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诛字的成语大全

诛字的常见组词有:诛不避贵、诛凶殄逆、诛凶讨逆、诛心之律、诛一警百、诛意之法、拨乱诛暴、比屋可诛、神怒天诛、萧斧之诛、诛求无时、罪不胜诛、罪不容诛、诛求无已、诛求无度、诛求不已、诛尽杀绝、诛故贳误、诛锄异己、诛暴讨逆、赏立诛必、死有余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人人得而诛之、诛心之论、诛求无厌、天诛地灭、天地诛戮、天地诛灭、朋坐族诛、口诛笔伐、禁暴诛乱、斧钺之诛、伏法受诛、诛、不教而诛、笔伐口诛、笔诛墨伐、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诛字相关信息

  • 拼音zhū
  • 部首
  • 总笔画8画
  • 统一码8BDB
  • 五笔YRIY|YTFY
  • 仓颉IVHJD
  • 郑码SMKO
  • 四角35790

诛zhūㄓㄨˉ 把罪人杀死:害民者~。~灭。~锄。~戮。伏~。 责罚:~意(

含诛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拨乱诛暴 拼音 bō luàn zhū bào 注音 ㄅㄛ ㄌㄨㄢˋ ㄓㄨ ㄅㄠˋ 解释 拨:治理;诛:杀戮。平定乱世,诛杀强暴,使天下太平。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例子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恩泽侯表》:“高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日不暇给。”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使天下安定。 感情 拨乱诛暴是中性词。 繁体 撥亂誅暴
诛心之论 拼音 zhū xīn zhī lùn 注音 ㄓㄨ ㄒ一ㄣ ㄓ ㄌㄨㄣˋ 解释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例子 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
死有余诛 拼音 sǐ yǒu yú zhū 注音 ㄙˇ 一ㄡˇ ㄩˊ ㄓㄨ 解释 犹死有余辜。 出处 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其为尸素,死有余诛。”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罪大恶极。 感情 死有余诛是中性词。 繁体 死有余誅 近义 死有余责、死有余罪 英语 Even death would not expiate all his crimes.
诛暴讨逆 拼音 zhū bào tǎo nì 注音 ㄓㄨ ㄅㄠˋ ㄊㄠˇ ㄋ一ˋ 解释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诛:讨伐。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例子 他凭着一身武艺,诛暴讨逆深得百姓拥戴。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 诛暴讨逆是褒义词。 繁体 誅暴討逆 近义 诛凶殄逆 英语 wipe out the evil
诛凶讨逆 拼音 zhū xiōng tǎo nì 注音 ㄓㄨ ㄒㄩㄥ ㄊㄠˇ ㄋ一ˋ 解释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身为上将,统领大军,奋武扬威,诛凶讨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诛凶讨逆是中性词。 近义 诛暴讨逆、诛凶殄逆
诛求无时 拼音 zhū qiú wú shí 注音 ㄓㄨ ㄑ一ㄡˊ ㄨˊ ㄕˊ 解释 诛求:苛求。勒索。不断地进行勒索,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贪心不足。 感情 诛求无时是贬义词。 近义 诛求无度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拼音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注音 ㄖㄣˊ ㄅㄨˋ ㄨㄟˋ ㄐ一ˇ,ㄊ一ㄢ ㄓㄨ ㄉ一ˋ ㄇ一ㄝˋ 解释 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出处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例子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份千百年私有制最沉重的遗产,风靡旧世界的腐朽人生哲学,在这里
天诛地灭 拼音 tiān zhū dì miè 注音 ㄊ一ㄢ ㄓㄨ ㄉ一ˋ ㄇ一ㄝˋ 解释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出处 宋 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例子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正音 “诛”,不能读作“zū”。 辨形 “诛”,不能写作“株”。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人寿 感情 天诛地灭是贬义词。 繁体 天誅地滅 近义 天理难容 反义 天经地义 英语 stand demmed by God(maybe excut
人人得而诛之 拼音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 注音 ㄖㄣˊ ㄖㄣˊ ㄉㄜˊ ㄦˊ ㄓㄨ ㄓ 解释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出处 《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人人得而诛之是中性词。 繁体 人人得而誅之 近义 人人得而讨之 英语 Anybody has the right to put him to death.(Enyone will have the right to punish him.)
伏法受诛 拼音 fú fǎ shòu zhū 注音 ㄈㄨˊ ㄈㄚˇ ㄕㄡˋ ㄓㄨ 解释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案件等。 谜语 领死 感情 伏法受诛是中性词。 繁体 伏灋受誅
禁暴诛乱 拼音 jìn bào zhū luàn 注音 ㄐ一ㄣˋ ㄅㄠˋ ㄓㄨ ㄌㄨㄢˋ 解释 禁除暴行,诛杀叛乱。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例子 于是乎立之君,付之以生杀之权,使之禁暴诛乱,抑顽恶而扶弱善也。明刘基《郁离子·蛇蝎》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打击犯罪。 感情 禁暴诛乱是中性词。 繁体 禁暴誅亂 近义 禁暴静乱
比屋可诛 拼音 bǐ wū kě zhū 注音 ㄅ一ˇ ㄨ ㄎㄜˇ ㄓㄨ 解释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出处 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例子 章炳麟《满洲总督侵吞赈款状》:“则一命以上,比屋可诛,亦非清律所能容矣。”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民风败坏。 感情 比屋可诛是中性词。 繁体 比屋可誅 近义 世风日下 反义 比屋可封
诛故贳误 拼音 zhū gù shì wù 注音 ㄓㄨ ㄍㄨˋ ㄕˋ ㄨˋ 解释 谓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答佞》:“故曰: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诛故贳误是中性词。 繁体 誅故贳誤
诛一警百 拼音 zhū yī jǐng bǎi 注音 ㄓㄨ 一 ㄐ一ㄥˇ ㄅㄞˇ 解释 诛:杀戮,处罚。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 出处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警戒别人。 感情 诛一警百是中性词。 近义 杀一警百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拼音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注音 ㄑ一ㄝˋ ㄍㄡ ㄓㄜˇ ㄓㄨ,ㄑ一ㄝˋ ㄍㄨㄛˊ ㄓㄜˇ ㄏㄡˊ 解释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例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序》:“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感情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是贬义词。 繁体 竊鉤者誅,
诛求不已 拼音 zhū qiú bù yǐ 注音 ㄓㄨ ㄑ一ㄡˊ ㄅㄨˋ 一ˇ 解释 见“诛求无已”。 出处 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 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贪心不足。 感情 诛求不已是中性词。 繁体 誅裘不已 近义 诛求无已
斧钺之诛 拼音 fǔ yuè zhī zhū 注音 ㄈㄨˇ ㄩㄝˋ ㄓ ㄓㄨ 解释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出处 《庄子 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例子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台臣复交章劾奏,请加斧钺之诛。” 用法 作宾语;泛指死刑。 感情 斧钺之诛是贬义词。 繁体 斧鉞之誅
罪不胜诛 拼音 zuì bù shèng zhū 注音 ㄗㄨㄟˋ ㄅㄨˋ ㄕㄥˋ ㄓㄨ 解释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例子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辽主忿然道:‘罪不胜诛,说他做甚!’”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罪恶极大。 感情 罪不胜诛是中性词。 繁体 辠不勝誅 近义 罪不容诛、罪不容死 俄语 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о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诛求无度 拼音 zhū qiú wú dù 注音 ㄓㄨ ㄑ一ㄡˊ ㄨˊ ㄉㄨˋ 解释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出处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例子 洋人本性贪劣,诛求无度,这点你心里要清楚。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野焚》第五章三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贪心不足。 感情 诛求无度是贬义词。 繁体 誅裘無度 近义 诛求不已
诛意之法 拼音 zhū yì zhī fǎ 注音 ㄓㄨ 一ˋ ㄓ ㄈㄚˇ 解释 诛:惩罚,责备。以意图和动机论罪,不问实际结果如何。也指深刻的议论。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集注:“夹子之言,亦《春秋》诛意之法也。”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诛意之法是中性词。
赏立诛必 拼音 shǎng lì zhū bì 注音 ㄕㄤˇ ㄌ一ˋ ㄓㄨ ㄅ一ˋ 解释 谓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出处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赏立诛必,虽失十左氏无伤也;赏不立,诛不必,虽得十左氏无益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赏立诛必是中性词。 繁体 賞立誅必 近义 赏信罚必
笔伐口诛 拼音 bǐ fá kǒu zhū 注音 ㄅ一ˇ ㄈㄚˊ ㄎㄡˇ ㄓㄨ 解释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 清 忧患余生《 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例子 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 感情 笔伐口诛是中性词。 繁体 筆伐口誅 近义 口诛笔伐
诛锄异己 拼音 zhū chú yì jǐ 注音 ㄓㄨ ㄔㄨˊ 一ˋ ㄐ一ˇ 解释 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出处 《梁书 止足 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例子 不论什么朝代的暴君,都是诛锄异己来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感情 诛锄异己是贬义词。 繁体 誅鋤異己 近义 党同伐异 英语 wipe out dissenters
诛凶殄逆 拼音 zhū xiōng tiǎn nì 注音 ㄓㄨ ㄒㄩㄥ ㄊ一ㄢˇ ㄋ一ˋ 解释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出处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请天下。”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诛凶殄逆是中性词。 近义 诛暴讨逆、诛凶讨逆
罪不容诛 拼音 zuì bù róng zhū 注音 ㄗㄨㄟ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ㄓㄨ 解释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例子 这厮若论着五刑发落,可便罪不容诛。(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辨形 “诛”,不能写作“侏”。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不杀之罪 感情 罪不容诛是贬义词。 繁体 辠不容誅 近义 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罪该万死 反义 大慈大悲 英语 e