斷袖餘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